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王翃
王翃,字雄飞,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天复初前后在世。 大顺中,(公元八九一年左右)登进士第。翃著有赋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人名:王翃

别名:

字: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

死亡时间: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梅里诗人王翃及其诗歌研究

浙江嘉兴梅里,自古文人才子辈出,明清尤盛。梅里诗人勤勤著书,日积月累,终以一镇之微,在清初诗坛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于词学发展方面,亦未有多让,有“清初词薮”之誉。王翃是明末清初嘉兴梅里地区布衣文人之一,他工于诗词,兼善杂剧、传奇,在梅里地区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名誉。王翃生于商贾之家,十三岁罢习举子业,其前期生活顺遂,后因战乱避祸异乡,晚年生活困顿,被迫远走他乡。从王翃的生活经历可知,他的人生波折丛生,前后期生活境遇不同,加之战乱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他的心理和处世态度发生极大的变化,诗歌内容与风格也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王翃喜欢交友,爱好出游,与同乡文人、明末遗民以及抗清义士均有较密切的往来,或相伴交游,或诗词唱和。凡此种种,对他的文学创作以及诗歌风格的形成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王翃的文学创作中,诗歌创作成果宏富,上海图书馆藏王庭编纂的《王介人集》存诗一千一百余首。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主要包括寄情山水的纪游诗、针砭时弊的政治诗和悲悯山河的兵祸诗三大类。诗歌情感真挚,反映了王翃丰富的人生经历、强烈的政治敏锐以及对战乱的无奈和底层人民的同情。由其诗歌创作可知,王翃诗歌最大的特征就是以唐人为指... 

王翃诗歌研究

王翃是明末清初浙江的布衣诗词作家,兼善传奇、杂剧,且作品数量在当时实属罕见。学界对王翃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词作上,对其诗歌作品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旨在对王翃的诗歌作品进行研究。通过细读其诗,理解王翃的诗歌创作主张,并对其诗歌内容进行归类分析,进而探讨王翃诗歌的艺术价值。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三个章节。绪论部分简要概述了王翃的生平及著述,该部分将王翃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早年时期梅里学诗,中年时期四处游历及晚年时期避乱漂泊。从王翃的生活经历可知,其一生都在“诗”“友”“游”中度过,诗歌作品在交友与游历的过程中日臻完善。第一章简单介绍了王翃的诗学观念,他以“正变各殊,不离大雅”为作诗前提,以“取气汉魏,造格两唐”为学诗范围,以“于合处见离,离处见合”为论诗方法,以“兴绝学,挽世衰”为论诗目的。从其诗歌主张可知,王翃的诗歌主张与当时主宰文坛的公安、竟陵派大不相同;他的诗歌创作紧贴时代,力图挽救明末颓靡不振的诗风,有着极强的用世功能。第二章归纳了王翃诗歌的题材内容,主要可分为应酬交往的交游诗、记游状物的写景诗、感怀抒志的咏怀诗、反映时局的写实诗四大类。这四类题材构成了王翃诗歌创作的主体,也是最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