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刘定之
刘定之(1409年-1469年9月15日),字主静,号呆斋,江西永新人。明朝大臣、文学家。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刘定之登进士第。历官翰林编修、太子洗马等。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以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次年进工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成化四年(1468年),迁礼部左侍郎,屡次谏言时政。钱皇后去世后,刘定之与同僚彭时、商辂等据理力争,最终使其得以袝葬裕陵。成化五年(1469年),刘定之去世,年六十一。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安‘。刘定之为人耿直刚正,却谦恭勤勉,尤以文学之名享誉一时。他文思敏捷,学问渊博,善文工诗,著有《刘文安公文集》《周易图释》《否泰录》《呆斋集》等。《皇明经世文编》辑有《刘文安公奏疏》。(来源:百度百科)

人名:刘定之

别名:

字: 主静

号: 呆斋

谥号:文安

性别:男

所处时代:明朝

国(旗)籍:中国

出生时间:1409

死亡时间:1469

祖籍:

出生地:江西永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礼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

学位:

工作机构:

1409

>
刘定之生于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年)。

1435

>
宣德十年(1435年),刘定之考中举人。
正统元年(1436年),会试第一,殿试又夺得探花,一时名扬天下。被授任翰林编修。  
正统四年(1439年),京城发大水,全城被淹。刘定之应诏陈述十条建议,均不被朝廷采纳。  

1448

>
正统十三年(1448年),刘定之编修任满,升侍讲。  

1450

>
代宗即位(1450年),刘定之又上言十事,论及战阵、守备、练兵、选将至官吏的铨选、迁降、考察、赏罚,所言皆治国安邦的大计,受到皇帝的褒奖。  
景帝三年(1452年),升司经局洗马,也先当时请求代宗派使者回报,刘定之援引旧例请求同意,但代宗不愿接回被俘的英宗,此事便没有立即获准。后又升为右春坊右庶子。  
天顺改元(1457年),任通政司左参议仍兼翰林侍讲,不久又升翰林学士。  

1464

>
天顺八年(1464年),明宪宗即位,任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直径筵。  
成化二年(1466年)十二月,以本官入直文渊阁参与朝政。  
成化三年(1467年)八月,进官工部侍郎兼翰林学士。
成化四年(1468年),刘定之时任礼部左侍郎,仍兼翰林学士。
成化五年(1469年)八月十日(9月15日),刘定之于任上病逝,终年六十一岁。追赠资善大夫、礼部尚书,谥号“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