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刘裕
宋武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今江苏省徐州市)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中国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君主(420年7月10日-422年6月26日在位)。刘裕自幼家贫,后投身北府军为将。自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起,他对内平定孙恩起义,消灭桓楚、西蜀及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反抗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铁骑,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凭借着巨大的军功,得以总揽东晋军政大权,官拜相国、扬州牧,封宋王。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加强集权,抑制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士,振兴教育,并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轻徭薄赋,废除苛法,改善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 。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明人李贽誉之为“定乱代兴之君” 。永初三年(422年),刘裕计划征伐北魏,尚未出师,便因病逝世 ,终年六十岁。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葬于初宁陵。著有《兵法要略》一卷,今已佚 。
阅读全文

人名:刘裕

别名:

字: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363

死亡时间:422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清代“第一医官”刘裕

清代御医刘裕铎 ,医术高超 ,深得皇家信任 ,曾被雍正帝誉为“第一医官”。乾隆年间和吴谦共同担任《医宗金鉴》的总修官 ,为中医学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然而后世中医文献及正史对于刘裕铎的记载很少 ,但是在现存的清宫档案、奏折、上谕 ,甚至地方志中 ,却有很多记录。由此可为考证刘裕铎的生平提供资料 

清宫回族御医赵士英和刘裕

<正>清太医院有两位杰出的御医——赵士英、刘裕铎,都是回族,北京牛街人,医术高明,一任院使,另一为院判,均有著作传世。 赵士英,世医,约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约卒于乾隆二年(1737),享年约60岁。康熙年间已在太医院供职。雍正元年湖广总督杨宗仁患病,雍正帝派他去诊治,并在杨的奏折上批“赵士英是朕深知的好大夫”。赵去湖广不仅仅看病,还带去了密旨。八年被任命为院使后,即以顺天府全体回民的名义上折谢恩,署名为“回民太医院院使兼光禄寺卿臣赵士英。然而好景不长,不知何故,不到半年即被撤职。著有《冈志》一书存世,是一部记载北京回族聚居的牛街地区情况的志书,所叙时间为康熙末至雍正初。是书对研究北京回族史参考价值颇高,且作为专门记载一个民族聚居地区的街道志,在清代方志中也是仅见的。嘉庆年间,即有手抄本传世。 刘裕铎,在《冈志》中即有记载:“刘裕铎,字铺仁,裕锡从弟,精医学,充太医院吏目,后补知州。”志中仅有早年活动记载,其后在清代档案中却有不少。乾隆五年《上谕档》中就记载为乾隆看病。是年“三月初二日内阁奉上谕:今年二月,朕躬偶尔感冒,陈止敬、吴谦、刘裕铎敬谨调理,甚属勤劳。今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