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人名:铁铉
别名:
字: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
死亡时间: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靖难之役是明代史上影响颇为深远的政治事件。朱棣登基后,为维护新政权的合法性,篡改史书、钳制言论,使得建文史事扑朔迷离。靖难之役中的“济南保卫战”,系建文帝方获胜的一场重要战役。由于明前期文网甚密,此事鲜有论说。明中叶后,文网渐驰,士大夫李贤、宋端仪、王鏊等人,在采择官方史书、档案及民间传闻的基础上,从诸多方面记述此事。他们的论述在嘉靖以降渐趋融合,形成了靖难之役济南战事的完整叙事。其中,既有真实历史,亦不乏夸张、神化之处。随着私史修撰的兴盛与济南战事历史书写的发展、传播,战役领导者铁铉也被塑造为忠勇双全、铁骨铮铮的忠臣义士,并得到官方的推崇、赞誉。
在明代靖难之役中,济南守臣铁铉因抵抗燕师出力颇多而在成祖登基后被杀,然而对铁铉"盖棺论定"的工作却断断续续进行了近四百年之久。在这四百年间,铁铉的形象由朝廷钦定的"奸臣"逐渐转变为忠臣,最终成为守护一方的地方神。铁铉追崇的每一步,朝廷上下的现实诉求都远超过对本地先贤的纪念本身;铁铉形象的演变历程,实际体现出中央政府与地方官员对政治伦理解释权的反复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