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三年(1640年),江西巡抚解学龙以“忠孝”为由向朝廷举荐黄道周。解学龙说:“黄道周通晓经书,可以担任辅臣。”崇祯帝听后大怒,下令逮捕二人入狱,以“伪学欺世”之罪重治 。由于几位大臣力谏,改为廷杖八十,永远充军广西 。
崇祯十四年(1641年),杨嗣昌暴病而亡。崇祯帝回想起黄道周当初的预言,便下旨将黄道周复官,入京召见。此时,河南已被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关外明朝的领土也皆被清军占领,黄道周见朝廷昏庸无道,国运已尽,遂告病辞官,回到老家福建漳浦,结庐先人墓侧,专心著述 。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亡后,黄道周任南明弘光朝吏部侍郎、礼部尚书,“严肃冷峻,为人正直,不追随世俗”,杨廷麟曾力荐他充讲官兼直经筵 。
顺治二年(南明隆武元年,1645年)九月十九日,黄道周募众数千人,仅有十几匹马,还有可以供应一个月的粮食,出仙霞关,抗击清兵。十月初,黄道周率众抵达广信(今上饶),募得三个月兵粮,兵分三路,向清兵发起进攻,一路向西攻打抚州(今临川),另两路北上分攻婺源、休宁,不久之后三路都被打败 。
顺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三月五日(4月20日),黄道周就义。临刑前,他洗好手换好衣服,取得纸墨,画了一幅长松怪石赠人,并给家人留下遗言:我之前因为遵循仁义之道而不死,所以能够平安地渡过困境;而如今贤才都从天上陨落,所以只有我临危受命,死守善道。就义的时候,他的老仆人悲伤地为他落泪,黄道周安慰他说:我是为天下大义而死的,已经算得上是尽享天年,你为什么要替我哀伤呢?于是从容就刑。到了东华门刑场上,黄道周向南方再拜,他撕裂衣服,咬破手指,留了一封血书送给家人:“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大意为纲常节义是恒久不变的美德,天地也理解我的心愿,希望家人无忧。临刑前,他大呼:天下哪能有怕死的黄道周呢? 最后头已经断了,而身子直直地竖立不倒。死后,人们从他的衣服里发现“大明孤臣黄道周”七个大字。他的门人蔡春溶、赖继谨、赵士超和毛玉洁同日被杀,人称“黄门四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