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张华
张华(232年-300年),西晋诗文作家。字茂先。范阳方城(河北固安)人。少孤贫,曾以牧羊为生。博学多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魏末被荐为太常博士。入晋,因力主伐吴有功,历任要职。惠帝时,被赵王司马伦和孙秀杀害。 张华博闻强志,曾编撰《博物志》10卷,分类记载异境奇物、古代琐闻杂事及神仙方术等,因此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话材料。有今人范宁校本。张华诗歌今存三十余首。“其体华艳,兴托不奇。巧用文字,务为妍冶”(钟嵘《诗品》),是他诗歌的基本风格。其中《情诗》5首,写夫妇离别后相互思恋的心情,感情真挚,语言朴质,较为著名。钟嵘《诗品》称为“儿女情多,风云气少”。另有少数诗篇如《壮士篇》、《轻薄篇》等,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现实的一定程度的批判,比较难得。《隋书·经籍志》著录张华有文集10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 1991-10)

人名:张华

别名:

字: 茂先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西晋

国(旗)籍:中国

出生时间:232年

死亡时间:300年

祖籍:范阳郡方城县(今河北固安)

出生地:范阳郡方城县(今河北固安)

人物标签:西晋名臣

求学院校:

官职:司空;壮武郡公

学位:

工作机构:

265

>
泰始元年(265年),晋武帝司马炎受魏元帝禅让,建立西晋。拜张华为黄门侍郎,封爵关内侯。

279

>
咸宁五年(279年),西晋大举伐吴,武帝任命张华为度支尚书,负责策划及运输粮草,又与武帝一起制定作战计划。

280

>
太康元年(280年),吴国灭亡,武帝下诏晋封张华爵为广武县侯,增加食邑一万户,封他的一个儿子为亭侯,食邑一千五百户,还赐绢一万匹。

290

>
永熙元年(290年),晋惠帝司马衷即位,任命张华为太子少傅,与王戎、裴楷、和峤都因有德望被杨骏猜忌,不得参与朝政。

296

>
元康六年(296年),张华接替已去世的下邳王司马晃为司空,兼管修史之事。

300

>
永康元年(300年),在前殿马道南处被杀,又夷灭其三族,终年六十九岁。
张华与西晋文坛

张华是魏晋时期继曹氏父子之后大力倡导文学的重要人物,他步入仕途后,利用其政治威望大力奖掖提携文士,壮大了文学队伍,促成了太康文学的繁荣;他注重文学的抒情性,完成了汉魏诗到晋诗的转变;他的绮丽文风开启了西晋繁缛绮靡的主流文风,对西晋文坛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西晋寒素文士文学研究

在以繁缛绮丽为主要创作倾向的西晋文坛上,存在着寒素文士这类特殊的文人群体。他们的文学创作伴随着政局的变化呈现出变幻的色彩,有别于其他阶层的审美风貌。西晋初期,寒素文士普遍致力于文饰雕藻,将文学作为炫才提拔的实用性工具,这就造成了作品情感内容空泛苍白,语言风格温雅绮靡,缺少感人心魄的力量。虽然此时也有少数刚健充实的作品,但却不足以改变整个文学朝着精美化的方向发展。元康以降,寒素文士逐渐摆脱对形式美的片面追求,转而注重内心真实情感的抒发和个人精神的艺术传达,因而文学作品也展现出慷慨激昂、冲淡明丽的一面。本文力图从寒素文士的身份地位、政治处境入手,在分析寒素文士作品内容及风格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形成这种文学风貌的主要原因。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明确西晋时期“寒素”概念及政治处境。西晋时期“寒素”一词主要指相较于高门士族出身寒微,但德才兼备,以业儒攻文为主要入仕途径的士人。寒素文士在西晋时期的政治处境并非顺达。他们一方面受到五等爵制、九品中正制等优容高门士族政策的压制,另一方面又享受到“拔寒素”政策带来的仕途希望。第二章西晋寒素文士作品内容。西晋寒素文士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述情言志、述圣颂... 

西晋宴饮诗文学功能研究

激烈的政治博弈与动荡的社会,导致西晋官僚、士人出行频繁,从而催生了大量祖道宴集;纵欲享乐的社会风气致使西晋士人广开宴会,这些宴会不仅滋养了数量繁多的西晋宴饮诗,而且使得这一时期的宴饮诗有着突出的特点。从文学功能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西晋宴饮诗承袭着先秦、汉魏以来的宴饮诗的娱乐精神,有着娱乐主宾和娱己遣兴的娱乐功能;另一方面西晋诗人在发挥宴饮诗交际功能时,带着逞才使气和追名逐利的心态,又为其诗增添了浓厚的功利性色彩。于是,这一时期的宴饮诗展现出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风貌:饮宴场景、诗人怀抱不再是诗人表现的重点,取而代之的是祖述西晋历史、夸赞宴会主人宾客的言辞,这些内容占据了大量的篇幅。而这样的创作心态,自然而然地反映到了西晋宴饮诗的艺术倾向上,西晋诗人采用四言诗体裁,使诗歌更为典雅平正;仿制《诗经》雅颂的宏大体制使得其诗更为庄重肃穆,并以此迎合当权者所倡导的儒学风气。不仅如此,繁密的用典与繁复的描写,也更为逞才使气的诗人所喜爱。这种过度追逐诗歌艺术形式的做法,往往使得其诗文繁而意少,多为后人所诟病,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诗歌技巧的进步。本文即从诗歌文学功能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西晋宴饮诗繁荣的原因,其... 

西晋诗歌的感伤情怀与文学转向

西晋在中国历史上从时间上看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时代,国祚仅五十余年。但西晋的文学领域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却有着相当的分量。无论是陆机“诗缘情”主张的提出还是太康诗坛繁缛华丽、注重形式的审美风尚都对后世造成了足够的影响。然而“繁缛”的诗风只是其外在形式,其内在的情感内容往往被研究者所忽略。实际上,西晋诗歌在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丰富的情感内容,这种充沛而又感伤的情怀构成了西晋诗歌抒情方面的重要特色。论文希望能够梳理西晋诗歌中这种感伤的基调,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发展规律与变化,试图揭示西晋诗歌的感伤情怀,还原西晋诗人心底的悲哀。为了说明西晋诗歌的感伤与其影响,论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首先按照主题将西晋诗歌中的感伤情怀进行一番整理概括,让读者了解这一时期诗歌的感伤特征是广泛存在的。其次讨论这段时期的时代背景与文人思想心态上的转变,探寻西晋诗风感伤的产生原因。最后对西晋感伤诗歌的艺术特征与历史影响进行说明,来证明其艺术魅力与研究价值。 

两晋寒士文学研究

两晋文学是中古文学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广大寒士的参与,促使两晋文学在内容上有所创新,在风格上有新建树。在门阀社会中,寒士们处于政治经济的边缘,难以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多以文扬名。随着世族势力的变化,庶族寒门初露头角,寒士群体以其生机活力艰难曲折地崛起。寒士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积极建言献策,留下大量政治类文章,从中可以发现寒士对九品中正制既有批判,亦有利用,是寒士直接参与政治的真实反映。寒士的内心始终是矛盾的,在出仕和归隐之间反复徘徊,这种现象在寒士中普遍存在。所以在寒士的咏史诗中可以察觉寒士的社会理想,在隐逸诗文中可以发现寒士的隐逸情趣。本文将以寒士的心态变化为线索,展开对两晋寒士身份的认定,并且对寒士的政论文加以研究,展现寒士的政治理想。在寒士群体参与政治的同时,因为政治环境的风云变化,导致寒士们普遍产生隐逸的情思,这是矛盾的心态,也是寒士文学独有的特色。通过对寒士们在不同境遇中的表现加以分析,探寻两晋寒士文学化发展的轨迹。本论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叙述两晋的社会环境,定义寒士的标准范围。对两晋重要的寒士作家简要梳理。第二部分:集中对寒士诗文的内容加以分析研究,以政论文、隐... 

张华与西晋政坛

张华是西晋政坛、文坛领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以天下为己任。他对外力主伐吴,平定边乱;对内据理谏诤,力保政局稳定,整顿西晋士风,为西晋王朝的统一和稳定贡献了其毕生精力,立下了汗马功劳。张华是由出身寒门而致位通显的典范,他以自身的成功激励着一代寒门的进取精神,以其高尚的人格影响着西晋士人,成为西晋士人的楷模。 

钟嵘《诗品》玄言诗四家考论

杜预、王济、孙绰、许询四人均是晋代的玄言诗人,钟嵘的《诗品》下品将四人合列一条:“永嘉以来,清虚在俗。王武子辈诗,贵道家之言。爰洎江表,玄风尚备。真长、仲祖、桓、庾诸公犹相袭。世称孙、许,弥善恬淡之词。”可见在钟嵘眼中,四人的玄言诗是最能代表整个两晋玄言诗创作的。杜预其作为玄言诗人的身份少有人提及,这不仅是因其诗今已亡佚,更是因为关注点多集中在其对《左传》的贡献上。王济,太原晋阳人,曹魏司空王昶之孙,司徒王浑次子。《晋书》本传载其:“善《易》及《庄》、《老》。文词俊茂,伎艺过人,有名当世,与姊夫和峤及裴楷齐名。”然其玄言诗今亦不多见,故少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少有提及,但在钟嵘的时代,必定尚存有二人大量的玄言诗,故钟嵘方能有此评语。东晋是玄言诗大盛的时代,孙绰、许询以文才并世,冠绝当时,并称为东晋文坛宗主,对有晋一代的玄言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孙绰的玄言诗堪称东晋玄言诗之代表,典型地反映了其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思想特点。许询,其诗今仅存两首,终身不仕,以高迈见称。本文广泛收集晋四位玄言诗人的资料,并立足于各类文献与前人成果。采用“文本细读”和“竭泽而渔”的方法对谱主的生平进行考证,力图完成以... 

西晋文坛领袖张华的领导艺术撷要

<正>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今属河北省固安县)人,西晋重臣,曾位至侍中、中书监、司空,任台辅之位。西晋时期,正是中国门阀士族政治的形成时期,其时选官制度主要为九品中正制,偏重门第。张华出身庶族,天然缺乏进身之阶;岳父刘放虽位列九卿,但在张华十九岁时即去世,张华在仕途上 

论西晋诗歌中的“儿女”之情——以傅玄、张华为中心

受魏晋时期崇情思潮的启引,西晋诗坛创作出大量的"缘情"之作。其中,傅玄、张华的言"儿女"之情诗作比较突出。傅玄现存诗歌73首,言"儿女"之情者有20余首,约占其诗歌总量的三分之一,此类诗作着意摹写女子的心理、情状,突出女子的情真、情深、情美,委婉动人;张华现存的《情诗》《杂诗》和《感婚诗》,集中体现着"儿女情多"的特色。以傅玄、张华为代表的西晋"儿女"情诗,变魏风而为晋调,引领诗歌由建安的多气向西晋的多情转变;确立情诗之情感内涵,情真、情深、情持重;情诗清虚之意境为唐诗之祖。 

西晋以张华为中心的作家群体考论

晋武帝太康九年,随着陆机、陆云、顾荣等南方文人北上洛阳,以张华为中心的作家群体正式形成。惠帝即位之后,张华在政治上登上顶峰,束皙、左思、牵秀等北方文学家陆续为其僚属。至此,西晋优秀的文学家近半集于张华麾下,张府也成为著名的谈艺之所,直至惠帝永康元年其卷入西晋王室纷争遇害。以张华为中心的作家群体的形成与其不遗余力奖掖后进的作风、引领一代文学新风和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密切相连,还与其渊博的学识和名士身份相关。 

张华年谱汇考

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是西晋时期文坛领袖。年谱汇考在广泛搜集与谱主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力图达到以下两个层面的研究:一、对谱主的生平、仕历和文学系年作详尽的考释,本谱为汇考,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敢掠美,对谱主之事加以论述和补正。而未能解决之事,以待来哲,均标明于谱中。二、在前面的基础上,以期能够作为相关研究的基础性资料作用。年谱汇考分为四个部分:一、前言。张华为庶族,通过刘放和卢钦在其仕历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来分析张华的仕历。从博闻多识、政治和文学等方面全面看待张华在西晋文坛的地位。张华以“清丽”诗风,清绮流靡的诗学观念,“先情后辞”的文学理论,成为汉魏诗歌走向西晋诗歌的关键人物。他的文学主张影响了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这一诗歌重要理论的提出。他“性好人物”和“知人”,喜欢提携后进,在他的周围团结起了一大批文士,这些文士在当时形成了一个以张华为中心潜在的文人群体。二、凡例:本谱的编排体例和原则。三、本谱正文:按年编排谱主生平、仕历和文学系年。四、附录:张华周围文士诗文存世表。 

张华及其文学创作研究

张华,西晋时期于文坛、政坛都身居高位的一位显要人物。他那“满纸儿女情”的诗歌等文学创作、儒道侠等杂糅的人格思想,以及他为西晋政坛、文坛做出的贡献,自西晋以来一直是历朝历代学者和政论家争论的话题。作为文人,他的创作风格始终在“儿女情”与“风云气”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争辩中存在;作为政治家,他是一位置生死于度外一心为国的忠贞爱国者,亦或是一位贪恋权位、苟求获全一身而置国家危亡于不顾的利己主义者,历来都是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张华的生平思想、政治功绩、文坛贡献及他的文学创作诗歌、赋、散文的全面分析研究,进而总结出张华其人多元的人格思想、巨大的政坛贡献、丰厚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对西晋文坛的引导之功与改变一代文风的独特贡献。 张华的生平,可以大致按照其仕途经历分为:崭露头角的曹魏时期、宦海沉浮的晋武帝时期、德高望重的晋惠帝时期三个阶段。张华几乎一生都周旋于西晋政坛,因之荣,因之辱,亦因之而亡。 张华的人格思想糅合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侠士情怀。本文结合历代评论,通过对其身上具有的儒家、道家思想和侠士情怀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在张华一生中儒家匡扶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乃主导思想。此外,在... 

河洛文化与西晋诗风新变

本文研究河洛文化与西晋诗风的生成关系。全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梳理河洛文化的相关概念及其主要特征。“河洛”,是黄河与洛水的并称,指代黄河与洛水交汇的地域。学界对河洛区域范围有“四至”的认定。西晋时期河洛文化圈的范围较大,是狭义的中原文化。河洛文化是指以洛阳为中心的、以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为主干的中国古代黄河与洛水交汇地域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河洛文化与西晋诗风相关联的特征主要有三个:根源性,是指夏、商、周三代的河洛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传统性,是指以河洛地域为定都之地的传统和以德为核心的礼乐文化传统;嬗变性,着重探讨了河洛地域崇情传统的嬗变和学风的嬗变。 第二章考察河洛文化与西晋诗人的内在关联。河洛文化与西晋诗人产生关联的媒介是洛阳:洛阳是河洛文化的中心地域,河洛文化与西晋政治、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洛阳占据着主导性地位;洛阳又是西晋诗人的主要集结地,西晋诗人共有75位,有确切记载居洛经历的是62位,占西晋诗人总数的83%。与河洛地域相关的诗歌数量,占西晋诗歌总量的90%以上。 第三章考察河洛地域礼乐文化传统与西晋诗歌的雅正之风。河洛地域的礼... 

张华诗文研究

张华作为西晋文坛上的重要人物,以博学多才著称,其诗文创作别具风采。不仅在文坛上成就卓著,在政治上也德高望重,在西晋文学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张华诗文的尝试性研究,进一步探索张华的思想复杂性和西晋文人心态的异同,由此了解张华的文品文风,试图对张华的文学地位做出相对客观的评价,对张华诗文的价值、文学思想、政治地位、文学地位等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本论文共分以下四个部分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张华思想与西晋士人心态。分为张华思想的复杂性、张华思想与西晋文士心态的差异性两个部分。通过和同时代士人的对比,来论述张华思想与西晋士人心态的异同。第二部分是张华诗文内容的创新和突破。分为《情诗》组诗的开创和儒家教化思想的突出表现两个部分,主要是通过诗歌的分析和鉴赏来论述。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张华诗文的艺术手法及特点。分为儿女情和风云气、清畅和绮丽、拟古和求新三个部分。主要论述张华诗文风格既有儿女柔情又不乏慷慨骨力,柔美绮丽的风格中寓有一股清丽自然气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特点。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张华文学地位、诗风格和文学观点对后世文人的影响。张华是汉魏文学的继承者和西晋华美文风的开启者,其“... 

西晋诗歌批评史研究

本文是对西晋诗歌的批评历史所进行的专题研究。西晋诗歌的批评,起乎西晋,止于清代,可以说,这段批评历史悠久,批评材料丰富;并且,这些批评材料中所蕴含的批评内容亦丰富,笔者总结为五个方面,即对西晋诗歌总体特征的批评、对西晋诗人的批评、对西晋诗歌的批评、对西晋诗人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批评、对前人批评的批评。 本文由绪论和五章正文组成。 绪论交代了与本文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如本文选题缘由、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本文题目解析、本文研究的步骤和方法、本文研究现状及趋势等。 正文由五章组成,前四章是对西晋诗歌批评史的分析,最后一章是对这段批评史的总论。 本文把这段批评历史分为两晋时期、南朝时期、唐宋元时期、明清时期这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中的批评为一章内容。在每章中,首先举例那段时期的批评材料,然后分析其中的批评内容。对其中重要的批评内容,如有重要影响的,如有重要转折意义的等,则将进行深入分析。最后还将对每章的内容进行小结。 第一章分析两晋时期的批评。两晋处于西晋诗歌批评的开创和奠基时期,其批评材料与批评内容均不多。 第二章分析南朝时期的批评。... 

张华与西晋诗风之变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张华是热衷功名、明哲保身之人,批评他的诗歌“儿女情多、风云气少”,追求形式和技巧。本文在对张华人格精神及其文学创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和分析之后,认为张华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抱负的栋梁之材,他匡复政治,奖掖文学,促成了太康诗坛的繁荣。他注重文学的审美特质和抒情性,诗文创作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既有对曹魏慷慨诗风的继承,又体现出细腻工巧的特质,对西晋“结藻清英,流韵绮靡”诗风的形成起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虽然他的文学成就没有达到时代的高峰,但他对这个高峰的到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以张华的生平仕历为核心,将西晋的政治和社会风尚、文化和学术思潮以及策举选拔制度几个方面综合起来,考察分析张华的人格精神及形成。第二章将张华诗文分为绮靡工巧的儿女情长之作、质朴劲健的雄图壮志之作、繁富铺排的讽谕规诫之作、博奥典雅的颂德应命之作四种类型,进行分析和论证。第三章阐述张华的文学观点,分别是先情后辞、尽而有余,久而更新、清省等。第四章通过比较张华与其前、稍后的诗人的诗歌,在西晋诗风的流变中考察张华对西晋诗风的作用和影响。 

傅玄、张华对西晋寒门士人的影响

西晋门阀制度下的寒门士人,仕途艰难。士族与寒门的对立、矛盾十分突出。司马氏政权为了缓和士族与寒门的矛盾,采取了举寒素的政策,使部分寒士有了进仕的机会。傅玄、张华即是由寒门而致显位的典型。他们的成功为西晋一代寒门之士指出了一条通往理想的道路;同时,他们尚文采的唯美文学观也对寒门文人产生了深切的影响。 

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

西晋文学在六朝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西晋文学研究却是六朝文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魏晋时期以士人个体意识觉醒为时代特征,并被称为“文学自觉的时代”,但目前我们对这一时期士人人格多元化状态及其文风的个性化倾向之间的关系,仍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晋著名作家的主要人格因素(包括伦理学人格与心理学人格)的考察,剖析其文风形成的原因,从而在作家文风差异性方面,把握西晋文学的特征。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从大时代背景方面探讨西晋文士人格个性化倾向的生成原因。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至第八章,抓住西晋著名作家人格特征的主要方面,论述了与其文风形成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为余论,分别从地域文化、家族传统、道教等三方面对西晋士人人格的生成作补充论述。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借鉴了一些历史学、心理学、哲学、宗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也结合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方法,在不偏废道德人格的前提下,更关注心理学人格(包括思想信仰、气质个性、学识才能等)对西晋作家文风的影响。 

论西晋诗人张华

<正> 一、钟嵘原意:张华应提高一品历代论张华,无论是褒是贬,总离不开钟嵘《诗品》对张华评语的影响。元好问《论诗绝句》说:“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自注说:“钟嵘评张华诗,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对钟嵘说张华诗风云气少持保留意见,并不完全赞 

多重视角下的张华及其创作研究

张华作为西晋的肱股之臣为政权建设贡献卓著,同时,作为文坛的重要领袖,他致力于构建西晋文化的统一局面。张华编撰了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内容丰富,无所不包,张华创作的诗、赋、文等文学作品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自古以来学者对张华及其文学作品评价众说纷纭,因此,本文以张华为研究对象,以多重视角对张华及其创作进行相对集中、系统、全方位研究,以期实现对张华内在人格思想与精神风貌的揭示。除绪论与结语外,本文共包含六章内容,具体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从地域文化角度对张华生平进行探讨。张华入仕前在范阳度过了幼年与青年阶段,这一时期政治大环境复杂动荡,他出身寒门,以牧羊为生,凭借坚韧的意志、优博的学业以及过人的气度赢得同郡名士的推荐走向仕途。自张华入仕以来,他的活动中心便转移至都城洛阳,此后张华在洛阳的四十余载岁月中历经西晋政权统一兴衰与个体自身浮沉,并受洛阳地区文化浸染参与多种文化活动。晋武帝太康三年至太康六年,因荀勖、冯紞等人离间晋武帝与张华关系,张华被外放出任都督幽州诸军事、护乌桓校尉、安北将军等官职,在此期间他解决了民族边患问题并实现了西晋外交的巨大成功。第二章在人物关系视角下考察张华的交... 

西晋江南文人群体研究

西晋时期,江南文人因家族姻亲之联结,命运遭际、利益诉求之雷同,文化素养之相近,在仕宦上相互提携,文学上交游唱和,生活中彼此关照,交互形成一个巨大的地域性群体关系。晋廷灭吴,对江南笼络与防范并举,因世族政治之排他性,南人仕进艰难,南北文人矛盾突出。国家版图虽完成统一,文化与意识形态却并未一统,江南文人崇儒尚文,呈现出与中原学风不同的保守风貌。文学实践中,习惯以治学的态度来创作文学,将伦理纲常、礼仪典制、天道运行和天象兴起等儒学思想融入到文学创作中,宗经色彩浓厚,有汉人之流风余韵。南人入北,对京洛虚诞之风具有明显抵触情绪,在作品中表达对浮虚放诞时风的抗拒态度。但为融入北方学术文化圈,他们或多或少地也会接受玄化之风的熏染,部分文学作品有玄学意味。集地域与时代特性于一体的江南文人,其作品主题的选择趋向大致相似:歌颂先祖德勋,具有鲜明的宗族意识;感忆桑梓故园,具有浓厚的吴地情结;倾述仕途蹭蹬,充满深沉的愤恨之情;徘徊仕隐出处,实乃美志不遂的无奈之举。创作风格亦呈现出特定环境中的群体性特征:诗材诗境因袭前人,文辞繁富博赡;醉心典雅,精工丽密,形式固化;部分作品具有明丽朗净、灵秀婉约的美学意蕴。西晋... 

京都洛阳与西晋文学关系研究

京都洛阳是西晋文人交游、仕宦以及进行文学创作的中心,其与西晋文学的关系不容忽视。洛阳处于河洛地域,它的自然、人文等环境影响了西晋文人及其创作。本文立足于西晋文人的作品及相关史料,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力图揭示京都洛阳与西晋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进行探讨。其中正文部分共有三个章节,第一章从整体上考察京都洛阳与西晋文人的互动关系。首先从洛阳的京都史及西晋京都洛阳的特征,洛阳的文人构成,文人集团三方面着手,论述京都洛阳对西晋文人的集聚作用;其次对西晋文人的京都书写进行梳理,进一步分析京都洛阳与西晋文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二章探究京都洛阳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地域风物对西晋文人的生活心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影响。论述洛阳山水促使西晋文人的自然审美意识逐渐觉醒,山水文学得以兴盛,并考察了洛阳园林与植物在文人作品中的书写方式。第三章则选取公宴诗、赠答诗、哀伤诗等三种与京都洛阳密切相关的诗歌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京都洛阳与西晋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河洛地域与时代风气的影响下西晋文学的特点。 

潘岳、潘尼年谱汇考

中古士人“寡头政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文化基因”的传承,“学在家族”的现象几乎成为了中古士族的一种普遍倾向。潘氏家族在魏晋虽未跻身于高等士族之列,但由于辈出名宦,尤其是汉末著名文士潘勖的出现,开启了潘氏家族以文立世的家风,这就为潘氏家族在此后涌现出两潘等文采之士预示了先兆。潘岳(247-301),字安仁,西晋本土著名文人,与陆机并称“潘陆”。官至黄门侍郎,后亦称为“潘黄门”。潘尼(246-311),字正叔,汉末著名文人潘勖之孙,位终于太常,故亦称“潘太常”。潘尼是潘岳从子,与潘岳并以文章见重当时,因之而获誉“两潘”。两潘皆出于荥阳中牟潘氏家族,先天接续着家族文化的优良基因,成为了西晋诗坛的著名文人,与来自南土的“二陆”双峰并峙,形成了西晋文坛上稀见的一道亮丽景观。对于两潘的研究,多集中于二人文学现象的阐发,这些阐释性的著作对于两潘作品内容的探讨固然功不可没,但其中鲜有从两潘基本生平着眼,脱离了“知人论世”的常轨,便难免显得“高谈阔论”。虽然间有谱牒类研究著作的产生,但亦不能给我们呈现出两潘各自完整的人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再去补苴罅隙。故笔者拟著两潘年谱汇考,在广泛集材的同时,兼... 

中古范阳张氏研究

中古时期,士族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在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表现活跃,占据着社会的高层。除了我们熟知的琅琊王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等第一流高门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次等士族,以往学界对他们的关注度不够。范阳张氏就是中古时期的次等士族之一,对其兴起、衰落过程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古士族社会的理解。全文分三章。第一章主要探讨张姓的起源和魏晋时期张氏范阳郡望的形成及其发展特征。张姓起源有三种说法,其中郑樵“以字为氏”的说法,我们认为相较其他两种而言更为可靠。战国至秦汉,张姓由原晋国区域向外扩散。有一支张氏至迟在魏明帝太和六年迁往范阳方城(时范阳尚为县),这支张氏从张华这一代开始发迹。张华寒素出身,但凭借才华以及乡里网络进入到执政的曹魏司马氏集团。西晋时期,张华与晋武帝关系密切,政治与社会地位不断提升。这一时期范阳张氏家族整体上发展不充分、不平衡,整个家族的发展与家族重要人物张华的仕途升降息息相关,而张华个人的仕途又与他和晋武帝的关系密切相关,这是魏晋时期范阳张氏发展的最大特征。魏晋时期,范阳张氏跻身士族之列,但其与济阴卞氏的联姻表明这支张氏家族的社会地位并未达到与其政治地位相媲美的高度。张华... 

张华的人生悲剧与诗文创作

张华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与文学家,在当时的政坛及文坛上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也是魏晋文风转变的重要作家之一。总体上看,张华的人生是悲剧式的,本文要讨论的正是张华的悲剧人生及其与诗文创作之间的内在关联。大体说来,张华人生悲剧主要根源于两个层面:一是个人理想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巨大反差,张华渴望建功立业,希望能为国家与人民尽心尽力,有着积极进取的入世理想。但西晋时期诡谲莫测的政治局势与浮荡放逸的士风并不利于张华追求理想,致使他处处受挫,遭受到现实的轮番打击;二是自我内心的矛盾,张华从小受到儒家教育,其内心深处牢牢根植着儒家的价值观。同时由于时风浸染,他对玄道之学亦有着自己的体悟。儒道二者并存于张华的思想体系中,使其在进退间犹疑不决,心灵备受煎熬。最后,张华惨死于赵王伦、孙秀屠刀之下,成为“八王之乱”中的又一个冤魂。如此的悲剧人生,必然形之于言,投射到其诗文创作之中。从情感主题而言,张华多偏爱悲情,其笔下常见忧生之嗟、仕宦之悲、吊祭之痛三大主题。忧生之嗟表达对生命本体的关注、对自我感受的重视,抒发对生命的若干喟叹;仕宦之悲则真实地描绘出其官场之路的不遂与宦海浮沉的苦痛;吊祭之痛蕴含着张华对死亡的恐惧... 

两晋文艺精神研究

本文以“两晋文艺精神”作为主要问题,在梳理、描述两晋文艺的基本状况后,总结、论述西晋、东晋文艺体现的最突出的精神,并且分析两晋文艺精神形成的原因、两晋文艺精神显现的普遍的美学风格及两晋文艺精神在我国文艺史上的意义。首先,西晋文艺主要体现为世俗精神,东晋文艺主要体现为超越精神。前者从文艺堕入卑俗、回归凡俗两个层面得以集中体现,后者从超越形式、超越尘俗、超越功利三个方面得以集中体现。其次,西晋政权的非正义性、前治后乱的政局和分封制是西晋文艺世俗精神形成的主要政治原因,西晋儒学、玄学的世俗化是西晋文艺世俗精神形成的主要哲学原因。东晋门阀政治是东晋文艺超越精神形成的主要政治原因,东晋儒学原始精神的回归、玄学政治观和人生观、佛学开启的山水审美意识是东晋文艺超越精神形成的主要哲学原因。再次,西晋文艺世俗精神主要显现为西晋式的华美风格,华美文风将文艺的形式审美置于首位改变了政教伦理传统下的文艺风格。东晋文艺超越精神主要显现为“清”、“淡”、“雅”三种异常突出的美学风格,它们由两晋之前现实政治、日常生活中一般的趣味变为以超越精神为内在依据的文艺美学风格,这在我国古代文艺史上意义非凡。最后,西晋文艺世俗... 

魏晋文人理想人格新变研究 ——以高士人物的文学接受为中心

对魏晋文人理想人格的研究,本文以接受理论视角下的人格接受史研究为主要思路,以魏晋时期主要文人对高士人物的文学接受为中心,通过对主要文人作品中高士人格形象、高士人格内涵的分析,在深入剖析个案的基础上,指出魏晋文人在理想人格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并在人格发展的纵向梳理过程中分析其中蕴涵的新变特征。本文除绪论、余论外,共分为六章。绪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梳理学界有关魏晋理想人格的研究情况,重点围绕已有的研究思路展开分析。学界主要从文学和哲学两个层面研究魏晋理想人格,文学层面的理想人格研究,主要结合作家作品、历史背景,采取了精神史、心态史、人格心理学、民族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思路;哲学层面的理想人格研究,主要是对魏晋文人理想人格宗儒还是宗道的方面进行分析。二是提出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以魏晋文人对高士人物的文学接受为中心,依据时间顺序,纵向以高士人格形象的变化、高士人格内涵的变化作为主要线索,结合横向上对主要文人社会交往关系、思想文化背景的分析,选取典型个案,勾勒魏晋文人理想人格的演进轨迹,分析其中的新变特征,加深对作家主体和作品精神的理解。第一章主要论述建安时期曹丕对高士人物的接受... 

论魏晋动物赋的成就、成因与意义

魏晋动物赋作为魏晋咏物赋的重要部分和古代动物赋史的关键一环,对其繁荣特征、阶段演变与原因及其文学影响和文化意义的细致探析,是深入了解魏晋赋坛全貌与厘清动物赋演进历程的重要方面。本文以魏晋动物赋为研究对象,除绪论与结语外,共分五章,凡16.7万余字,随文插入图18幅,表格17个。绪论首先从魏晋动物赋两个方面——作为魏晋赋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古代动物赋的关键一环,分析了研究魏晋动物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继而,对之前的魏晋动物赋的学术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奠定了本研究的基础,确定了研究方向和值得拓深的问题。绪论的最后部分,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一章梳理了先秦动物图像与书写构建了动物形象的基本文化内涵,并由此形成动物书写传统,启益动物赋的兴起。首先,通过对原始岩画、彩陶、青铜器等文物上动物图像的考察,对甲骨文字、先秦著作中动物形象书写的梳理分析,寻绎出动物(艺术)形象的特征及其文化内涵,提炼出先秦动物观念的演变线索:以动物为敌→以动物为资→以动物为师→以动物为友。然后,对被误认为是首篇动物赋的《荀子·蚕赋》进行了厘清和探析。《荀子·蚕赋》虽是以赋的形式创作的“讔”,但也有重要... 

两晋物质赏赐研究

物质赏赐是古代王朝进行政治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在维持统治秩序,传递国家意志,换取臣民忠诚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在政治局势、经济财政状况极度不稳定的两晋,这一时期发生的物质赏赐具有独特的意义。赏赐的主体是皇帝,在运作上包括皇帝个人意志的决策以及其他官员与职能机构的参与。物质赏赐在整体分布上表现为西晋尤其是晋武帝时期,赏赐的的频率与规模较大,东晋较少。两晋财政情况演变及货币政策,影响了赏赐的主要内容及变化。物质赏赐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社会一般财富,如钱币、绢布、谷物、不动产,这类物质赏赐与社会经济有关。另一部分包括鼓吹、舆服、几杖、刀剑、珍宝等物质,他们是不可转让的象征物,其实际功用背后承载着政治意义。通过对两晋历史上数次重大事件中赏赐的分析,具体讨论赏赐在国家危机管理中的作用效果,同时对不同政治事件中赏赐发放的差异进行比较,进而分析赏赐发生的政治特点以及政治经济原因。这一层面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揭示物质赏赐在国家危机管理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赏赐在战后安排中的意义。在平吴战后,赏赐主要是为了给予立功者报酬;八王之乱中的赏赐,主要功能体现为答谢支持者;荆扬之乱中的赏赐,主要是为了实现地方的稳定... 

魏晋公牍文研究

本文概分七章对魏晋公牍文进行研究。绪论除介绍研究价值、回顾研究历史、点明研究范围、方法与难点外,还涉及对公牍文的界定,及其与尺牍、书牍、档案关系的辨析。第一章从公牍文发展演变的历史视角出发,展述在"先秦"、"秦汉"、"魏晋"三阶段中,公文文体的起源,规范与风格的确立,门类与程式的演变等问题。第二章遵循以类相从、选取典型原则,分析"诏策"(诏、诰、策、制)、"教敕"(教、令、敕、戒)、"章奏’"(章、表、奏、议)等的文体功用。第三、四章进入魏晋公文文本研究。第三章分论六类公文主题,即反映传统主题承继与延伸的"求贤举才"、"乞归致仕"类,体现时代主题积累与变迁的"战乱纷争"、"政权禅让"类,以及折射特定主题滥觞与拓展的"弘教向佛"、"闺阁政声’"类。第四章论述阶段性牍风变化,挖掘成因、特点。曹魏、西晋时期多华章俪表,文风趋华,而吴蜀、东晋文书则相对平淡寂寥,文风尚质,兼及魏、吴疏文等公文子类的风格比较。第五章在前述文体、主题、文风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解读魏晋公文文化内涵,主要针对曹魏陈琳、钟会檄文,孙吴陆逊、薛综疏文,蜀汉诸葛亮教文等,析解其战术精神上起到鼓舞、号召效果,战略精神上有着谋断... 

文化批评视阈下的魏晋五言诗语体研究

五言诗在魏晋时期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是魏晋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就诗体演变而言,魏晋文人通过对五言诗诗体的全面接受和改造,初步确立了中国古代文人诗的基本语言范式,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进程。不过,相比魏晋文学整体研究的热度,有关魏晋五言诗的专门性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见,而且大多未能深入到诗歌文本的语言层面,也未能对魏晋五言诗的整体演变历程进行综合论述。有鉴于此,本文提出“文化批评视阈下的魏晋五言诗语体研究”这一综合性论题,尝试以文化批评为研究视阈、以魏晋五言诗语体为研究对象,兼顾文化批评的理念与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努力打破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隔阂,从而梳理出魏晋五言诗语言形式的的特点及其发展脉络。语体概念最初源自语言学,依照童庆炳和郭英德等先生的阐释,文学领域内的语体是体现作品的体裁并与特定体裁相匹配的文学语言体式。从中国历代文论来看,古代学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体意识,但是其表述话语过于依托主观印象,缺乏理性和客观的系统论述。本文在魏晋五言诗研究中引入语体分析,对此时五言诗的语汇、句法、修辞手段等具体语言形式的演变进行切实而深入的剖析,从而有别于传统的印象观感式的诗歌批评。正是通过这一... 

西晋五言诗歌之规范诗学研究

西晋时期诗人辈出,是五言诗创作的高峰期之一。本文以西晋五言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西晋五言诗的规范诗学特征的厘清分析,依据对中国古典诗学传统中“尚志”与“先体制后工拙”的基本立场的理论阐述,对西晋诗在批评史上的合理地位及诗学价值进行了探讨。本文旨在基于对西晋诗的文本分析与相关古典诗学批评原则的合理重构,探索一条在现代学术语境中恰当理解中国古典诗学之意义并实现其价值的研究进路。 论文绪论部分基于对二十世纪以来西晋诗歌的研究概况的回溯,对批评史上关于西晋诗歌的评价问题进行总结介绍,并且申明了本文的基本批评立场:诗歌的价值是在规范诗学系统中成立的,一切对诗歌形态及价值的分析都要依赖特定规范诗学系统所确定的原则与标准;对西晋诗的批评所依据的就是中国古典诗学规范系统。 论文第一章、第二章主要依上述批评立场对西晋五言乐府与五言古诗进行了文本分析。 第一章先讨论了西晋五言乐府的体裁划分问题,明确了这些文本所属的文学传统,而后基于诗歌文本对代表性诗人的乐府五言诗歌创作进行了分析,发现西晋诗人对于乐府诗歌的诗歌范式与今人的认识有一定的差距,这直接导致了西晋五言乐府诗风格与乐府古辞不甚相近,... 

汉末魏晋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

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绚丽夺目的时代,也是魏晋风度形成的时期。政局的分裂与统一,地域文化的保守与创新,文化中心的迁移与转换,南北士人的冲突与交流,使得魏晋文学的地域性特征时而凸显、时而淡化。魏晋时期复杂多变的地域文化格局为本课题的展开创造了前提条件。本文以“汉末魏晋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为题,将魏晋文学上溯至汉末中原文学新风的兴起,下延到晋宋之际江州隐逸文风的新变。论文分汉末、三国、西晋、东晋四个时段,对汉末魏晋时期不同地域文化差异对文学的影响,南北士人的文化交流与文学融合,文化中心迁移对文风新变造成的影响等诸多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通过对汉末魏晋时期不同地域文人群体、文学创作以及文风特点及其文化成因的梳理,以期从地域文化视角揭示魏晋文风演变的历史进程。本文主体部分共分四章,具体如下: 第一章:汉末文化中心的迁移与文学发展。本章重点考察汉末文化中心的东迁对魏晋文化格局及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同时对汝颍地区文化与文学的兴起及其传播、荆州流寓士人文化及文风加以论述。汉末文化中心由西汉时期的关中地区向中原地区迁移,导致以经术及辞赋为代表的关中文化逐步衰微,而以清谈及抒情文学著称的中原文... 

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道教最为重要的形成期和创制阶段,该时期道教对文人、文学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和影响。抛开古人对宗教与文学关系的感悟不论,.学界关于道教与文学关系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始有学者偶作涉及,七十年代以后,关注逐渐增多。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该课题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不仅收获了许多综合性的研究成果,在一些分门别类的问题上,诸如道教与小说、道教与诗歌、道教与戏曲、道教与文艺美学、道教与民间文学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然而,对现有成果进行综合考察,发现存在着一些不足,不少问题值得我们做进一步地挖掘探究。 首先,就目前取得的成果来看,学界对道教与文学关系的讨论侧重于道教成熟兴盛以后,即唐、宋、金、元、明时期。较而言之,作为中国道教创制和改造的重要阶段,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人、文学间的相互关系,学界关注略显不足。本文拟以道教的创制形成期即魏晋南北朝为时间范畴;以道教与文人、文学间的种种关系为研究对象,包括道教对文人思想、诗文创作的影响,道教对文学题材、审美风格的影响,及道教受文人影响的具体层面;同时,本文拟将魏晋南北朝全部的文学现象作为考察范畴,而不单单局限... 

潘岳研究

潘岳(247——300),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西晋太康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文言浅情深,真挚动人,在中古文坛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试图通过对潘岳人生经历与仕宦沉浮的细致爬梳来探究其思想、心态的变化过程。潘岳是西晋太康时期文士的典型代表,通过研究他的生存状态从而可以窥探当时士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风尚。 论文由导言、正文和附录三部分构成。导言部分,对该选题的来源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学术史回顾、研究的范围和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 正文共分十章。第一章对荥阳潘氏潘岳一族的家族世系、家世背景以及主要家庭成员进行了细致考证。荥阳潘氏自东汉末年便定居在河南中牟县,潘岳祖父官至安平太守,潘岳父亲官至琅邪内史,是故潘岳出身于中下层士族阶层。潘岳的出身及其家族的社会地位,使得他必须像其他士人一样依附于豪门贵戚,以求得在仕途上的发展和文学上的凭籍。此外,本章还对潘岳在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以及晋武帝、晋惠帝时期的仕宦状况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并结合潘岳的相关作品,对其生平仕历中史书无载的事迹加以补证。潘岳在青少年时期因为才华横溢和容貌出众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顺利踏上仕途之路。但此后由于... 

西晋北渡士族陆机交游研究

西晋是一个极具特殊意义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士人无论是为了全身保家,还是为了追求功名,都有着特殊时代的特殊风气。“北渡士族”就是西晋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本文试把公元280年晋武帝灭亡东吴后,这些由南而北出仕西晋的江东士族称之为“北渡士族”。“北渡士族”的领袖人物陆机,入洛后好游权门,为克振家声而不懈努力。本文通过研究陆机在西晋的交游,更能了解当时南北统一后“北渡士族”的生存状态。因此,本文通过考察陆机在西晋的人际关系网,展现陆机交游的关系亲疏差异格局,并将出现这种格局的具体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是陆机的政治交游。由于陆机政治态度上的儒家倾向以及在交游中的矛盾心理,与两晋之际的南渡士族相比,北渡士族存在着政治上的劣势,即政治上的亡国之余身份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自卑感;其次是陆机的文化交游。由于陆机受到西晋玄风的影响,思想发生了变化,与两晋之际的“王、谢”两大家族相比,北渡士族存在思想文化上的劣势,即恪守儒家价值原则。以陆机为代表的“北渡士族”虽然存在着政治和思想文化上的弱点,但是陆机等人的交游还是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历史影响:一方面,通过陆机等人的努力,“北渡士族群体”作为一股新鲜血液注入西晋政... 

西晋绮靡诗风研究

本文以西晋绮靡诗风为研究对象,从产生的时代和学术背景入手,注重对代表诗人及具体作品的分析,剖析了其形成原因和艺术特点,得出西晋绮靡诗风的出现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成熟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东晋诗歌及南朝宫体诗都对其有所继承这一结论。 本文共分四部分进行论述。 绪论部分首先对“绮靡”一词的涵义加以分析,进而对绮靡诗风的性质特点重新界定,认为“绮靡”诗风的外层是词藻的华丽,内核则是情感的动人,是华丽藻饰的表现形式和浓重绮丽的儿女情思的结合;其次,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作了简单回顾,对现当代的研究成果略作梳理;再次,介绍本文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论述西晋绮靡诗风形成的复杂原因。首先,西晋之初的特殊历史环境让社会上豪奢之风盛行,与文学的审美自觉结合,形成了一个空前注重审美的时代,反映在文学层面,则是注重语言的华丽优美。其次是魏晋以来文学地位的提升和文人逞才的风气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再次是“楚辞”和建安诗歌对西晋诗风的影响。西晋士人更多学习“楚辞”的艺术手法,而“楚辞”的艺术手法之一即是语言的绝艳绮靡;对建安诗歌,西晋诗人则继承了语言的“华丽”而摒弃了气质的“慷慨”。 第二章... 

西晋文人女性题材诗歌研究

女性题材诗歌一直是中国诗歌史中的重要题材。从《诗经》到《楚辞》,对女性的关注产生了大量的女性题材诗歌,并随之形成了“美人喻君臣”的“香草美人”文学托寓传统。经历汉魏时期文人丰富的创作实践,在此传统影响下,西晋文人也创作出数量可观的女性题材诗歌。西晋时期的女性题材诗歌创作在继承前代女性题材诗歌写作传统的同时也因时代的变迁而产生了新的艺术和创作特征。 本文以西晋文人创作的女性题材诗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西晋以前“香草美人”托寓传统的实践和发扬以及在西晋的承传的分析,结合西晋女性题材诗歌的具体创作,立足文本,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时期女性题材诗歌的艺术和创作特色。最后结合社会环境及文学传统等各方面的因素分析西晋文人诗歌中女性题材诗歌繁荣的原因,探寻西晋女性题材诗歌的文学史意义。 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以及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从而为西晋女性题材诗歌的研究确立合理的范围。 第一章主要是对西晋的文人女性题材诗歌进行整体把握。对西晋文人诗歌的全貌及西晋文人诗歌中的女性题材的创作数量和代表性作家进行总体分析,然后对西晋以前诗人们对“香草美人”托寓传统的实践进行细致的梳理... 

张华诗歌创作与晋初诗风演变

张华虽为太康诗坛宗主,却历来为论者所忽视。张华的人生价值取向如何?他的诗歌创作成就究竟如何?他在晋初诗风的演变过程中担任了怎样的角色?通过此文,笔者试图对以上问题做出回答。 本文共分四章,内容大致如下: 第一章介绍张华的生平并分析其思想。张华主要生活在曹魏末期和西晋初期,其人生经历按朝代可分为曹魏时期、武帝时期、惠帝时期三个阶段。晋初重倡儒学,在时代风气的影响下,张华崇尚儒学,服膺儒术。张华虽以业儒为主,但在玄风大炽的西晋时代,亦不可避免地受到玄学思想的影响。但从总体来看,儒家思想对他影响无疑是最深刻的。 第二章对张华诗歌的篇目、类型及内容予以具体的梳理和归纳。通过对张华诗歌著录与流传情况的梳理,将张华诗歌篇目定为67首。在此基础上,对张华的诗歌进行分类。参照《文选》的分类标准,将张华诗歌分为应制颂德、感婚言情、咏侠抒怀、隐逸游仙四类。通过对张华诗歌的具体分析,剖析其矛盾交织的心灵世界、避世退隐的清虚情怀、尚情乐生的心理慰藉。 第三章着重探讨了张华诗歌的艺术特色。作为上承建安,下启太康的诗人张华,其诗歌艺术有着继往开来的特点。与前代相比,张华更加... 

张华文学研究

张华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终其一生,他不仅阅历非凡,而且著述丰富。《晋书·张华传》记载:“华著《博物志》十篇,及文章并行于世”,但其文章并没有完全流传下来,保存至今的有诗歌51首(含残篇)、赋6篇、散文24篇、小说1部。其中不乏优秀之作,如《情诗》、《杂诗》、《励志诗》,《鹪鹩赋》、《归田赋》,《女史箴》、《刘骠骑诔》等等。鉴于当前学术界对张华文学创作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以清代学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现代学者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和范宁校证的《博物志校证》为底本,拟对张华的诗、赋、文、小说作较全面的论述。全文分四章。 第一章张华生平和文学活动 张华生于魏明帝曹睿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卒于晋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分为三个时期:魏晋之交时期、晋武帝司马炎时期、晋惠帝司马衷时期。魏晋之交时期,张华出身寒门,博学多才,经过乡人刘放、郡人卢钦的举荐,初登仕途。晋武帝司马炎时期,他力主平吴,功成受封为广武县侯,后因世家大族荀勖、武帝宠臣冯紞的谗言,不得重用。晋惠帝司马衷时期,朝局混乱,他忠于朝廷,缝补遗漏,最终因... 

张华及其作品研究

作为西晋前期重要的政治家与文学家,张华不仅在政治上功勋卓著,参与了伐吴、平定边乱、稳定朝政等事宜;也在学术和文学创作方面有较高成就,写作了许多诗赋文章、编撰了《博物志》。张华的博学多才对他撰写著作、仕途升迁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正直无私的性格则让他不畏权势、敢于进谏。张华小心谨慎、温柔敦厚的作风在政治方面的体现是他凡事都以稳定国家大局为先,不偏不倚;在文学方面的体现则是他能把握好“清省”与“温丽”之间的平衡,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张华的诗赋文章因题材、体裁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既有“风云气”一面,也有“儿女情”一面。其诗歌最为人赞赏的地方在于文辞的优美清丽与情感表达的细腻动人,而最为人诟病的地方在于诗歌缺乏内在强健的骨力,显得较为平淡。张华的赋辞采丰赡,精美典雅,展现出比诗歌更为苍凉深沉的格调;章表铭箴等其他文类简洁有力、文采斐然,在清楚表达思想内容的同时又带给人以美感。《博物志》记载各科知识和奇闻轶事,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有用的资料,在笔记小说的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虽然现存的史料并不足以证明“张华文学集团”的存在,但张华积极赏识人才、提携后进... 

张华与太康诗风演化之研究

西晋太康是一个“文章中兴”的时代,它与建安一起作为魏晋时代两个文学创作繁荣期,代表着不同的美学风格。在研究从建安到太康的文学创作时,人们对于作为由魏入晋,并成为政坛风云人物、文坛核心人物的张华研究并不多。二十世纪以来,学术界对其诗歌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讨论《诗品》对其评价是否恰当上,对其在文学史地位已经有所注意,但还不够深入不够系统。因此,本文尝试在魏晋诗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对张华诗歌创作做一系统研究,并做纵向比较与横向剖析,从整体上探讨张华的文学观念、诗歌创作在魏晋文学思潮与诗歌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以及其诗歌艺术风格对西晋太康诗风承上启下的影响,以期对他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影响给予恰当定位。 全文共分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点出魏晋文学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指出张华在诗歌创作内容和艺术上的承前启后以及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然后简要回顾此前的研究状况,表明本文的写作意图及研究方法。 正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 张华的文学主张 张华...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之走向——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自觉”的历史阐释

汉魏之际中国学术起大变化,传统文学在汉魏之际起大变化乃是其中最显著的内容之一。关于这一时期的文学变化,研究者用一个形象的说法予以概括,即“文学自觉”,这是汉魏之际乃至整个传统文学最基本的命题之一。但长久以来,学界对其一直争议颇大。传统研究往往把“文学”视为一个独立、封闭的自为领域,考察其内部增加了哪些因素,增加了多少,以此作为评判是否自觉的依据,由于缺乏比照,因而造成了各异其说的研究局面。事实上,如果说整个文化系统是一个网络,那么文学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节点;如果说文化网络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地调整着自身系统的结构,那么文学正是在这一不断调整的历程中形成自身的发展轨迹的。所以考察“文学”在整个文化系统中的历史变迁过程,为“文学”确定比照的坐标,是探讨“文学自觉”问题必然的逻辑前提。 考察文学与从事文学创作之文人群体在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的存在、发展情况,是认识汉末魏晋文学变迁的基础,只有在对此进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才可能具体探讨“文学自觉”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全文共分七章: 导论:“文学自觉”问题与汉末魏晋文学的变迁。首先对20世纪“文学... 

张华集校注

张华,这位太康文学的引领者,开启了西晋繁缛绮靡的主流文风,却不如陆机、潘岳、左思等人受到的诸多关注,这多少与钟嵘《诗品》中情多气少的评价有关。作者从这一薄弱环节入手,关注张华留存至今的诗文作品,对其进行校注整理,以期丰富文学史内容,提供一个较为完善的张华诗文集校注本,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一点帮助。 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首先介绍作者的生平行迹和作品著录流传,再从文本入手分析诗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第二部分是正文,运用古籍整理的相关知识对张华现存诗文进行辑佚、校勘与注释。第三部分为附录,包括前人误收作品汇编、张华年表和历代评论资料汇编。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作者根据现有资料对张华生平及作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存疑待考,尽量做到不妄下结论。 

张华诗歌艺术论

张华由魏入晋,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其诗歌创作体现了太康诗风气骨下降与文采逐升的演变过程,是魏晋诗风转变的关键人物。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张华诗歌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讨论钟嵘《诗品》对其评价是否得当上,罕有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张华诗歌艺术的探讨寻绎由慷慨激昂的建安风骨向繁缛绮靡西晋诗风演变的中间环节。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分两部分: 第一章 艺术特征论 张华诗歌的主要艺术特征是抒情的细膩化与体物的工巧化。这两方面相互依存,缠绵情感的细腻表现依赖于感性的物象与巧妙的布局,而感性的物象与巧妙的布局若失去了情感的内涵就会显得苍白、空洞。张华的诗歌创作正是从情感的细膩化与体物的工巧化两个方面增强了诗歌中的自我表现与描绘外物两重功能,继承、发扬了建安以来诗歌文人化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嵇康被杀,阮籍辞世后诗坛相对沉寂的局面,成为西晋诗歌艺术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 第二章 艺术风格论 张华诗歌的艺术风格是“清丽工巧”。“清丽”是指张华诗歌情感清新,词采流丽,而“工巧”则是指物象组合的巧妙与结构布局的精巧。一个时代诗风的演...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嬗变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小说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期,小说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为唐传奇的产生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论文主要阐述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发展演变过程,总结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发展演变规律。论文分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为先秦两汉三国西晋小说,第二章为东晋十六国小说,第三章为南北朝隋小说。 先秦两汉三国西晋是中国小说史上的源头时期,这一时期不仅产生了最初的小说概念、最初的小说作品,而且有了最初的官方对小说的记载。其中,两汉小说观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从小说的种类上来说,志怪、志人、史传、杂俎等皆产生于这一时期,后世(两晋南北朝)小说的种类没有超出这些范围。从艺术上来说,这一时期的小说大都比较粗糙,但也有少数作品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东晋十六国是魏晋南北朝小说进入繁荣的一个转折点。这一时期小说的主流在南方的东晋,东晋小说在种类没有什么大发展的情况下,数量开始成倍增长。除地理博物小说有所衰落之外,其它如志人、鬼怪、道教小说一时兴旺,又新出现了佛教小说。它们互相争奇斗艳,共同推动了东晋小说的繁荣。东晋小说的代表作是... 

西晋诗歌研究

本文由考察西晋诗人的社会地位、生活处境、政治出路等方面的情况入手,在分析西晋诗人的群体特征、思想状况、人格表现的基础上,研究西晋诗歌的得失成败以及导致这些得失成败的主要原因。 论文指出:西晋诗人是一个主要由寒素士人构成的群体,他们受到西晋“举寒素”政策的鼓励和影响,致力于儒道德行的修养和诗赋文章的著述,希望以此来实现个人政治功名的理想。这种现实状况,不仅使得西晋诗人在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上和魏晋玄学名士有所差异,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于他们的文学思想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他们既顺应时代思想风气的变化,强调“非政教”性质的情感抒发;又适应晋室朝廷的倡导,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明显的追求古雅风格的倾向特征。实际创作中兼顾“政教”、“非政教”的意识和理论中倡导“非政教”的情感抒发,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体现着文学创作活动、文学思想和外部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西晋后期,社会的战乱动荡使得寒素诗人消退了政治功名的热望,回复到个人生活的天地中,或专意典籍,或隐逸山林,诗歌创作活动因为较少受到外部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而重新回归到自我情性的抒写和表现上,使得西晋后期的诗歌风格或慷慨激昂,... 

太康文学研究

“太康文学”之“太康”,是一个“模糊”概念,其所指时段大致上是西晋立 国后的大约四十年的时间。这期间比较重要的作家有傅玄、张华、张载、张协、 陆机、陆云、潘岳、潘尼、左思、挚虞等。由于受时代文化习尚的复杂影响,西 晋文士的人格往往呈现多面性的特点。 在文学理论建树方面,傅玄比较注意研究文学之体裁风格,陆机则建立了他 的相当全面而系统的创作学理论,展现了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精神。在 文学鉴赏与创作方面。陆云提出了文贵“清省”的思想主张。左思则旗帜鲜明地 反对虚妄无征的文风,以崇实尚用与写实尽意相号召。 太康之文学实践的倾向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主题取向方面显现为情多气 少的风貌,诗性精神,即抒情精神比较突出,真实地反映了“文学缘情”的时代 气息。二是体裁方面的拟古风气十分盛行,表现出一种以复古为创新并藉以超越 前人的倾向。三是风格方面追求绮靡工巧。所... 

张华文学论

张华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又富有 文采,是魏晋诗风转变的关键人物。长期以来,人们多本钟嵘之说,对张 华的评价不高。近年来学界对张华的文学史地位有所重视,但对其诗文还 缺乏系统完整的论述。本文试图对张华及其文学创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探 讨,希望对张华的研究有所助益。全文共分三部分: 一、张华及其创作的时代政治文化背景 张华出身寒素,没有家学渊源,对他思想和文学创作影响最大的人物 是其同乡卢钦及其岳父刘放。另外,魏晋之际,政治极其混乱,士人多遭 杀戮,严峻的政治环境对张华的心态和文学创作也产主了巨大的影响。最 后,魏晋时期,儒学衰微,玄学兴起,在这种文学思潮的影响下,张华形 成了儒玄兼崇的思想性格,这在其诗文中都有所表现。 二、张华的文学主张 张华没有文论著作,但由一些零散的资料,可以见出张华的某些文学观 ... 

门阀制度下西晋寒门文学的分化

西晋是皇权政治,由世家大族掌权的门阀政治形态尚未完全形成,寒门士人仍有上升空间。但能受重用的寒士毕竟是少数,更多沉沦下僚的寒士,因此寒士内部逐渐产生了分化。这种分化不仅表现在政治上,还在文学领域有所反映。他们在赠答、应制、书信的创作中开辟了寒门文学发展的两条路径。受到重用的寒士如张华、刘寔的文学创作更加趋近于士族,他们站在西晋政权的角度提倡完善选拔制度;对不公平的社会制度和奢靡的世风有委婉的批判。而左思、郭泰机、鲁褒等寒士则从个人经历出发,抒发了门阀制度下寒士的压抑和不满,对奢靡世风的谴责,得到后世寒士们的更多情感认同。厘清这一问题有助于补充已有研究更多关注士族文学的不足,有利于在“寒士的不平”这一内涵外拓展对寒门文学的理解。 

《世说新语》西晋故事研究

《世说新语》饮誉古今,经久不衰。作为一部中古文化的百科全书,它广泛记载了东汉、魏晋士人的生活轶事、日常言谈、个性风貌等,从不同的侧面较为真实且全面地展示了魏晋时期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堪称一部浓缩的“魏晋名士史”“魏晋社会文化史”。因此,从《世说新语》对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士人生活等故事的记载,可以窥见编撰者对魏晋社会思想文化变迁的认知,进而可以推断编撰者对各个时期历史社会认知的态度,对认识《世说新语》的文化诗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世说新语》共36门,1130则故事,每类大体依据以类相从的体例,按故事先后排列。《世说新语》的读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将其门类打乱,按照时代顺序进行考察,大致又可以划分为汉末、三国、西晋、东晋四个主要时代。西晋前承两汉三国,后启东晋,在整个魏晋名士史及魏晋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本文截取其中一个时期的篇章,即以《世说新语》中的西晋故事为个案进行研究,探究这些故事背后蕴含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丰富的意蕴,窥探编撰者心目中的“西晋影像”,并在此基础上大胆推论《世说新语》的编撰倾向。在参考诸多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世说新语》西晋故事”这一概念... 

西晋“寒素科”略考

"寒素科"作为西晋时期一种特殊的人才选拔方式,在西晋历史上一共曾举行过三次,分别为晋武帝太康九年的"拔寒素"、晋惠帝元康中的"诏求寒素"以及晋惠帝永康初年的"举寒素"。其中,又以晋惠帝元康中的"诏求寒素"资料最为丰富,但也只是相对于另外两次"寒素科"而言。事实上,西晋历史上的三次"寒素科"在时间、主持人、选拔人才等方面都留有考证的空间。 

基于用韵空间分布综合评价方法的魏晋诗文韵部研究

本文以魏晋诗文为研究材料,对魏晋诗文作品的韵脚字进行整理。运用空间分布综合评价方法对魏晋诗文的空间分布进行描写,归纳出魏晋诗文韵系39部,其中阴声韵13部,阳声韵13部(含入声韵部)。用韵空间分布综合评价方法归纳的韵部能够反映用韵空间分布的普遍性,由此得到的韵系具有通语性质。以空间分布度为依据,将本文归纳的韵部系统与诸家韵系作比较。从相同韵部占比来看,周祖谟晋代韵系与本魏晋韵系最相近,其相同韵部占该韵系实际比较的韵部总数之比为59%;其次是丁邦新魏晋韵系,其相同韵系占该韵部实际比较的韵部总数之比为54%;再者是于安澜晋代韵系,其相同韵系占该韵部实际比较的韵部总数之比为46%;最后是王力魏晋南北朝韵系,其相同韵系占该韵部实际比较的韵部总数之比为45%。这反映了各魏晋韵系中通语韵部的构成情况。 

两晋赋研究

两晋赋诸多特征的形成深受社会政治、学术思潮影响。两晋帝王、权贵对辞赋普遍缺乏兴趣,导致赋家既无尊贵荣宠的社会地位,亦无诸如邺下赋家与丕、植昆仲的诚挚友谊。帝王、权贵的喜好对两晋赋的影响微乎其微。政治动荡,使两晋赋家无大国臣民的自豪意绪,故无美颂政治的意愿。乱世“帝功”的匮乏,帝王于“润色鸿业”亦无迫切的需求。两晋赋家对京殿苑猎等宏大题材缺乏兴趣,美颂意图普遍消失。在学术的层面。经学体系的崩溃,使赋的价值不再一准于经学的绳尺,擅赋可为士人炫才的资本。玄学自嵇康、阮籍之后淡化了对政治的批判,经乐广、裴頠等人的努力,至郭象而完全融合“名教”与自然。阔谈老、庄成为弥漫朝野的风气。受此影响,两晋赋家的学识素养及精神面貌与两汉赋家迥异。好老、庄之学而对经学普遍缺乏兴趣,长于义理而疏于诂训,少有坚实的学术素养。阔论玄虚、遗世高蹈、恣情山水是两晋赋家普遍的精神面貌。赋家缺乏担当精神,少有“兼济”之志,对社政治亦无尖锐批判,而多对个体逍遥、畅适的追求。在玄学的浸润下,士人对现实的关怀转向自我,审视当下的生存。玄学对“道”的探讨,使“玄”这一语词带着“玄远之学”的高格,被普遍运用于描绘事物。“玄”之“正色... 

左思的思想流变与文学创作研究

左思被认为是西晋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其留存下来的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无论是诗还是赋,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他的许多作品都进行了体制和题材的创新,对后世的文学起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在考察左思生平履历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对左思诸多作品的具体创作时间进行合理性的推测。确定作品创作时间后,再根据文本的内容去探究左思生涯中复杂的思想情感。而不同时期产生的不同风格的作品,清晰地展现了左思思想情感的变化,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左思。本文是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简单列举了历代学者对左思其人及其作品的评价,概述了左思及其作品的研究特点及现状,并指明了当前研究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然后阐明本文的研究方向和写作思路,正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左思的家世背景与生平”首先从左思的家世背景讲起,着重强调其出身寒门的特点以及其所处时代的微妙性。然后对其一生的仕宦历程做了一定的考证,而且着重强调左思的仕宦生涯是分为两个阶段的。太康时期是左思因故赋闲在家的仕途真空期。同时还论证了左思的仕宦生涯与张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接下来谈论左思的性格特点与其文学风格有着极大的反差性。第二章... 

傅玄研究

本文以傅玄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傅玄是魏晋之际重要的作家代表,他不仅创作了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子书《傅子》,而且有数量较多的诗、赋、文等文学作品存世。历来对傅玄的研究,关注局部的较多,系统化研究的较少。因此,对傅玄进行综合性研究还存在较大的空间。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分为上编傅玄及其《傅子》研究和下编傅玄文学创作研究两大部分,各四章,共八章。第一章傅玄人格精神、任职和著述情况考论。傅玄人格精神具有崇儒尚学、奖掖后进,务实建言、机敏通变,刚直火暴、缺乏雅量的特征。其人格精神的形成除受傅氏家风传承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经历的地理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傅玄一生经历汉末、曹魏和晋初三个时期,高平陵政变之后,他在学术背景的相似性以及利益一致性的双重作用下转投司马氏集团。他务实建言,对时政多有匡扶,实现了由寒素位至通显的人生逆转。傅玄著述丰富,不但著有数十万言的子书《傅子》,而且创作卷帙宏富的诗赋文集。但由于《傅子》与《傅玄集》在后期散佚严重,后人对其展开辑佚工作。《傅子》的辑佚工作开始于清代,辑本中较好的有方濬师本、叶德辉本、严可均本等,以严氏本运用最广。《傅玄集》的辑佚整理工作开始于明代,清代辑佚者在明人基础上... 

西晋大赋研究

大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文体特点上看,“极赋能事在于长篇”,大赋充分体现了赋体“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特点;从文体功用上看,大赋“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有经世济用之能;从文体风格上看,大赋“体国经野,义尚光大”,被称为“雅颂之亚”。故而大赋被历代的赋学研究者视为赋体的正宗。西晋不仅是大赋文学的复兴期,还是大赋发展转变的关键期。它处于大赋文学演变中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赋家一方面承继了汉大赋旧有的题材与手法,另一方面革除了汉大赋的弊病,完善了大赋的艺术手法,拓展了大赋文学的艺术空间,使东汉后期趋于衰落的大赋文学焕发出新的生机,并为东晋、南朝大赋文学的发展开辟出新的道路。本文将以西晋大赋为独立的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史互证、纵向比较、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全面揭示出西晋大赋在题材与艺术上的新变,并对蕴含在大赋中的文学、文献、文化价值作深入的挖掘。全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通过梳理古今学者对西晋大赋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可以参考借鉴的学术成果以及本论题尚可努力的空间。第一章主要考察大赋的发展与西晋大赋的创作背景。首先通过对历代文献资料的梳理,从中找寻与“... 

贾充与魏晋易代研究

贾充是西晋的开国功臣,在魏晋易代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还是西晋灭吴统一全国的前敌总指挥,并不是碌碌无为之辈。但是传统史家对贾充的评价很低,从人品到才能,从家风到为政,完全否定,无一好评。实际上,平阳贾氏在魏晋时期的崛起得益于家族文化的积累,以及贾逵和贾充父子两代人的努力。在此过程中,贾充的贡献最大,表现出多方面的才能。贾充作为魏晋之际重要的政治人物,竭心帮助司马氏排除异己,巩固政权,与司马氏结成了特殊的关系。西晋初,贾充成为核心决策人物,与许多朝臣产生纷杂的矛盾关系。而他在处理与晋武帝的君臣关系,与朝臣的纷争当中,都体现了一定的洞察力和政治斗争技巧,不能全盘否定。 

两晋文学版图的演变及其文学史意义

两晋之交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自北向南的大移民,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发展产生新变的重要时期。以往对两晋文学的研究多偏重时间维度而忽视空间视角,因此,本文通过细致梳理两晋文人的流动轨迹、考察文学中心的聚散与迁移,来勾画、还原两晋156年间文学版图的变迁,探析其演变的内在逻辑及文学史意义。本文利用《晋书》《全晋诗》《全晋文》《世说新语》《中古文学系年》《中国数字方志库》等文献或数据库,先对两晋265位可考文人的籍贯、生卒、南北地域归属、移民代际属性、姻亲交游关系、主要文学作品,进行细致的考录与制表;再以文人迁移轨迹、五大文学中心的聚散与互动为研究主线,以东晋外部视角的“南北差异与融合”、东晋内部辖域的“东西交游与互动”为逻辑暗线来考察两晋文学版图的演变;最后聚焦于这两大方向上双重文学轴线的交融及影响。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如下:对两晋文人静态分布、动态迁移轨迹、文学创作等信息的细致梳理、统计;确立了两晋陆续产生的洛阳、建康、会稽、江陵、寻阳五大文学中心;考察了两晋文人流动促成的南北文学轴线、东西文学轴线,重点探析了前人关注较少的江陵文学中心及东晋东—西“文学走廊”的形成与影响;分析了两晋文... 

西晋官箴文考论

西晋是官箴创作的兴盛时期,此时出现了众多的作家和作品。这一现象的存在既与当时士风苟且偷安、官场堕落腐朽的客观现实有关,也与官箴发展日益成熟、题材日渐多样化、成为文人竞技角逐的主要文体有关。西晋官箴较之于其他时期的同类作品,具有由箴王阙到箴官阙的彻底转变、长篇官箴的集中出现、玄学色彩的多重融入三个特点,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西晋洛下文士雅集对诗风的启引

西晋洛下文士的雅集活动,在组织者、规模、频次等方面,均具重要的文学史意义。此种较为密集的文学活动对西晋诗风的形成有一整体上的启引:雅集带动西晋诗歌创作数量的提升,且对诗歌的文化特征有着潜在的影响;雅集活动直接促进了诗文品评,引导西晋诗人对诗歌的审美认知渐趋一致,逐渐确立起西晋诗歌的审美规范;雅集活动还促进了诗文的传播,动态性深化了西晋诗人对诗歌的审美认知,进而推动诗风的形成。这些环节相互交织、回环往复,从整体上有效地启引了西晋的诗风。 

魏晋之际文人生活与文学观念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时期,而从文学角度来看,魏晋时期则是处于中国文学的高峰时期,不论就其文学成就还是文人风貌都值得关注。这一时期,文坛上人才辈出,大放异彩。不仅家族文学兴盛,而且组建了文学集团。就当时的社会离乱与文学的关系,刘勰曾云:“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愿,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诠释了魏晋的时代特征与文学特色。在魏晋之际,社会整体的不稳与儒家思想的势微,士大夫阶层无论就政治而言,还是学术思想而言,都呈现了告别一尊,走向多元的态势。如山涛的出仕,嵇康的绝交,阮籍的咏怀,向秀的入洛等等,他们都行走在历史的路上,但走的都不是一条路。在多元的思想发展下,尤其儒、道、释都并行发展,这让士人更为独立自觉地审视社会。人的觉醒,导致了文学的觉醒,并且是以群体的自觉呈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文学集团。文学集团的出现虽然有政治上的影响,但是却有着文学集团出现的重要要素,即以文会友。建安的邺下文人、正始的竹林七贤和西晋的二十四友都是著名的文人集团。文人们崇尚交游,这几乎都反映在同时期的作品《世说新语》中,这本书对文人们的文学活动有着精彩的描写,而且数量非常可观。旧的... 

魏晋乐府诗学研究

汉代乐府歌诗中的优秀之作几乎都为民歌,建安以后,文人开始把自己的艺术手法和文学感悟加入到乐府歌诗的创作中去,乐府歌诗才真正从俗变雅。在曹魏时期,曹操革新了诗乐关系,在保留汉代乐曲的基础上自制新辞;曹植在乐府创制上做出重大贡献,由他开始丰富歌诗的曲、题、辞关系,文学性开始在乐府歌诗创作中占据上风,第一位的要素不再是音乐性,“乐府歌辞”也由此完成了向“乐府诗”的过渡。同时乐府诗歌也实现了从无主名到有主名的转化,相对于两汉古辞作者多无从考证的情况,魏晋时期的乐府诗人多属名,三曹七子的名字在其中最为闪亮。到了西晋时期,乐府歌诗的创作则多为模拟古乐府之作,没有自创新辞者。而西晋乐府歌诗较曹魏乐府歌诗而言,多绮丽、淫靡、沉迷、无聊之音。魏晋时代,政治、经济、社会,皆震荡不安,人心惶惑,始而颓废枯燥,继而恣情纵欲,故表现之乐府歌诗,亦呈现此现象。深入考察魏晋这一时期的乐府,对整个乐府学研究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魏晋乐府诗史、诗学原理、诗学史以及魏晋乐府相关问题四个方面对魏晋乐府进行整体研究,并尝试解决一些学术问题。论文分四章。第一章简述魏晋乐府诗史发展,界定本文论述“乐府”之含义及乐府机构的沿革,并... 

论西晋宫廷乐府的价值

西晋宫廷乐府西晋礼乐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代表着西晋的政治文化,反映了作家的儒学观点,具有政治文化价值。它部分保存了西晋的历史、音乐资料,表现了新王朝人民的共性心理,具有社会史料价值。西晋宫廷乐府歌功颂德的创作思维束缚了文人的创新能力,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宫廷乐府,又引领着歌功颂德的创作之风,这是西晋文人乐府模拟的原因之一。西晋宫廷乐府经典崇雅,以四言诗居多,对四言诗的复兴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是西晋宫廷乐府的文学认识价值。 

西晋洛下文士的雅集

西晋洛下文士的雅集主要有两大类型:其一为晋武帝华林园雅集、愍怀太子东宫雅集、贾谧府邸雅集、成都王司马颖处雅集等西晋政治主导者组织的雅集;其二为张华的同好之会、石崇金谷园雅集、二陆处的东南士人雅集等西晋洛下文士自发组织的雅集。雅集中的诗文创作、共赏好文、诗文传播等文学活动,均具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张华在中古诗坛的成就及影响

张华作为太康时期享有盛名的诗坛领袖,引领了西晋诗歌的审美追求。他着力推进诗歌上承正始、下启南北朝的转型,成为西晋诗坛先驱者。张华在中古诗坛的成就及影响可以四个方面体现:一是诗歌创作实践丰富,广受赞誉;二是他提携了大批后辈才子;三是提出尽而有余、先情后辞等诗歌创作理论;四是他的诗歌为西晋及南北朝文人竞相摹拟。 

傅玄、傅咸年谱

傅玄和傅咸是北地傅氏的一支,魏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在当时和后代都曾有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傅玄生于汉末建安,其青年时代正值正始玄风盛行,然而他不预清谈妄行之玄,积极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后成为西晋的开国之臣,受到晋武帝的重用。一生著述丰富,包括政治理论著作《傅子》百二十卷、《傅玄集》百余卷。其行为作风峻急刚简,其诗赋文章却呈现出重情和繁富的特征,及其“承其流而作”、“引其源而广”的文学观念,对西晋文风的转变及太康诗坛的形成都产生深远影响。傅咸为傅玄之子,生于曹魏中后期,是西晋之忠臣。他仕途坎坷而始终不改志行,以风操彪炳史册。其文章著作表现出纯正的儒教味道,是自觉的追求。其《七经诗》是集句诗之祖,其风格鲜明的“傅咸体”为南朝“文章三体”之一。本文广泛收集相关的材料,认真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努力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整理和挖掘,所完成的工作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傅玄、傅咸研究》,包括北地傅氏家族、二傅的作品及思想、二傅人格、文格之渊源等方面。关于北地傅氏的家族研究,罗织其亲族、妻族以及交游的关系网络,展现出一个北地大族在魏晋时代的关系网络,这是时代玄风之外的一个士人文化... 

简约与两晋诗风

在两晋玄风独振、通脱渐盛的背景下,简约不仅具有玄学本体论、方法论、人生哲学的意义,还作为一种政治理念、人格理想及社会风俗的思想范畴而存在,反映到文学上,则表现为一种文学理论与诗学风格。两晋清谈“言约旨远”的风格,陆云等人“清省”理论的提出,预示着新审美范畴的产生。但是,这种理论并没有与实践同步,通过对简约诗风被遮蔽之因的探索,认清西晋文学的复杂与多元意义。东晋玄言诗一变西晋绮靡繁缛的主流而为简淡之风,这一方面得益于玄言诗“以一统众”的简括性手法;一方面是东晋士人“以小见大”的空间意识。立象尽意的确立,推动诗歌佳句炼字的发展,使语言艺术向着简约、隽永的方向发展。简约风尚,经过西晋的曲折发展与玄言诗的反复实践,最终在陶渊明手上凝结成一个完美的表现形式。 

西晋抒情小赋作家的个性化创作探析

赋体文学从两汉时期的大赋为主发展至西晋时,抒情小赋主导了赋坛,使赋体文学脱离了以体物、叙事为主的倾向,逐渐向抒情言志靠拢,同时也摆脱了汉大赋虚夸堆砌的习气,出现了灵活多变的样式。本论文以西晋抒情小赋作家的个性化创作为研究对象,力图在各作家独特创作的基础上把握西晋抒情小赋的特征。本文由引言、三章正文和结语构成。在引言部分,主要厘清抒情小赋与汉大赋的不同之处,对个性化予以解释,同时对前人研究西晋抒情小赋的状况做一综述。第一章从赋家作品内容出发,分咏物抒情小赋和抒情小赋两小节,以潘岳、陆机、束皙等几位代表性赋家为例,探究西晋赋家各自的心路历程在赋作中的体现,咏物题材的选择体现了作家细致的观察和独特的体会。潘岳因有太多亲人离世的沉痛体验,所以其悼亡作品格外情真意切,展现出真性情的一面。陆机同样感受生死,却大都以哲理的方式消释内心的悲痛。束皙久居社会底层,赋作表现乡间世俗社会,成为西晋作家中的非主流者。第二章从作品形式入手,管窥此时期抒情小赋作家各自的创作技巧。潘岳抒情小赋有“华丽”的一面,但因无休止的铺写哀情,少了像陆机那样由情生发出的理思,显得文风清新、文意流畅。陆机性格“矜重”,因此“辞繁... 

潘岳文学创作与接受研究

潘岳是西晋太康文学的代表作家,文学创作成果显著,诗、赋、哀、诔皆擅,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了较高的赞誉。本文以潘岳及其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从文本出发,结合西晋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及潘岳本人的生活经历、心态变化等全面、深入地分析其在各体文学中的创作状况,并将作家、文本与接受主体相结合,细致梳理潘岳及其文学创作在后世的接受状况,力求对潘岳的文学史地位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除绪论部分外,全文分为上下两编共十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四个问题:一是本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确定潘岳及其文学创作的研究价值。二是梳理关于潘岳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探究潘岳研究出现不平衡状况的原因。三是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明确写作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原则。四是对本文的创新进行归纳,揭示潘岳研究的薄弱环节和拟进一步拓展之处,尽可能弥补潘岳研究现状中存在的不足。论文上编(第一章至第六章)侧重文本及横向共时性研究。依知人论世的原则,揭示潘岳人格形成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因素,尽可能还原潘岳生平及创作的真实状况。结合潘岳所生活的西晋时期的社会文化发展状况,探讨潘岳创作个性形成的思想文化背景,深入探讨潘岳诗歌、辞赋的内容及艺术特征,哀诔文的开拓和创... 

汉魏六朝四言诗与赋研究

汉魏六朝四言诗、赋继承了《诗三百》为代表的四言体,有的甚至在内容及构思立意上也学习了《诗经》的做法。抒发感情是《诗经》最大特点,也是诗歌的主要格调,四言赋虽句式上是《诗经》的延续,但主要的格调已变为对事物形态的描写,感情的抒发不再是主流。汉魏六朝四言诗、赋在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体制上,相互交融影响,密不可分。 本论文以朝代为统领线索探讨汉魏六朝四言诗、赋演变的历程及创作风貌,根据严可均所编辑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辑录内容对两汉、魏晋、南北朝四言赋诗进行数量统计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发现抒情咏怀、赠答应诏、山水、玄言在两汉、建安、正始、西晋、东晋、南北朝各个时期,分别具有独特的时代色彩。从宏观上把握汉、魏、晋、南北朝四言体诗赋的变化,同时研究内容也涉及到作家、作品、文论材料等相关领域的范围。 全文除绪论以外,共分六章,具体内容简要概括如下: 第一章主要对两汉四言诗赋源流进行研究。与《诗经》四言诗相比,两汉四言诗既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前者的传统,又自具新变风神。汉代四言诗在艺术形式和风格上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主要反映在词汇... 

中古五言诗的经典化

文学经典化问题属于当前我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此研究方法当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学术界。按照当代西方学者的主流观点,文学经典化研究至少应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一)、发生在某个特定时期;(二)、存在一个社会主流文化群体;(三)、文学作品的某种价值能得到此群体普遍认同;(四)、建构一个较为稳定的文学传统。若就中国文学发展史而言,五言诗这一诗歌体式在中古时期的发展恰能涵盖以上四点内容。我们通过对南朝时期江淹拟诗、刘勰明诗、钟嵘品诗、萧统选诗等行为的考察,可知经典作家作品经过多重遴选似已能成为一种共识。换句话说,我们有理由认为五言诗在此时期完成了其文学经典化的最初历程。当然这种经典化过程,不仅是指某些诗人及其作品在后世能得到社会普遍认同,也是指其文体本身实现从俗体流调向诗坛正体的跨越。不过此过程的完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以整个中古时期为限才可能看的清楚。因而那种认为“五言居文辞之要”的传统说法并非是绝对的真理,理应值得深入检讨。事实上,汉末建安时期传统四言诗体为适应时代需要也在应运而变。两种诗歌体式的竞争在西晋诗坛表现的尤为明显。而五言诗之所以后来能在南朝诗坛独领风骚,其文体实用... 

唐人的两晋政治史观

唐代人对两晋历史和两晋人物有大量的评论,反映了唐代人的思想和对历史的评价。全面辑录和整理唐人对两晋历史的评价,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类,能为今天研究唐代史学评价提供较有价值的思考。 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谈论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用唐代人的眼光去研究两晋的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和政治制度,能更深入地看到唐人对两晋历史的借鉴。唐人对两晋的评价,透出唐人的思想与唐代政治密切相关,这是本课题进行研究的缘起。 第一章主要介绍唐人对两晋政治事件的评价。这一部分以影响两晋政治格局的重大历史事件为对象,发现唐人在评价政治事件时,多关注事件成功的原因、失败的结果以及事件的影响。这些评价的侧重点,体现了唐代史学关注前朝兴衰,以史为鉴的特点。 第二章主要论述唐人对两晋帝王的评价。将两晋帝王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分析唐人对两晋帝王的政治、军事等评价,反映了唐代史学注重学习前代帝王得失的特点,总结出唐代史学思想发展的线索。 第三章主要是唐人对两晋名臣的评价。本章将两晋名臣人物分为政治人物、军事人物和其他名臣三部分。通过唐人对两晋名臣的评价研究,了解到唐人对两晋... 

何劭研究

从文学、史学、哲学、文献学等视角对何劭的诗文创作、家学教育、往来交友、时代思潮、政治背景作以分析研究,力求对诗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把握。通过对何劭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认识西晋文坛的整体风茂,加深对玄学新思潮及社会政治文化怎样影响文人创作的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熟悉西晋文学在整个文学史上的地位影响,了解文学、史学、思想学等学科领域的发展脉络。 论文由主辅两条线索构成:对作品的解读、文学特征的分析、创作环境的探索以及作品的现实意义研究是论文的主线索。何劭传叙文与同时期其它传记文学共同构成了传叙文学在魏晋时期的繁荣盛貌:传文风格多样、篇幅短小、文笔结合,兼具历史真实性和鲜明的文学色彩。诗歌论述部分主要通过对祖饯诗、赠答诗、游仙诗的创作坏境、诗歌特色分析并结合西晋诗坛整体风貌,了解何劭文学创作的同时领略西晋文学的时代风貌、精神风尚以及它对于整个文学史的意义。另一条辅线通过对魏晋思想文化、家学教育、社会风貌、文化潮流等影响文学创作因素的分析,理解它们怎样作用于文学创作并通过文学作品展现出来。最后,小结何劭文学创作的价值意义。 

六朝吴郡陆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

六朝吴郡陆氏家族作为江东世族之首望,其在引领吴地文化形态、开拓六朝形式诗学传统等方面均有独特创造。然而,学术界在文学理论及文学创作方面对于陆机、陆云兄弟,尤其是对于陆机及其《文赋》的过份关注,遮蔽了对六朝吴郡陆氏家族文化活动及文学创造的整体研究。本文拟将六朝吴郡陆氏家族作为一个文化整体,把握绵延于其家族内部的文化传统,从时代、地域、家族、文学集团等多重维度观照其家族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品格,并进而审视其家族文化传承与文化品格统摄下的文化活动与文学创造,寻求其家族成员的文化活动及文学创造的家族根源,以期对与其家族相关的一系列文化活动及文学创造问题提供更为通达的解释。 本文绪论部分陈述了本题选题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梳理了本题研究相关资料及研究现状。 正文部分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六章对六朝吴郡陆氏家族进行整体研究与述论。前三章对吴郡陆氏家族进行历时性的描述。第一章分析六朝吴郡陆氏家族远祖陆贾天人合策的天道观、仁义为本的政教观、统物通变的实践观及若即若离的出处观,这虽与六朝吴郡陆氏家族并无直接联系,然而根植其中的思维方式与文化传统却是六朝吴郡陆氏家族的文化起点与传承... 

无厚与有间:先唐礼制与文学

全文主体部分由四篇十二章组成,呈总——分结构。首篇(第一、二章)为总论,从宏观上概述先唐礼制规范与文学关联性的建立、先唐礼制典范转移与文学变迁。后面三篇十章为分论,主要从文本出发,采用专题形式,选择两周、两汉、魏晋南北朝三个时期具有代表性和较有影响的作品进行分析,为先唐礼制与文学的联系提供微观实证。第一篇为总论,由两章组成。其中第一章试图通过“礼制规范——文学本体”这一基本理论框架从宏观上阐释先唐礼制与文学的横向联系,包括三个问题:一是先唐文学的演进机制、基本要素与不完备性;二是先唐礼制与文学关联性的建立及其具体表现;三是先唐文学中礼制规范的效用度与局限性分析。第二章试图从宏观上阐释先唐礼制与文学的纵向联系,既重视突变,也兼顾到渐变,在典范转移的背景下分析先唐礼制兴衰与文学变迁,包括三个问题:一是周礼与文学的制度化成型及解体;二是天子礼为中心的两汉礼制与文学兴变;三是五礼体系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共时性考察。第二篇为两周专题,由四章组成。其中第三章考察周礼对诗旨的影响,包括三个问题:一是“去国逾竟”之礼与《桧风·素冠》题旨;二是贽见礼与《郑风·缁衣》字词重释及题旨;三是宗庙之制与《周颂·清... 

张华《情诗》的意义

西晋统一以后,三国文化和诗学在新朝融成新品格。写作《情诗》的张华,学习"古诗"、王粲、曹植而新变。以"先情后辞"的文学本质论和"尚泽悦"、"务为妍冶"的诗学观念,使汉魏质实、刚健、多"风云气"的诗歌,向西晋"悦泽"、"绮靡"、重视文采和儿女"情多"的方向转变;把"汉风"、"魏制",一步步变成"晋调"。代表了西晋与建安诗学的分野,成了三国归晋以后诗歌风气转变的标志。本文从文学作品的本位出发,通过对张华《情诗》的文本细读和比较研究,论述张华《情诗》的体式渊源、历史品评和审美价值;揭示张华作为我国诗歌由"诗言志"向"诗缘情"转变重要的中介人在中国诗学抒情传统中界碑的意义。 

左思《三都赋》与西晋党争

西晋文学家左思《三都赋》的成功与当时朝中重臣张华密不可分,张华是西晋朋党之争的骨干成员,《三都赋》的主旨与张华伐吴主张一致,因而得到张华的特别关注。 

论西晋诗学

本文从西晋诗学的展开、西晋诗学的特征、西晋诗学产生的原因、西晋诗学的意义四方面,论证了西晋诗学的内涵在于:众多有才华的诗人创造了新的诗歌美学;以才高辞赡、举体华美、如翔禽之有羽毛、衣被之有绡縠的诗歌,形成了新的诗歌经典;决定了宋、齐、梁、陈,乃至初唐一百年诗歌发展的方向;此后的"元嘉体"、"永明体"、"宫体"和初唐诗歌,都是对西晋太康以来的形式美学的延续、继承和发展。风骨与情采、诗歌精神与诗歌漂亮的毛羽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建安风骨和西晋太康的宫商声律、文采情辞——"太康"和"建安"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西晋四言诗研究

西晋时期,四言诗创作盛行一时,无论从诗人数量还是从作品数量上看,都呈现出集中喷发的势头。然今天看来,对这一诗学现象的研究还是过于笼统,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作品的具体分析均不够全面深入。本文作者有感于此,希望通过对作品的具体梳理,对这一现象加以系统解释,并对作品的题材特点、艺术表现进行分析,尽可能的凸显西晋四言诗在整个诗歌发展史上的价值。 西晋四言诗整体上承“诗经体”四言诗,在西晋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呈现出很多较为鲜明的特点。思想内容上,大都以歌功颂德为诗歌的主要内容,不仅包含对王事的称颂,还包含对具体人物品评式的赞美。艺术形式上,典雅庄重,用词华美典正,章法极力铺排,将上古“雅”“颂”传统发挥的淋漓尽致,呈现出繁缛的特点,同时也在诗歌语言上呈现出来了一些新特点。西晋四言诗这些特征的出现,均与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以及语言的发展演变有着密切关系。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简要梳理四言诗的发展流变,尤其是西晋之前的四言诗,力求明晰西晋四言诗的存在与之前四言诗的继承演变关系。第一章集中解释西晋四言诗的盛行一时的原因,分为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力两部分,具体包括政治、文化、士人人格、诗学观念、... 

玄言诗批评史研究

玄言诗盛行于两晋时期,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诗歌现象。这一诗歌风格在当下的研究中成为热点。自90年代以后,对于玄言诗的评价逐渐摆脱了早期简单否定的看法,而以一种客观的态度重新审视其特点,挖掘其形成与对后来诗歌的影响。目前,玄言诗研究取得的成果相当丰富,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争议。当下对于玄言诗的众多研究中一直没有对其历代批评资料有过整理和分析,从某种程度来说,也制约了其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本论文的上编从这一点出发,试图把两晋至民国时期对于玄言诗的批评进行整理分析,以还原前人如何评价这种诗歌风格。论文的下编则是综合研究,提出玄言诗实为?一种具有宗教性表达的人生体悟的诗歌。 上编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其一,两晋与南朝批评。两晋提出?韵灵旨清?的审美标准,而南朝是为儒家宗《诗》的诗学态度表现。其二,唐至清的批评。在宗《诗》的传统批评影响下形成对于玄言诗格高而趣异的批评。其三,民国时期的批评。这一时期是在新文学史观念影响下的玄言诗批评态度。 下编为综合研究部分。主要是从玄言诗的外部环境与内在创作表达分析其宗教性诗歌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其一,清谈与玄言诗表现... 

汉晋北地傅氏家族与文学

汉晋时期,北地傅氏家族声名显赫,涌现了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在文学创作方面也值得注意。学术界以往多关注傅玄等个别人物,整个家族研究显得薄弱。本论文研究汉晋北地傅氏家族,不忽略人物的政治、学术活动,更偏重于文学创作。赏析作品、归纳风格并且揭明影响,通过一个个作家探讨,试图把握傅氏家族文学风貌。采用文献考辨法,注意相互比较,文、史、哲结合。由此揭示汉晋时期文学家族某些特征,也可以从一个视角了解汉魏至宋初文学的发展趋势。 首先论析北地傅氏家族的源起,为后面的研究打好基础。傅说辅佐商王武丁实现中兴,被后世傅姓人物奉为共祖。西汉傅介子立功西域,封侯扬名,北地傅氏家族从此兴旺发达。汉魏六朝时期,傅氏家族分为傅睿、傅燮等房,可知家族繁衍、发展状况。北地傅氏的郡望有“灵州”“泥阳”两种,汉晋北地郡经过多次变迁,故两地的位置不易把握,学术界也有不同的说法。根据史料考证得出结论,东汉时傅燮所居“北地灵州”位于今宁夏灵武市境内,魏晋之际傅玄所居“北地泥阳”位于今陕西铜川耀州区内.。东晋南朝傅氏郡望可谓是一种家族的标志,也象征傅门的荣耀,意义与以前有所不同。此外,“清河傅氏”与“北地傅氏”也存在源流的关... 

张华与晋初诗风演变

张华在晋初诗风演变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高踞晋初文坛宗主之地位,奖掖后进,倡导文学,打破了曹魏后期文学创作的枯寂,开启了太康文学繁盛的先河。张华以其温丽清省的诗学追求及创作实践,对于魏晋诗风的转型起了重要作用。张华柔顺文明的人格理想对于西晋士风及诗风的演变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魏晋平阳贾氏家族研究

中国中古社会是以家族为坐标单位,家族及其所形成的合力影响着社会的变迁。本论文力图考察魏晋时代平阳贾氏家族(以贾逵、贾充、贾南风为代表)的社会政治文化发展变迁,所依靠的先行成果主要涉及:魏晋时期家族文化现象与士族政治研究及其对魏晋文学和文学团体发展的探讨。 本论题主要集中于对魏晋以平阳士族贾充为代表的家族男性(其中包括其父贾逵、从子贾模、外孙贾谧,及其与贾家有婚姻关联的太原士族郭氏男性如郭配、郭彰,河东士族裴氏男性如裴颁),以贾南风为代表的家族女性(其中包括其生母郭槐、亲妹贾午、贾充前妻李婉及其两个女儿)进行考察,力图弥补目前学者研究的不足,把文学史、社会史、地域文化各方面相结合进行扩展研究。 安排章节如下: 第一章:对贾氏来源进行溯流追根;第二章:着重讨论魏晋时平阳贾氏社会势力的实态发展;第三章:探讨平阳贾氏发展的高峰与西晋的政治关系;第四章:研究平阳贾氏的政治性婚姻与士族群体性关系;第五章:考察与平阳贾氏家族相关的文化事件;第六章:平阳贾氏家族与魏晋文学;第七章:重点论述贾谧“二十四友”集团的文学性与政治性的关系;第八章:小结。 通过以上对平阳... 

魏晋小说类文献研究

小说类或小说家类是中国古代书目著录子部下的一个小类,其所包含的内容十分驳杂,既有考辨的琐事,也有收集的遗事;既有实录的历史事实,也有依托的迂诞之说;既有哲理的议论阐述,又有异术的张扬。这里所说的小说类或小说家类,不能简单的和现代小说划等号,这些小说类或小说家类的文献中,既有现代小说的成分,又有中国古小说类文献所独有的特色。比如说实录的历史事实,往往归入历史类著作,而哲理的议论阐述又会被分在哲学著作之中,很多随笔性的笔记被归为散文性的创作。本文的立足点在于把中国古代小说类或小说家类文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宏观和微观的相结合研究。由于时间有限,而魏晋时期的小说类或小说家类文献又是我国古小说在发展成熟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本论文仅以魏晋时期的小说类或小说家类的文献作为研究范围。 本文写作的内容即为各类史书与目录书中的小说类或小说家类中所著录的魏晋时期的著作,这些史书与目录书包括《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崇文总目》、《通志·艺文略》、《文献通考·经籍考》、《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四库全书总目》等,这样可以更为直观的反映古... 

张华政治生涯探论

张华是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张华在西晋的政治生涯分为晋武帝和晋惠帝前后两个阶段。张华被杀的客观原因是朋党之争,主观原因则是其个人谨小慎微的性格。他在出兵伐吴,谋求统一,为政和平,延缓动乱方面的政治作为是值得肯定的。 

魏晋士大夫玄儒兼治研究

魏晋玄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重要阶段,六朝时期士大夫个体思想的突出特征是玄风炽盛,但是同时传统儒家的伦理教化原则以及人生处世政治规范,并非衰竭无所作为,而是与玄学风度共同存在于知识分子意识形态世界,指导他们或进或隐、或有为或无为的出处立身选择,实现玄儒融合。不仅如此,这一过程进而丰富充实了旧的儒家思想体系,玄学作为新道家的发挥形式为孔孟之道维护封建统治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论证,为士大夫坚守的传统儒家阵地创造了更大的生活回旋空间。简而言之,通过士大夫玄儒兼治的理论探索与生活实践,在汉末陷入困境的儒学重新再次焕发生机。尽管经过六朝思想融合之后的新儒家增添了活力与张力,可以从思想史发展的内在逻辑脉络得以说明,但是追究士大夫个体思想细节的思考以及言行出处的政治作为,确实能够发现玄学与儒学基本原则从尖锐对立矛盾到理论有机融合,并在东晋南朝付诸现实生活,为铸造士大夫进退有度,执著不为的超越精神人格所发挥的复杂作用。本文以历史时间为顺序,着重就魏晋时期士大夫并蓄儒道的思想接受过程进行研究,努力揭示这个视角下玄儒思想在不同时期体现的对立融合状态,并且以前后相承的内在贯穿性论述,从一个侧面展现六朝儒家与道家思... 

傅玄三论

傅玄作为建安文学、正始文学向西晋文学转变的枢纽,他的作品中体现了这种过渡时期的独有的特色。本文试图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入手论析傅玄作品及其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一、傅玄的政治地位与文学影响之关系 傅玄作为庶族士人的代表依靠修明经学而跻身仕途,从最初的默默无名到在政坛上的逐步升迁,这背后司马氏对他的提拔是关键。为了巩固初建的西晋政权,司马氏在逐渐杀戮名士、分化名士的时候,同时也在培养自己的士人集团来取代传统的玄学名士的地位、权力。司马氏开始从庶族中选拔儒学之士来建立自己的士人集团,而傅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司马氏的亲信的。傅玄是一介儒学之士,本质上是与司马氏的虚伪的假儒学格格不入的,所以傅玄不能像贾充那样成为司马氏的真正心腹。晋武帝虽然理智上不得不用傅玄这种刚直之人,但是在情感上他却并不亲近傅玄,一旦觉得时局稳定,天下太平就可以不需要了。 傅玄由儒学而至仕途的入朝模式吸引了大量的下层庶族士人,而傅玄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当时的儒学领袖,对当时的庶族士人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由于选材标准的改变,文学对于士人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魏晋散文研究

本论文以魏晋散文为研究对象,试图用王锺陵先生提出的“新逻辑学思路”为研究方法,对魏晋散文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中的地位给予合理的阐释。 全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引言简述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意义。正文包括五章,前两章是总论,后三章是分论。第一章首先论述中国古代散文概念的缘起及古代“文”之涵义的演变;之后大致梳理了五四以来学者们对中国古代散文范畴认识的变迁;最后此章对本课题所采用的中国古代散文的范畴作了阐释。第二章先阐述了言与文的矛盾是散文文体所具有的一对基始性矛盾,正是这一内在矛盾推动了散文的发展,从而使得中国古代散文出现了骈体与散体两种表达方式;之后本章对中国古代散文内在矛盾的历时性演变进行了考察。第三章是魏代散文研究。论者认为魏代是散文发展的重要转折期,散文的内在矛盾促使散文创作发生着激烈的转变。魏代散文对上接受了汉代华丽大赋的影响,向下开启了六朝对散文语言的审美追求。魏代散文在文风上逐渐趋向于修饰,从三曹到七子再到嵇阮,骈俪的发展有迹可寻。第四章是西晋散文研究。西晋的散文继续沿着华丽的风格发展,张华、陆机、陆云、潘岳的散文基本是华丽一路。西晋散... 

西晋诗人的人格与诗格

本文主要论述西晋诗人的群体人格表现和西晋诗歌的总体特征。西晋诗人的人格表现主要有两点:俗化和顺化。西晋诗人人格化同当时的政权状况和整个社会风气有密切关系。当时统治阶级内部纷争激烈,社会上流行着追逐私利、纵情享乐的风气。身居乱世中的西晋诗人人格开始俗化,他们关注于个人私利,甚至为了个人私利不择手段;也有的在乱世中走向放任自我、纵情自适或与世浮沉,自全保身。西晋诗人们的个性趋于顺从,他们追求仕进,但缺乏儒家治世平天下的热情,身处乱世,又有退隐的思想,常常借老庄来咏怀。但他们不再对现实产生愤慨,所以个性比较平和柔顺。 本文从五个方面来论述西晋诗歌的特征。首先,同建安诗人所抒发的豪迈的激情相比,西晋士人注重的更多的是个人的世俗情感。在他们诗歌里,抒情范围扩大,所抒之情又比较细腻。其次,西晋诗人常借用老、庄思想来思考天道人事。西晋诗歌内容的玄理化正是东晋玄言诗出现的一个前奏。第三,西晋诗人思想中充满仕与隐的矛盾,在他们的诗歌中,一方面表达了对官宦生涯的眷恋;另一方面又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第四,在西晋诗歌创作中,有一种拟古的风气。西晋拟古诗并不全是一味摹仿古人作品、... 

汉魏西晋元会礼的用乐环节与演奏曲目

汉魏西晋是元会仪式从诞生到相对成熟的时期,梳理汉魏西晋元会仪式演奏曲目的传承与变化,可以从纵向角度观察元会礼乐的发展、完善与演变过程。元会仪式大体可分成朝仪和会仪两大环节。两汉仅会仪环节使用音乐,俗乐占比较重。元会奏乐的雅化从魏明帝开始。而朝仪环节的用乐也是由魏明帝开创。曹魏元会用乐环节共四处,西晋元会用乐环节增加到七处。魏明帝时期的元会礼乐改制,确立了魏晋南北朝元会礼乐的基本框架,同时也确立了元会仪式以行礼、上寿酒和食举三个环节为中心的奏乐模式。之后的西晋与南朝均沿袭了这一模式,仅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用乐环节。 

成公绥研究

成公绥是魏晋之际文坛上的重要代表,他博涉经传,创作了不少流传于世的名篇佳作,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目前学界对成公绥的研究较为薄弱,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研究。因此,本文以成公绥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其人及其作品作较为全面的整体性研究。论文整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从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入手,梳理总结目前学界有关成公绥的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为正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主要论述成公绥的生平、交游及著述。第一节通过重新审视史书资料中有关成公绥基础信息的记载,以其入朝做官年为分界线,将其生平分为前后两期:出仕前默默无闻,不求闻达;任职期涉猎广泛,熠熠生辉。第二节考察成公绥的交游情况,选取张华及朝堂共事的同僚傅玄等人,论述不同交游对象对成公绥生活、仕途、文学创作等方面的影响。第三节梳理成公绥文集的流传与辑佚情况,考辩存在争议的部分篇章和佚文,对成公绥现存诗文做进一步明确。第二章阐述成公绥的思想。第一节论述其儒家思想,结合他所处社会环境和参与的官方活动来说明其儒家思想的倾向,通过分析作品,明确其儒家思想具体表现为推崇君子品质和注重教化思想两方面。第二节论述其玄学思想,结合魏晋玄学的发展,... 

《文心雕龙》与《文选》比较研究

五四以来,以西律中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和文论研究的大趋势。对《文心雕龙》和《文选》的褒扬或批评,往往关注于二书是否区分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以往我们异常重视萧统的文学身份而忽视他的政治身份。萧统是梁武帝寄予厚望的皇位继承者,这是对他认识的出发点。刘勰的人生观里有着强烈的立功意图和阳刚进取精神。对于刘勰来说,“垂文”只是“穷”时的“独善”,他更在意的是建功立业,成为国之栋梁,处理军国事务。从他们的身份定位出发,是研究这两部书的基础。从创作动机而言,萧统编辑《文选》无疑受到了其父梁武帝的影响。就当时的文学风气而言,萧统也隐有树立文学风气、彰显文化实力的意图。《文心雕龙》的创作动机首先是刘勰受到理想人格感召而意图纠正现实问题。此外,也有求文名以入仕的意图。齐梁诗坛有古今新旧之争的讨论,为当时文坛上引人注目的重大问题,每一个批评家都会对这一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诞生在这样的时代思潮下,《文心雕龙》和《文选》继承了自《诗大序》以来情志统一的诗歌观,而《文心雕龙》更明显地强调了诗歌秉情而作的特性。《文心雕龙》和《文选》都体现了对《诗经》的尊崇,但其出发点却大不相同,刘勰认为《诗经》是“为情而造文”的代表,... 

魏晋“士不遇”赋研究

“士不遇”是中国文学的永恒主题,在诗、赋、词、曲、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体裁中,都能感受到历代仁人志士怀才不遇的郁愤心情。当魏晋士人仕途困顿、身陷窘境之时,他们时常选用赋这一文学体裁来抒发不遇的悲楚。这些赋作集中体现了魏晋士人面临的生存困境和个体价值失落之悲。本文以魏晋“士不遇”赋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使用文本细读、比较研究、文史互证等研究方法,力图深入分析魏晋“士不遇”赋的兴盛之因、情感表现与艺术表现。除绪论与结语之外,全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对“士不遇”主题的发展进行回顾与追溯,同时分析魏晋“士不遇”赋的基本特征。首先通过分析古代赋家与学者笔下“贤人失志”“惆怅失志”中“志”的内涵,对“不遇”一词进行尽可能清晰准确地解读。其次结合古今学者的相关论述对“士不遇”赋作出合理的界定,从而划定研究范围。接下来分析先秦、两汉这两个历史阶段中“士不遇”作品的表现形式及主要内容。先秦“士不遇”文学的表现形式是诗歌与楚辞,两汉则以赋作为主,在作品内容与形式结构方面都对魏晋“士不遇”赋有深远影响。最后分析魏晋“士不遇”赋的创作主体和“士不遇”赋中强烈的参与意识,探讨魏晋“士不遇”赋所受到的诗... 

魏晋战争诗研究

魏晋是“人的觉醒”和“文学自觉”的时期,诗歌是魏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体裁之一。战争诗歌作为魏晋时期诗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这一时期“人的觉醒”与“文学自觉”表现形式之一,也是这一特定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反映。本文将魏晋时期的战争诗歌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运用文本细读与比较研究的方法展开研究,探索这一时期战争诗中的特质。全文主要分为绪论与正文两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交代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明确魏晋战争诗的经典性地位与研究意义;此外还解决了两个主要问题:本文所研究的战争诗的涵义与范围界定、前人相关的研究综述。正文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论述魏晋战争诗创作的背景及其概况。第一节探讨战争频繁、社会动荡的客观背景;第二节在探讨儒家衰微、佛道兴起发展的思想文化背景下“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对战争诗发展的促进;第三节是对“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的补充阐释,探讨的是统治阶级的重视与倡导对战争诗创作的促进作用;第四节是关于魏晋诗人创作战争诗的概况。第二章主要论述魏晋时期战争诗中的思想情怀。第一节主要探讨其中的英雄及英雄崇拜下的建功情怀;第二节探讨的是文人为社会安定而建功的情... 

接受与影响:论二陆与西晋文学

二陆(陆机、陆云)出身东吴,仕宦洛阳。这种特殊的人生经历,使二陆的文学审美取向与南方、洛下文学构成了双重关联。南方文学以儒学为本的思想、谠言謇谔的风骨、袭故弥新的文学精神、不拘一格的艺术技巧,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二陆来说,必然接受其滋润与沾溉。西晋文学的审美取向,风格上繁缛之辞和轻绮之笔交错,取材上儿女情多和风云之气并存,也直接影响了二陆创作的审美取向。二陆由重辞藻转向重抒情、由重楚音转向重新声、由重表达转向重文体,正是洛下文学直接影响的产物。然而,二陆诗歌主体鲜明,提升了西晋拟古的诗境;孑民之痛,拓展了西晋抒情的内容;悲怆之音,影响了西晋文风的变化。 

两晋士人对楚辞的接受——以文学创作为中心

楚辞对两晋士人及其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士人在创作实践中接纳屈原,祖述楚辞,两晋文学在文学题材、语词意象、艺术体式上无不受楚辞的影响。本文即以探究楚辞对两晋文学的创作影响为重点,概括士人对楚辞的接受情况,结合历史背景探讨两晋士人的楚辞接受成因,对楚辞的重点接受者进行个案研究。晋代骚体文学继承了建安骚体文学注重抒情和个性的风格,在题材上又有所发展。两晋士人推重屈原的才华,在评骚中融入了个人寄寓,深切认同了屈原不遇于时的人生悲剧。纵观文史,探讨楚辞对两晋士人影响之形成,从两晋政局与士风嬗变,学术思想,地理影响三个方面综而论之,尤其是士人清谈风尚和地域因素对楚辞接受的影响。西晋受楚地文学影响较大的士人由吴入洛,东晋衣冠南渡,在南方定居,楚地的山川之盛,楚声、楚歌悲韵与以悲为美的风尚契合,楚地祭奠、纪念屈原的风俗和传说都无疑会影响到两晋士人对楚辞的接受。总之,晋人肯定屈原的人格与才情,将吟咏楚辞视为名士风尚,但是在实践中未必采取他立身处世的方法,有感于仕途难进、君臣遇合之难的两晋士人,或与世沉浮,淈其泥而扬其波,或隐居不仕,企慕游仙,关注个人际遇多于国家命运。在这种情况下,两晋的骚体文学的... 

多维视域下的魏晋南北朝节日诗研究

魏晋南北朝节日诗歌的书写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民俗文化,还反映了当时贵族阶层的政治观念、文学观念、美学观念等。不同节日诗歌的书写蕴含了不同的要素,因此需要从不同的维度考察这些节日诗的书写。魏晋南北朝节日诗歌中占据数量优势地位的有上巳诗、七夕诗和重阳诗,因此对于这三类节日诗歌的研究成为重点。这些节日诗各自书写的内容和题材都不一样,写作这些节日诗歌的环境和背景也不一样,对于这些节日诗歌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从不同的视域进行分析。第一章将魏晋南北朝的节日诗置于民俗学的视域之下进行研究。从民俗学的角度对魏晋南北朝的节日诗歌作整体的考察,分别对数量上占优势的上巳诗、七夕诗和重阳诗以及对在数量上不占优势的岁时性节日诗、纪念性节日诗和宗教性节日诗进行考察,考察这些诗歌当中的民俗文化意象,以及民俗文化对这些诗歌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分析诗人书写这些诗歌时所抒发的情感。第二章将魏晋南北朝的上巳诗放置在园林美学视域下进行研究。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中梳理出魏晋南北朝上巳诗歌中所蕴含的园林美学特点,由于在不同时期,上巳诗歌写作所处的园林不同,因而诗作中出现的园林美学意象也不同,从在这些各具特点的园林美学意象出发,结合... 

两晋文章文学论

两晋文章“出语必隽,恒在自然”,代表了两晋文学的最高成就。它与周代歌诗、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地位一致,是两晋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代之文学”。两晋文章兼具形式上的精美与思辨上的精纯,既是这个特殊时代的必然产物,又与两晋文人玄学思想的发展密不可分。两晋文章与两晋文人对后世的文学和文人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论文以两晋文章为研究对象,以两晋私家文语和语体文章为研究重点,以文学、思想和审美作为主要考察维度,力图通过观照两晋文章来理解两晋文人的思想与审美,明确两晋文章在我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意义。全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论说两晋文学的思想开篇。这一部分从魏晋易代中文士分道扬镳这个背景入手,以竹林七贤特别是阮籍、嵇康、向秀的文章为研究重点,通过分析他们的文章来揭示这一时期文人任诞背后的苦闷与反抗,并总结这一时期文人思想的转向。第二章考察西晋士风与西晋文章的形式新变。这一部分从西晋党争与士风的转变这个背景入手,重点关注二十四友这一文人群体的文学活动,以裴頠、郭象、潘岳、陆机的文章为典型范例分析本时期的思想新变与文学新风。第三章比照南渡前后的文章与文人心态变化。这一部... 

两晋文人雅集与诗风变革研究

文人雅集是群体性文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两晋时期,随着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诗歌风貌不断变革,文人雅集成为影响诗风变革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从文人雅集诗歌风貌入手,对两晋时期四次重要的文人雅集进行考察,并尝试探索文人雅集与诗风变革之间的关系。论文分为五部分:引言部分阐释了文人雅集活动的发展脉络,说明文人雅集与诗风关系这一问题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目的、意义。第一章华林园集会与西晋初期的雅正诗风。首先探究邺下之后诗人群体衰微风气的表现与原因。接下来考证华林园雅集的概况,解读雅集诗歌在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方面展现出的雅正的诗歌风貌。最后对诗歌呈现雅正风貌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二章金谷园雅集与诗歌的缘情风貌。首先对元康年间的文士风貌进行考察。其次考证金谷雅集及其诗歌创作的概况。最后通过解读金谷园文士生与位的思想内核分析金谷诗歌出现缘情风貌的原因。第三章兰亭雅集与玄言诗的山水风貌。首先探究东晋初期诗坛发展低谷的原因和表现。其次考证兰亭雅集及其诗歌创作的情况。最后分析兰亭文人“以玄对山水”的思想以及其对玄言诗呈现山水风貌的影响。第四章谢氏乌衣之游与末期玄言诗风。首先考查东晋晚期的玄言诗坛的发展情况。接下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