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人名:师范
别名:金华山樵
字: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清代
国(旗)籍:中国
出生时间:1751
死亡时间:1811
祖籍:
出生地:大理赵州(今弥渡县寅街镇)莘野村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1751
1811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有缪荃孙旧藏抄本书五种,均抄写精良,堪称善本,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及文物价值。文章从题名、卷次、著者、版本年代、册函、行款版式、批校题跋、钤印、递藏、收录情况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简要论述。
"军农中心主义的乡师教育",是实验主义教育家李瑞安先生于1935年提出的一种教育主张。该教育主张认为,乡村师范应以军事、农业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学生成为乡村领导者为主要目标。"军农中心主义的乡师教育"提出后,河南百泉乡村师范学校在既有乡村改造经验的基础上,一方面强化学生的军事训练和农业实习,一方面对乡村民众进行团体训练和抗战动员。"军农中心主义的乡师教育"的产生,顺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具有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双重意义。
河南省立百泉乡村师范学校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师范教育运动浪潮的影响下创建的,旨在专门培养乡村教师,发展乡村教育,改造乡村社会。作为当时河南省唯一一所中级乡村师范学校,百泉乡师始终贯彻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在组织、教学、生活、管理等方面锐意改革,创造出了一套适合乡村教育的师范办学模式,对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和乡村社会的改造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河南乃至全国的乡村教育史上占据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一个民族历史感和认同感的重要表征,是民族生活的流动史诗。为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促进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文化部于2015年6月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试点工作。文章以陕西师范大学"研培计划"第五期普及培训班(泥塑)为例,分析高等院校与传承人协同参与下的非遗传承实践过程,以期对这项长期性工程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在清末新旧教育更替的特定阶段 ,判定某所新式学堂是否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不能仅以其名称为标准 ,更应考察其不同办学层次间的过渡性与继承性 ;创设于 190 2年的顺天府学堂具有某些高等教育性质 ,它与顺天高等学堂一脉相连 ,是今日河北师范大学的最早源头。顺天府学堂 (顺天高等学堂 )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 ,在区域中等与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