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安费扬古(1559—1622)后金将领,五大臣之一。满族。觉尔察氏。世居瑚济寨。完布禄子。少年从父归太祖努尔哈赤,隶镶蓝旗满洲。明万历十一年(1583),率兵破萨尔浒城(今辽宁省抚顺市大伙房水库东南隅)。十二年,从努尔哈赤连破兆嘉(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下营子赵家村附近)、玛尔墩(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苏子河北岸) 2城。十五年(1587),从讨哲陈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南杂木、抚顺县营盘东北、清原县西南诸地),勇克洞城(今辽宁省浑河北岸,哲陈部属城)、杭嘉(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老城镇西北120里浑河北岸)、章嘉(今辽宁省满族自治县老城镇东北16公里章京河畔)诸寨,皆立战功。二十一年(1593),从努尔哈赤讨哈达部,攻富勒嘉齐寨,积功赐号硕翁科罗巴图鲁。再破讷殷部佛多和山寨。斩其部长搜稳、赛克什。二十七年(1599),从努尔哈赤灭哈达部。三十九年,征东海窝集部,破其2路。四十一年(1613),随军灭乌拉部。四十三年,授理政听讼大臣。任镶蓝旗固山额真。后金天命元年(1616),与何和理、扈尔汉、额亦都、费英东同为理政五大臣。讨黑龙江萨哈连部,取江南北三36寨。三年,从太祖破抚顺城,败明总兵张承荫援军,夺取三岔河等诸堡。四年,败明军四路进攻,在萨尔浒大战中,立有战功。并参加灭叶赫部的决战。六年(1621),夺取辽沈,战功卓著,擢一等大臣,佐理国政。为后金开国勋臣之一。七年七月,卒。顺治十六年(1659),追谥敏壮。康熙五十二年(1713),追封三等轻车都尉世职。(来源: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 1995-12)
刘綎(?—1619)明江西南昌人,字省吾,号草堂,俗称“刘大刀”。万历十一年(1583),滇西边事起,以游击将军,领腾冲守备事,率师直捣陇川(今云南陇川)。十二年,俘岳凤等,加副总兵职衔。建大将行署于蛮莫(今缅甸八莫),与孟养、木邦、猛密(均在今缅甸境)及陇川诸土司,歃血剖符,筑台立“威远营誓众碑”。十三年,升猛密为宣抚司,添设蛮莫安抚司。因纳土司重贿,降职为游击将军。十四年,破罗雄土官者氏,迁广西参将,寻调往四川。二十年,赴朝抗倭,擢四川总兵官,又移任临洮总兵官。二十五年,再次赴朝,进都督同知。四十六年,以左府佥书左都督,率云南诸省各土司兵九千八百余名,赴辽御后金。次年奉杨镐命攻后金,深入至阿布达里岗(今辽宁新宾西南),被围,力战阵亡。(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2000-03)
萨哈廉(1604—1636)后金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和硕礼亲王代善之第三子。天资聪敏,通晓满、汉、蒙文,屡从征战有功。天命十一年(明天启六年,1626年)封贝勒。同年从父代善征讨喀尔喀扎鲁特部。天聪元年(天启七年,1627年)从皇太极伐明围宁远,被创。三年(明崇祯二年、1629年),从皇太极伐明,直逼明京师(今北京),攻克张家湾、香河、永平,近城之迁安、滦州、台头营、建昌营皆降。八年,同诸贝勒攻鹿、长山二岛,俘获三千八百七十人。又从大军西行,攻克得胜堡,攻怀仁,掠代州。次年,同多尔衮等招抚林丹汗妻及女。崇德元年(崇祯九年、1636年)死,时年三十三岁。追封和硕颖亲王。(来源: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 1991-12)
硕塞(1628—1654)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宗※皇太极第五子。母叶赫纳喇氏。顺治元年(1644),封多罗承泽郡王。从豫亲王多铎追击李自成义军,战于潼关。二年,俘明福王朱由崧于南京。三年,从征蒙古苏尼特部,击败喀尔喀硕垒汗,土谢图汗兵。五年,从英亲王阿济格镇压天津义民。奉命戍守大同,平姜瓖叛乱。六年三月,晋亲王爵。八月,降多罗郡王。八年(1651),封和硕承泽亲王,受命管兵部。十月,参议政事。十一年,掌宗人府事。十二月卒。康熙十年(1671),谥裕,世称承泽裕亲王。(来源: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 1995-12)
图尔格(1596—1645)清初将领。满族。钮祜禄氏。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第八子。尚和硕公主为额驸,从太祖努尔哈赤南征北战,授轻车都尉。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皇太极即位。列位十六大臣。初隶镶白旗满洲,旋擢都统。以父功授子爵。天聪三年(1629),随皇太极伐明,破遵化,立战功。四年,以阿敏贝勒失永平,未能力谏劝阻,削世职,罢都统。五年三月,从围锦州,率护军战于锦州、松山(今辽宁省锦县西南)间,屡立战功。七月,晋吏部承政。随皇太极围攻大凌河城(今辽宁省锦县)。八年(1634)三月,略锦州。随皇太极略山西大同,与副都统劳萨率兵驻张古台河,以扼敌师。九年,率左翼兵从多尔衮贝勒招抚察哈尔,收降林丹汗子额哲。略明山西,屡败明援军。十月,以功擢一等男。清崇德元年(1636),复镶白旗都统。从武英郡王阿济格攻昌平、雄县。二年,因罪削职。八月,复都统。三年,从多尔衮入关伐明,夺青山关(今河北迁安县西北青山口)下四城。四年九月,改隶镶黄旗。五年(1640),随多尔衮围锦州,破松山,屡战皆捷,擢子爵,晋内大臣。六年,从阿济格大败明军于塔山(今辽宁省锦西县塔山),击退明总兵吴三桂、曹变蛟对两黄旗的进攻。继设伏于高桥(今辽宁省锦西县高桥镇),败吴三桂、王朴军。七年十月,与饶余贝勒阿巴泰伐明,转战山东,俘获明鲁王朱以海及乐陵、阳信、东原、安邱、滋阳诸王及各王府、宗室官等数千人。擢二等公。八年八月,皇太极逝世,与两黄旗大臣共拥立福临继位。顺治二年(1645),卒。九年,追谥忠义。雍正九年(1731),赐公爵,号果毅。(来源: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 1995-12)
岳讬(1599—1639)后金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代善长子,努尔哈赤甚爱之,初授台吉。天命六年(明天启元年,1621年),努尔哈赤攻沈阳,率军阻击明援军,斩三千余人。天命十一年(明天启元年,1626年)拥立皇太极即位。是年,征札鲁特五部,封为贝勒。次年,与阿敏等率军征朝鲜。五月,后金军伐明,与其弟萨哈廉率偏师护塔山运粮士卒,以八十人败明兵两万人。天聪三年(明崇祯二年,1629年),从皇太极伐明,克大安口,降顺义,进逼北京。五年,围困大凌河城,收降祖大寿。后金政权初设六部,以其管兵部。九年,收降林丹汗妻及子。次年封和硕成亲王。缘事连降为贝勒、贝子。崇德三年(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复封贝勒,授扬威大将军,奉命伐明,自墙子岭口毁边墙而入。次年,卒于军。追封为多罗克勤郡王。(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2000-03)
多铎(1614—1649)清太祖第十五子,摄政王多尔衮同母弟。天命五年(1620)为和硕额真。旋为贝勒,统正白旗。天聪二年(1628)从征蒙古多罗特部有功,赐号“额尔克楚呼尔”。崇德元年(1636)封和硕豫亲王。顺治元年(1644)入关,击败李自成农民军,授定国大将军。旋率师破扬州,下江南,俘南明福王,晋和硕德豫亲王。三年为扬威大将军,平蒙古苏尼特部。次年晋“辅政叔德豫亲王”。后病卒。被高宗赞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