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纳兰性德 又称 纳兰成德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清代词人、诗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其先祖为蒙古吐默特氏,以攻占纳喇部领地,改以地名纳兰(纳喇)为姓。纳兰氏后入东北为海西女真叶赫部,清太祖统一女真各部后,纳兰氏属满州正黄旗。 纳兰性德出身显贵,其父明珠深得康熙信任,官至大学士加太子太师,权倾朝野。纳兰性德自幼聪慧,“读书过目不忘,数岁即善骑射”(徐乾学《通志堂集序》),17岁入太学,18岁中举人,22岁成进士,初授三等侍卫,后晋升为一等。扈从康熙左右,多次随康熙巡视出游塞北江南各地。康熙二十一年(1682)曾奉命赴黑龙江呼伦查勘边情。他虽“生长华阀”,父亲系当朝权相,自己又为殿前侍卫,以精通文翰得到康熙赏识,但他却“淡于荣利”,无意追求乃至厌恶权势功名。他处事谨慎,对中原的汉文化有浓厚兴趣,好读书,擅书法,精于书画鉴赏,喜与文人交往。其友人如顾贞观、陈维崧、朱彝尊、严绳孙,姜宸英当时均负文名。他英年早逝,去世时年仅31岁,而在汉文化上已有深厚修养,并在文学创作中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 纳兰性德的创作有诗、文、词各体,而以词成就最高。生前有《侧帽集》、《饮水词》两部词集刊行,共收词300首。他的词很少直接描写社会现实问题,而多写相思离别之情,个人的闲愁哀怨,以及羁旅思绪。取材内容上虽无特色,艺术上却独树一帜,在清初词坛别开生面。当时有“家家争唱饮水词”的说法(曹寅语),可见其流行之广。其词感情诚挚,写来缠绵悱恻,抑郁蕴藉,造语清淡自然,不假雕饰,如“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采桑子〕),“一片晕红才着雨,几丝柔柳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浣溪沙〕),“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阮郎归〕)。人称其词“一种凄惋处令人不忍卒读”(顾贞观语。见榆园本《纳兰词评》),“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陈维崧语。见榆园本《纳兰词评》)。他于宛转低沉之外,间有悲歌苍凉之作,如〔金缕曲〕《赠梁汾》、〔金缕曲〕《慰西溟》诸篇即可作代表。清初以来词家对他的词多有好评,见《蕙风词话》、《人间词话》等。 纳兰性德的诗清新秀隽,写各地自然风光,抒发思亲思友情怀,亦多佳句。他主张诗歌抒写性情,不可沉溺于摹拟前人,“必自立而后成诗,犹之能自立而后成人也”(《渌水亭杂识》)。 他生前辑有《全唐诗选》、《词韵正略》,著有笔记《渌水亭杂识》等。死后由老师徐乾学将其诗、词、文、赋辑为《通志堂集》20卷。今人黄天骥著有《纳兰性德和他的词》,书中介绍了其生平与交游、词作内容与特色,书后附年谱、词选。(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 1991-10)
阅读全文

人名:纳兰性德

别名:纳兰成德

字: 容若

号: 楞伽山人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清朝

国(旗)籍:中国

出生时间:1655年1月19日

死亡时间:1685年7月1日

祖籍:

出生地:北京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1655

>
清顺治十一年(1655年)十二月十二日,纳兰性德生于京师。

1671

>
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
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
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因病错过殿试。
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
康熙十六年(1677年),卢氏难产去世,纳兰的悼亡之音由此而起。

1685

>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纳兰性德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农历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二岁。
朱彝尊与纳兰性德爱情词比较研究

朱彝尊、纳兰性德都是清词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词人,他们用含蓄清丽的笔法,将最真切的情感融入爱情词中。朱彝尊作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其“清空醇雅”的词风在清初词坛上引领风骚,与此同时纳兰性德的“情致说”也独树一帜,影响深远,所以二人在词学研究中有相当大的可比性。本文就这两位词人的生平、思想及其爱情词的内容、形式、风格等多方面对朱彝尊和纳兰性德爱情词展开系统详细的比较,对他们的爱情词异同性进行归因。本文由四章构成:第一章简单的介绍了清以前的爱情词,爱情词由来已久,并且在每一个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清初爱情词便是在前代的发展中沉淀下来的,这一部分探究了唐五代、两宋、金元、明时期的爱情词发展特点,列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爱情词作家。第二章主要探究朱彝尊与纳兰性德爱情词的主题。两位诗人既有相同的爱情词主题,也有情感表达上的差异。相同的爱情词主题表现在两位诗人在诗中都抒发了爱情的甜蜜、相思与悼亡,表达了对爱情的真挚与执着追求。情感表达上的差异则表现在朱彝尊的爱恋都是压抑的,但纳兰的些许小美满是跃然纸上,清晰可寻。第三章是比较朱彝尊与纳兰性德爱情词的艺术特点。分别探讨了他们的结构形式、表现手法、意象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