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傅云龙
傅云龙(1840~1901),清代外交官、学者。字楼元,一字懋元,号醒夫,浙江德清钟管镇人。喜研究军事。清同治间入京,任兵部主事,后升郎中。光绪七年(1881)任《顺天府志》分纂,撰《方言考》。十三年(1887),经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考试,录为外交特使,出使日本、美国、秘鲁、智利、巴西、加拿大、古巴、厄瓜多尔等11国。其间,搜集各国地理、风貌、物产、资源等资料,编写图志。十五年归国,呈献书稿,得到光绪帝褒奖,出任机器局会办兼海军衙门帮办。不久,升机器局总办。光绪二十七年(1901)卒于沪,赠一品封典。归葬钟管乡后村。

人名:傅云龙

别名:

字: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

死亡时间:1646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傅云龙:晚清“游历使”的拉美之旅

<正>中国与拉丁美洲远隔重洋,英语里就有"from China to Peru"之说,意指"天涯海角"。在近代世界的大门口,曾有一位晚清官员,亲历万里风尘,在疫病和潦倒的险境里,考察了言语不通的遥远之地。他不曾被后世顶礼膜拜,却留下了数十卷记述与一次壮举。选拔游历使最早代表中国考察拉丁美洲的人,是傅云龙,他的头衔是"游历使"。这次游历的背后, 

傅云龙游历美洲图经研究

光绪十三年(1887),清政府选拔并派遣海外游历使,傅云龙作为此次考试“状元”,除了日本之外,主要游历美洲美国、加拿大、古巴、秘鲁、巴西五国。傅云龙是我国历史上对美洲进行系统考察的第一人,在游历过程中撰写了宏富的游历图经。这些图经体例完备、内容翔实,是当时国人对美洲最全面的考察报告。通过对图经内容的研究以及文本的比对,发现部分资料来源于《瀛寰志略》、《古巴杂记》、《米利坚志》、《联邦志略》等已有著述。傅云龙在考察之中还有诸多崭新的闻见,订正了前人著述中民数、疆域、风俗等方面的诸多舛误。此外,傅云龙游历中与美洲华人互动频繁,相关记述也具有重要资料价值。在五部图经中,《游历美利加图经》的价值最为突出,重点梳理美国政治制度、军事建设、文化教育以及考工经济。傅云龙此行不仅对其本人归国的洋务实践大有裨益,同时也推进了国人对美美洲尤其是美国的认识。总体而言,游历美洲图经具有较高资料价值,在当时以及后世具有借鉴意义。 

傅云龙:风涛之上

<正>三傅云龙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底,这为谛视外域物象夯筑了认知基础,使他的海外记历在叙录的丰富性中显示开放的气象,透射出世界眼光,所谓"以六经为注脚,以五大洲时务为经纬,文人之文岂其匹与"是也。他站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以现实态度关注时务,以理性精神评析物事,并认为悉力于此,当在描风物、摹景观之上,足见用心的诚挚。这在他身上,有着两方面的表现。 

傅云龙:风涛之上

<正>傅云龙是晚清出洋游历的使臣。光绪十三年(1887年)八月十七日,他从北京石大人胡同(今外交部街)动身,出东便门,经大兴县二闸,又越通州双桥,舟行张家湾,继入香河境,驶于北运河上,径奔天津,逾大沽口、烟台港、成山头,过佘山、吴淞口、黄浦,抵上海。数日后,船出扬子江,往日本长崎县去。自此,通往日本、美国、加拿大、古巴、秘鲁、巴西六国的航路在他的眼前延展,这中间,还要加上途经的巴拿马、厄瓜多 

19世纪中拉文明的一次相遇与互鉴——清朝海外游历使傅云龙的拉丁美洲之行

1887—1889年,中国清朝政府的海外游历使傅云龙奉光绪皇帝之命,派赴日本与南北美洲游历考察。他在游历了日本、美国和加拿大之后,从美国乘船到古巴游历,又经加勒比地区的海地、牙买加和中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巴拿马、厄瓜多尔到秘鲁、智利游历,然后穿过麦哲伦海峡,经阿根廷、乌拉圭到巴西游历,再经西印度群岛回美国,最后横渡太平洋,经日本回到中国。在其拉美之行过程中,他撰写了游历古巴、秘鲁、巴西等国的调研报告(图经)及游记、诗歌共计20多卷。傅云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环游南北美洲并对拉美多个国家进行游历、考察与调研的官员。他的拉美之行可以说是19世纪中拉文明的一次相遇与互鉴,在中拉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开拓性意义。可惜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当时清政府缺乏世界眼光和人才意识,致使这位中拉交流先驱者的事迹和调研成果竟然长期被埋没和遗忘,鲜为人知。本文将具体介绍傅云龙拉美之行的缘由与机遇、经历与见闻及其调研著作与诗文。 

清代学者对日本古代金石文的探索

江户、明治之际,因正处社会大变革浪潮之中,以及明治时期奉行"脱亚入欧"国策的缘故,日本学界对"上野三碑"关注有限。这一时期,清朝学者对日本"上野三碑"等金石文却有着极大的热情,有人收到朋友寄赠的拓片如获至宝,进而撰述跋文发表看法;有人千里迢迢前往实地考察,收集相关资料,编撰专门的金石著作,成为当时日本金石学最前沿的研究。清代学者对"上野三碑"等金石文的研究新意频出,值得探究。 

中国历史文献中的秘鲁

本文以晚明至晚清为时段,简要介绍了通过晚明时期来华传教士所绘制的世界地图,中国人首次认识和了解了秘鲁。在晚清的傅云龙日记中则具体介绍了晚清时中国和秘鲁的外交关系和傅云龙访问秘鲁的情况。由此,本文初步梳理了中国历史文献中的秘鲁。 

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余记》所见汉籍考

傅云龙是近代海外访书的先行者之一,他在奉旨游历海外时,曾在日本见到过诸多珍贵汉籍,并对其中的部分古籍进行了考证,甚至还有过刊刻海外汉籍的活动。本文主要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傅云龙所著《游历日本图经余记》中涉及的日藏汉籍予以考察,在考订这些海外汉籍的版本、流传等问题的同时,并对傅氏的某些考证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订正。 

从五种“日本游记”看甲午战争前中国士人对日本的认识

又逢甲午,多数国人内心依然隐隐作痛。120年前的那场战争,天朝上国竟然被昔日顶礼膜拜自己的“学生”日本打的一败涂地,大国在小国的炮口下屈辱地签订城下之盟。曾几何,上起天子、士大夫下至布衣黔首,莫不感到自古未有的民族耻辱,屹立五千年的自信轰然倒塌,“国将不国”的幽灵游荡在中华大地。甲午战争为什么战败?国家综合实力、战略战术固然最为重要,而一些潜在的因素同样值得反思。甲午战前的中国人,特别是那些上达皇帝下教万民的士人们如何看待“只一衣带水,便隔十重雾”的日本就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本选题依据的甲午战前五种“日本游记”为当时五位旅日中国传统士人所作,这些游记为我们细致勾勒了甲午战争前一年日本的政风民情:不仅可以观赏“男女裸浴”、“艺妓歌舞”等东洋本色,而且能够看到“禽鸟标本与上海格致书院同”、“县衙全仿西式”的西洋投影。透过这五位中国士人之眼睛,我们如同身临其境般地品味到了东洋与西洋,传统与现代各色时空因素多歧互渗。 

“编制”词源小考

<正>在清末以前,我国有"编"、有"制",但没有"编制"这个词。《说文解字》解释:"编",次简也,以丝次弟竹简而排列之曰编;"制",裁也,后引申为用文字规定,作名词时为规章、制度、式样、规模等。"编"和"制"合为一个词,从现有资料看,最早出现于1889年出版的《游历日本图经》。该书为清代外交官、学者傅云龙(1840-1901)所著。其中 

古典文献对日本语言文字的记述——从古代到清朝末期

中日两国的交流始终是以文化交流为主线的。中国的古典文献是如何记述日语的,中国人对日语的认知经历了哪些阶段,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思考,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检索研究的方法,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系统地整理和分析了各个历史时期古典文献对日本语言文字,特别是日语的记述情况,继而摸清了中国人对日语认知的历史脉络,并就由此而形成的日语观对其本身以及当时的中国社会对日本的认知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进行了考察。 

明清日本研究史籍探研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很早就开始对日本进行了解和认识,传统史书中的日本记载贯穿始终。特别是到明清时期,先后出现了大批的日本研究史籍,掀起了两次研究日本的热潮。本文是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明清时期编纂的研究日本的史学专著进行的系统探研。明清以前史学中对于日本的记载主要集中体现在历代正史中的日本传。其中包括十四部正史中的十五篇日本传记,记载了日本从上古到幕府时期的历史。记载的连续性和研究内容的不断扩充是这个阶段的重要特点。明清以前很少有史家踏足日本,所以在史料的采择上就只能依靠间接的手段。从明代开始对日本的研究发生了很大转变,其表现之一就是专著的出现。这与当时中日关系的变化和倭寇之患的影响密切相关。宁波争贡之役发生后,定海知县郑余庆支持薛俊编纂完成了《日本考略》。此书篇幅较小,重点记载处理日本问题的内容。虽然此书主要是抄撮旧书而成并且错讹较多,但是由其首创的《寄语略》具有较高的价值。《日本考略》开创了专书研究日本的编纂方式,在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嘉靖中期以后倭患日益严重,大批的日本研究和专门御倭的史籍纷纷出现。郑舜功曾亲自前往日本调查并编纂了《日本一鉴》,此书主要是向明朝... 

傅云龙和他的《游历图经》

<正>傅云龙是晚清一位阅历非凡、著述丰硕、贡献卓著的人物,然而时过境迁,他的形迹渐被尘封,著述渐被遗忘,其人其事已鲜为世人所知。本文拟就傅云龙入仕游历及其《游历图经》做一简单梳理勾勒,以期有裨于晚清文学史料的整理研究。傅云龙(1840-1901年),字懋元,号 

王夫之审美存在论思想研究

王夫之的审美存在论思想是在其哲学与美学的交融中生发出来的。这一思想发展了传统儒学的生命智慧,创造性地融通了审美现象和“人与世界”的存在关系。元气本体论是王夫之审美存在论思想的哲学基础。气本论将“气”作为“人与世界”存在的基础,气的生命特征也构成审美与艺术的本体。由“气”入“道”,王夫之通过“道器”之辩,从哲学层面揭示了“人与世界”天人合一的能动而超越的存在方式。这一方式是对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即人作为一个参与者融身于世界中,在对天道的彰显、继承和“相值相取”中构建自己的生存(意义)世界。在此基础上,王夫之创建了其审美存在论思想的核心体系——审美意象论。审美意象论将“人与世界”纳入到一个审美关系中;“意象”间的相生相宅展现了一个诗性的图式,从而使“人与世界”的存在方式以“情景合一”的审美状态呈现出来。这种审美呈现,既是王夫之意象世界的创造过程,又是人与世界回归真实的本质还原。王夫之通过审美意象论对“人生在世”进行解读,其最终目的就在于人生在世的价值追寻,这在他的审美存在论思想中表现为对“诚”的创造性阐释:就事物的真实面貌而言,诚是真;就人的道德意识而言,诚是善;就审美对象的... 

傅云龙《说文古语考补正》平议

傅云龙《说文古语考补正》是《说文》引方言中的力作,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问世以后并未引起《说文》学研究者的重视。傅氏之书对程际盛的《说文古语考》进行了疏通补正,把《说文》引用方言的问题研究推向了深入。傅氏在研究方法上注意考证方言词的音义关系;较为全面地解释许慎引用方言的作用;客观地显示《说文》引用方言的体例。傅氏之书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傅氏把"古语"考释的范围扩大到了一些汉代的俗语,其书内容显得芜杂,在考释上也不够精审。 

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征引文献考

傅云龙的《游历日本图经》为清末日本研究著作中的经典之作,但中外学界未见有人对其征引文献进行研究。通过对该书最具特色的日本外交、日本文学、日本金石以及日本文征的考察,发现其主要参考了《邻交征书》等史书、《古京遗文》等金石著作,这些日本书籍,数量可观,质量上乘,大都系首次引进中国,傅云龙筚路蓝褛之功,不可磨灭。 

傅云龙其人及其著述

傅云龙是晚清时代一位阅历非凡、著述丰硕的人物,是中国近代首次通过公开选拔公派出国游历官员之一。曾奉派游历日本、美国、加拿大、古巴、秘鲁、巴西六国,撰写《游历图经》等一百多卷研究外国的著作,在促进中国人认识外面世界和中外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诸多贡献。但终究没被清政府重用在外交工作上,他的事迹也鲜为人知。本文将其人及其著述作一介绍,以方便更多的学者对他的研究,填补近代史的一些空白。 

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举——1887年海外游历使初探

18 8 7年清政府通过考试选拔 ,派遣 12名游历使分赴世界四大洲二十多个国家进行为期两年的游历考察。游历使们撰写了几十种外国调查研究报告和海外游记。这是 19世纪 80年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举 ,对中国人认识世界、学习西方、推动改革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都有一定积极意义。可是国内至今尚未见到对此事的专题研究。本文根据各种游历使著述及档案、报刊、日记等史料 ,对其进行初步的考证 ,研究和探讨 

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举——1887年海外游历使初探

<正>19世纪下半叶,中国大门被西方列强打开以后,清政府陆续向国外派遣使团、外交官、留学生的历史,已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对于1887年清政府派遣12名游历使同时分赴世界四大洲20多个国家考察之事,国内却至今尚未见到专门的研究。不仅各国种中国近代史、外交史、中外关系史论著中均无记载,甚至各种研究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与对外认识的专著和资料集中也很少涉及。 

成功在于勤奋——江苏省高考语文拔尖学生傅云龙访问记

<正>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5)班学生傅云龙在这次高考中,语文得了100分。他是怎样取得这一优秀成绩的?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和他的班主任张老师最近专程去他的家乡——江苏省江都县谢桥公社万寿大队进行了访问。种子萌发一下公共汽车,被一片浓密的绿树包裹着的万寿大队便映入我们眼帘。村庄南边一排新砌的房屋便是万寿中学。傅云龙的爸爸担任学校的教导主任,他们的家也就住在这里。我们到时,傅云龙和爸爸都在门前的桌旁坐着,爸爸喝着茶,小傅看着书。见到我们来了,爷儿俩忙着上来招呼。我们坐定后,立即叙明来意,并开门见山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小傅是怎样对语文发生兴趣的? 一向沉默寡言的小傅,看了一眼他的爸爸,率先讲了起来。 

晚清域外游记中的西方印象

晚清域外游记的兴起是特殊历史时代下的产物,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得士大夫们积极寻求救国救民之道,文学上产生了“经世致用”的思潮,域外游记的创作也越来越重视对国家治理的作用。因此,域外游记多描写域外山水风物、先进科技发明、文化经济制度,题材新奇、数目众多。通过这些游记,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当时西行者们对西方文明从怀疑抗拒到接受学习的心理嬗变过程。由于多年来晚清域外游记一直没能为人们所关注,因此对它的研究相当匮乏。域外游记数目繁多,内容驳杂,本论文只对欧美游记作为研究分析的对象。本论文分为四章:首先,结合晚清时代历史背景分析域外游记产生的原因,总结传统游记的发展特色,突出晚清域外游记在此基础上的继承与突破。其次,本文分三章归纳罗列晚清游记中描写西方国家的格致之学、经济政治制度建设、及异域风土人情的概况,其中结合中西差异与西行者们的感触与反思。本文的重点在于描绘域外游记中西方社会的生活实态及揭示西行者对西方社会的独到见解,同时联系时代和社会大环境,展现了晚清西行者们眼中的西方社会形象。 

“纪念石峻教授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

<正>2006年10月14日,“纪念石峻教授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举办。楼宇烈、朱德生、孔繁、蒙登进、方克立、陈瑛、李振霞、许全兴、傅云龙、蔡德贵、曾春海等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和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伦理学会、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中国孔子基金会等高 

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举——访北京大学王晓秋教授

1887年清政府曾经通过考试选拔,派遣12名游历使分赴世界四大洲20多个国家进行为期两年的游历考察。然而,100余年后的今天,回首望处,尘烟深锁,岁月掩华光。沧桑风雨早已湮没远行者的身影,时光的激流也冲淡了他们的印记,独留困惑迷惘:为什么长期闭关锁国的清政府要在19世纪80年代派出海外游历使?他们是如何选拔的?他们的足迹留在了哪些国家?他们的成果如何?结局如何?为此,本刊特邀北京大学历史系王晓秋教授来为我们答疑解惑。 

晚清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举

今天中国人走向世界早已是极为普通平常的事情了,可是在100多年前,主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中国人,特别是官员、文人,简直是凤毛麟角,少得可怜!而1887年清政府派遣游历使的壮举却成了一段被湮没的历史。 

也谈“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

<正>长期以来,美国国父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不仅在美国,在我国该故事也曾被编入小学语文教科书,作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文本。故事讲的是六岁的华盛顿收到了一把作为生日礼物的斧头,为了验证斧头的锋利程度,把父亲心爱的樱桃树砍了,父亲很生气。华盛顿勇敢地向父亲承认是自己砍了树,最后父亲不仅原谅了他还表扬了他的诚实。本文拟就"华盛顿砍樱桃树"故事是怎样被虚构出来的,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故事, 

到尼亚加拉去看大瀑布

<正>尼亚加拉大瀑布是美国纽约州西北部与加拿大安大略省交界处的奇观,从伊利湖奔涌而来的河水,以每小时三十多公里的速度,冲下落差高达五十米的悬崖,形成宽度超过一千米的巨大水帘,激起数十丈的雨雾,飞沫四溅,白绫悬空,天光云影,七色缤纷,彩虹贯日,横亘其上,五彩斑斓,美不胜收,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度假。"尼亚加拉"一词的读音来自印第安人,意为"雷神之水",崇拜和敬畏大自然神力的印第安人将瀑布视为神明。在白人到来之前,当地的印第安人会定期礼拜住在瀑布里面的雷神。 

康有为的大同世界梦 移民巴西,再造“新中国”

<正>在宏大叙事之中,历史记录以重要事件为线索提纲,纲举而目张,而重大事件的间隙发生了什么,往往鲜为人知。1889年,是近代史上平淡无奇的一年。偌大的一个大清国与往日一样,并不好上多少,也没差到哪里去,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几十年前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浩劫,而甲午战败的惊天霹雳尚未响起。这一年是光绪帝载湉继位的第十五个年头,18岁的光绪帝大婚,遂正式宣布亲政。54岁的慈禧皇太后不声不响地退隐颐和园。整个国家沉湎 

甲午以前中国士人眼中的日本形象研究(1840-1894)

本文主要运用形象学理论和后殖民主义理论,以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的典型文本为依据,结合当时的历史语境,深入剖析1840-1894年中国士人眼中“日本形象”的生成、传播过程,勾勒出该时期的日本国家形象演变史,意在透过日本这个“他者”构成的“外在观点”,挖掘处于中西文化激烈碰撞时期的民族情感,探析近代中国士人的精神选择和价值取向,从而试图揭示当时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运作机制和民族文化心理的衍变轨迹。即以《早期日本游记五种》为主要研究文本,结合《遐迩贯珍》、《申报》、《点石斋画报》等报刊的相关报道,本文梳理出了中国士人在1840-1894年期间建构的三种“日本形象”,从而通过他们建构的“日本形象”反观近代中国士人在处理中西文化关系上的心态变迁和思想波动,是从“他者”的角度对近代中国文化转型追根溯源的一次尝试,也是对近代中国转型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的一次实践。 

中外关系史研究中的一项新成果——读《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举——一八八七年海外游历使研究》

<正>1887年,清政府派遣12名游历使同时分赴世界各地游历考察。游历使们走过亚洲、欧洲和南北美洲20多个国家,留下了几十种考察资料,堪称一次走向世界的盛举。然而,中国近代史上如此盛大的一次走向世界的活动,不仅出版的各种清史、中国近代史、近代中外关系史及外交史的著作与教材均无记载,甚至各种研究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与海外旅行的专著与资料也很少涉及。史海苍茫,竟将这段历史湮没,不能不使人感到遗憾和惊讶!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现在不必遗憾,因为王晓秋教授开拓了一项原创性课题——《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举——1887年海外游历使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这项研究成果重现了那段被长期埋没、遗忘的历史,搞清了1887年清政府派遣海外游历使的整个过程、游历使们的基本情况及游历过程,使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趋于完整。 

《中国现代哲学人物评传》(上、下卷)出版

<正> 由中国现代哲学史学会负责人李振霞、傅云龙主编,我校范鹏同志参加撰写的《中国现代哲学人物评传》(上、下卷)已由中共中央党校山版社于1991年12月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系统评介了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有影响的二十六位代表人物,是一本集传、史、理于一体的学术专著,带有工具书性质,具有较高的资料收藏价值和学术研究参考价值。 

王船山德性论研究

王船山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高峰,其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德性思想。本文试图从船山德性思想的心性论基础、德性类型和工夫修养等方面梳理船山德性伦理思想,揭示船山德性思想的理论特色。船山的德性论建基于其能动的心性论,且以政治德性为旨归。因此,他特别注重成德的工夫论和对工夫效验境界的检正。工夫论是凝道成德成性之关键,效验境界则是要避免修德走入歧途孤高自傲而失去经世功能。第一章主要介绍,船山的德性论建基于心性论上,这与西方的德性论有很大的不同,同时也与其他儒家学者的德性论有较大差异。其心性论以心性互生为特点,这使他不同于宋明理学追求固定德性(复性),而开辟其生生德性;也是其区分德性类型和建立德性修养工夫系统的基础。第二章阐述船山德性分类及其凸显的重点。船山的德性类别主要从来源和功能两个方面作区分。从德性的来源上划分,即天德、性之德、学之德;从德性的功能上划分,有性格德性、人伦德性、政治德性、综合德性等。在德性的来源上,船山重在说明德性的根源和获得,因而他凸显作为基础德性能力的性之德。船山认为性之德是人道之独德,是良知良能,是上达天德和学之德的基础,从而他特别强调德性获得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在功能德性上,... 

再议近代中国汉语“图书馆”一词的出现与官方确立

近代中国汉语"图书馆"一词的出现和普及是受日本的影响,罗振玉和吴汝纶在"图书馆"一词进入清政府官方文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唐代牡丹风尚研究

牡丹是中国著名的特产花卉。最早的牡丹都是野生牡丹,观赏价值不高。从唐代开始牡丹被大量栽培,从山间野花变成了国色天香的花王。在唐代甚至出现了牡丹风尚,从此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以唐代牡丹风尚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考查唐代史料,包括文集、笔记、小说、诗歌等,对唐代牡丹风尚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对唐代牡丹风尚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阐述了唐代牡丹风尚的演变过程。唐代以前牡丹还是不甚美观的野生植物,到唐代才开始被大量人工栽培变成了国色天香的花王,出现了牡丹风尚。从社会阶层上看,唐代牡丹风尚最初是作为一种宫廷文化出现的,然后传播到了官僚士人阶层,继而逐渐向下层传播,直至皇宫、官署、士庶之家、寺院各处均有牡丹栽培。从空间上看,唐代牡丹风尚是从长安兴起的,然后由北向南逐渐传播出去。第二部分分析了推动唐代牡丹风尚演变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统治者的推崇,符合唐人的审美取向,唐代园艺技术的发展,以及佛教的发展。其中受到统治者的推崇是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武则天对牡丹的引种和唐玄宗对牡丹的赏爱是促成牡丹风尚形成的两个重要契机。第三部分讨论唐代牡丹风尚的影响。主要讨论了对风俗活动、花卉经济和文化艺术的影响... 

论晚清民国时期的《游仙窟》研究

《游仙窟》作为一篇初唐时期的小说,长期在中国本土失传,直到清末才从日本辗转传回国内。晚清民国时期,正值小说地位迅速提升之际,《游仙窟》又是一部佚书,所以当时学界对其颇为重视。晚清民国时期对《游仙窟》的研究和介绍,除了专文论述外,主要散见于各文学史、小说史著作及小说选集、古佚丛书等之中。认真爬梳这个时期的《游仙窟》研究,对学术史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晚清民国时期的《游仙窟》研究基本上已经涵盖了《游仙窟》研究的各个方面。文章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此展开论述:第一章,《游仙窟》的回传、出版与接受。这是一个相当曲折的过程。先是《游仙窟》部分诗作随着《全唐诗逸》一书从日本传入国内,再是《游仙窟》全文传回国内,最后才是《游仙窟》在国内出版发行,至此,《游仙窟》才开始在国内广泛传播。第二章,对《游仙窟》在日本流传的研究。《游仙窟》在日本的流传情况相当复杂,其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也很大。晚清民国时期的很多学者都有到日本留学或访书的经历,他们对日传《游仙窟》的情况多有论及,且译介了不少日本学者对《游仙窟》的研究。第三章,对《游仙窟》作者及创作时间的研究。这部分内容在晚清民国《游仙窟》研究中所占的比重不算很高,学... 

晚清,出国是件苦差事

<正>晚清时期,为了了解世界形势,清政府计划选派官员出洋游历,并且制定了《出洋游历章程》作为管理办法。那时候,即便是官员,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出国的。什么样的官员能出国总理衙门在给光绪皇帝的奏章中指出,"翰詹部属中,如实有制器、通算、测地、知兵之选,坚朴耐劳、志节超迈,可备出洋游历者"。通俗来讲就是,具备出 

晚清旅日游记研究

时及晚清,中国人陆续走出国门,有关西方的新事物、新思想被相继传回国内,不仅开阔了国人的视野,对中国游记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旅日游记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无论在思想内容抑或书写模式方面跟古典游记相比存在不少差异。古典游记多描写山川风貌,重视文学意境的创造与情感的抒发,且结构严密,用辞典雅。与之相对,旅日游记多记录社会情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领域成为重点考察对象,自然风光仅仅作为文学点缀。在书写模式方面,旅日游记一改古典游记的创作手法,大量运用叙述、说明、议论方式,注重文章的实用性。旅日游记其行文简洁有力,用辞通俗易懂,逐渐向白话文靠拢。然而有关旅日游记的研究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个人作品研究居多,综合研究难觅踪迹。因此,本文以晚清旅日游记为研究主体,发掘其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探讨旅日游记对中国游记发展的历史作用,进一步充实旅日游记的研究。全文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明确论文的研究范围,介绍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基本情况。第一章“晚清旅日游记概览”,介绍旅日游记的整体情况,包括旅日游记的创作背景及旅日游记的编纂、刊行、流传等方面。第二章“晚清... 

巴西招募华工与康有为移民巴西计划之初步考证

本文为考察康有为巴西移民计划,而涉及至巴西招募华工之事,由此对晚清中巴关系史的重大环节——中巴《和好通商条约》、1893年巴西派使来华、澳门非法招工等项逐一考察分析。本文推测:康有为新结识的澳门巨商何廷光,很可能与巴西招工有关,何请康有为北上,向总理衙门疏通。 

近代中国文人学者日本访书述记

清季以来,文人学者醉心考据,而日本保有大量旧籍,加之当时政治、文化交流方面的有利条件,形成中国学者赴日访书的热潮。学者们或利用职务之便、或专门寻访、或顺便寻求,在日本大小书肆或藏书家手中购得许多古书。此外,日本各公私藏书处所是寻访的主要途径,许多珍贵典籍都是由此抄录和影印的。通过艰辛访得的古书具有校勘价值,许多本身即是重要的文物,对学术研究大有裨益。 

《中国知行学说述评》简介

<正> 《中国知行学说述评》是中央党校哲学史副教授傅云龙编写的一本哲学专著。本书共有15章,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概述了中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人类思维活动发展的概况;第二部分(第二至十三章)分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和近代五个时期,叙述了这些时期知行关系问题的提出、展开和特点;第三部分(第十 

唐《新修本草》的两个辑复本——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颗璀灿明珠

<正> 历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须行的药典,是我国唐代的《新修本草》。唐《新修本草》颁行于公元659年(显庆4年),比欧洲最早的佛罗伦萨药典(1498年出版)或有名的纽伦堡药典(1535年颁行)都要早8~9百年。 

赫哲养貂

<正> 当我们来到祖国东北边疆——黑龙江省饶河县西林子公社四排大队赫哲族渔村的时候,已近深秋。山山岭岭被秋霜染得一片金黄,象一幅展不尽的斑斓夺目的画卷。第二天,我们披着金色的朝霞,沿着乌苏里江畔的林间小路,到不久前重新建立起来的四排大队养貂场参观。貂场四周用板皮钉的小栅栏围绕着,中问,在100多米长的草棚下,摆着两排上下两层的各有若干格子的貂笼。我们一进貂场,只见一只只黑褐色的油光水滑的小貂从窝的洞口中钻出来,跳来跳去,有的好像迎接我们似的,站起来扒着笼子向外张望。 

从征引文献看黄遵宪的日本研究

<正>黄遵宪曾经说过:"日本与我,仅隔一衣带水,击柝相闻,朝发可以夕至,亦视之若海外三神山,可望而不可即。"[1]明治维新前,到达日本的中国文人很少,日本"虽然作为异国的他者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中,但由于文化实力弱于中国,也只是一种‘小他者’形象,弱于自己的‘他者’形象"。[2]所以在大部分中国士人眼中,日本并不是值得学习的对象。1854年(清咸丰四年),罗森作为翻译跟随美国伯力舰队前往日本谈判,目睹美日签订《神奈川条约》的整个过程。 

晚清时期的对日情报侦察

<正>晚清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震撼了古老的封建帝国,从闭关锁国被迫对外开放,从农耕文明被迫面对工业文明。面对西方的挑战,开始有先行者将眼光看向了西方那些遥远的国度,开始用审视的眼光看向西方,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奔赴西方试图探索富国强兵之道。继岳麓书社出版《走向世界丛书》,收集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走向世界考察西方的著作之后,本刊特设立专栏,陆续推出系列文章, 

清末民初日本图书馆学的传入及其影响

本文梳理清末民初日本图书馆学传入中国的四个阶段:洋务运动时期国人对日本图书馆的考察,维新变法时期日文"図書館"一词的传入,清末新政时期日本图书馆学论著的翻译与介绍,以及民国初年对日本图书馆学的研究。日本图书馆学的传入对中国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图书馆"一词逐渐被官方认可并广泛使用;图书馆学研究由译著发展为国人自己撰写论著,理论体系日臻完善;"东洋式之图书馆"影响了当时中国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 

试论中国人对拉丁美洲的早期认知——基于明清中国史籍的分析

随着中外交流日益频繁,明清时期中国有关拉丁美洲的记述逐渐增多,主要包括世界史地著作、驻外使节和海外游历使的记述以及译自外国报刊书籍的译作等。有关拉丁美洲记述的增多,反映出中国人对拉丁美洲的认识不断深化:从经由外国人介绍而获得的间接认识到亲赴拉丁美洲各国常驻或游历得到直接认识,由概要的地理历史知识到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了解。 

水乡明珠——钟管镇

<正>钟管镇位于德清县东北部,全镇区域面积76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人,下辖19个行政村,1个社区。钟管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元代女画家管道升的故里,又是清末游历大臣傅云龙的家乡。境内有蠡山名胜,有文财神范蠡与古代美女西施的美丽传说和历史遗存。该镇水利交通便利,地理环境优越,杭宁高速公路、长湖申黄金水道穿越而过。 

论阐释“主体”的诞生——以王国维对“美术”概念的阐释为个案

从作为术语的"美术"来看,经过王国维的阐释和运用之后,消解了外来语这一层隔膜。"美术"作为一个现代概念进入中国学术语境获得了思想的含量。"美术"在王国维的思想结构当中获得生命的过程,也是一个具有方法论自觉的阐释主体逐步"诞生"的过程:王国维不仅精细地处理阐释对象,还对阐释的环节和限度有清晰的认知和反思,从历史的自觉达到方法论的自觉。王国维的方法论探索产生了重要的思想积累,所谓的文化建设,或者文化对接正是在他对这个概念进行阐释和运用的过程中展开。 

关于王晓秋《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举》的研究

王晓秋的《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举》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著作。它叙述的是120余年前清政府派出12位官员到世界各国考察的一段历史。清政府面对西方列强的侵扰,表现得十分脆弱和茫然,有了加强国力的愿望,于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派出了12位学有专长的中级官员,利用两年时间奔赴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地,分别访问了日本、法国和美国等20多个国家。这些游历对所到之国的地理风貌、政治制度和教育状况等进行深入调查,并为政府撰写了内容翔实的报告。但是他们的考察成果并未得到清政府应有的重视和借鉴。 

《游历日本图经》汉字对音所见浙川京三个语音层次

日汉对音资料的研究对汉语语音史有重要价值。本文利用《游历日本图经》中的日汉对音资料,对这一历史时期吴语、西南官话、北京音做了详细探讨。 

“卫生”概念在近代东亚的变迁和流转

<正>一、"卫生"之古义"卫生"一词,中国古而有之,《庄子·杂篇·庚桑楚》借老子之言诠释"卫生之经",即"行不知所之,据不知所为,与物委蛇,而同其波",把随波逐流,顺其自然的"无为"之道作为"卫生"之要理,这应该就是"卫生"的最早出典。而历代注解《庄子》的名家对"卫生"之义的阐发,也多与自然之道有关。如晋代李颐的《庄子集解》、郭象的《庄子注》、唐代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庄子》中,均将"卫生"释为"防卫其生,令合其道"。宋 

错位下的日本想象——甲午前晚清士人的日本游记研究

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已在西化的途上蒸蒸日上,并日益转变为清帝国的一个巨大的威胁与强悍的他者,然而,甲午前的晚清士人仍以文化大国的姿态俯视日本,以这样的观照视角所构成的日本想象自然遮蔽了真实而深刻的日本现状,晚清游记中的日本书写由此成为混杂了文化自大、历史缅怀以及虚弱而不平衡等复杂心绪的文化混合物,清晰地展示了一个关于历史追忆与现实接纳之间发生断裂的时代叙事。 

痴迷收藏的鲁迅

<正>鲁迅不仅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还是著名的收藏家。前两个"家"尽人皆知,这后一个"家"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究其原因,鲁迅的文章中谈及自己收藏的不多见,其《病后杂谈》中有一段文字,写他自己的淘书经历,最后感慨道:若想淘换到可心的书"好像必须是熟人 

职业教育的渊源:实业教育的引入与倡导

<正>中国职业教育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清末的实业教育。所谓实业主要是指农、工、商、矿等经济建设事业,有时也包括农业、铁路、蚕桑、森林、水产、医学等与国计民生相关的事业。而发展这些事业所兴办的教育,即为"实业教育"。在近 

十九世纪我国有关古巴的著作述评

<正> 中、古两国人民的友谊是悠久而深厚的。很早以前,我国人民对古巴就有了相当的了解。最初在这方面作出贡献并把远隔大洋相距万里的我们两国人民联系起来的,就是中国人早期有关记载古巴的著作。本文打算将十九世纪我国有关古巴的著作, 

让情感和智慧的火花竞相绽放

<正> 我们常说,上好一堂课,必须抓好教材、学生这两头。我的体会是,除此而外,还得抓好"自己"这一头,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1979年恢复高考,我考进师范专科学校,经过短期学习,就被分配到江苏省扬州中学实习——其实就是顶班上岗。在农村插队十多年,一直想当教师而不可得。如今学历不高,经验没有,口才不行,在海内外闻名的百年 

清末对于西方狱制的接触和研究——一项法的历史和文化考察

近代国门渐开后,国人对于西方典章文物探求伊始即涉猎其狱制,这是一件多少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的事。但其中缘故说来也颇简单。因为,诚如西人所说,狱制乃社会"文明"程度的镜子,彼时中国人既认西方为先进的典范,而狱制确系关乎社会哀痛的敏感处,则寻思对中国社会进行全面重整的志士仁人分心智万一于狱制,犹譬梁任公尚欲研究民法这类小课题,也系情理中事。本文欲就迄止本世纪初叶有关中国接触西方狱制的资料作一番爬梳,辨别其间的脉络,从此一事件上追溯近世中国走向世界的心路历程。 

清末对于西方狱制的接触和研究——一项法的历史和文化考察

近代国门渐开后,国人对于西方典章文物探求伊始即涉猎其狱制,这是一件多少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的事。但其中缘故说来也颇简单。因为,诚如西人所说,狱制乃社会"文明"程度的镜子,彼时中国人既认西方为先进的典范,而狱制确系关乎社会哀痛的敏感处,则寻思对中国社会进行全面重整的志士仁人分心智万一于狱制,犹譬梁任公尚欲研究民法这类小课题,也系情理中事。本文欲就迄止本世纪初叶有关中国接触西方狱制的资料作一番爬梳,辨别其间的脉络,从此一事件上追溯近世中国走向世界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