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字筠谷,号吉人,生卒不详,江 苏嘉定人。少年力学,究心于诗古文词,不 拘拘为帖括。入资授州司马职。好结纳交 游,座客常满。精岐黄通医术。工篆刻,得 李阳冰法,尤工牙、竹印,师文三桥、汪杲 叔,秀雅一灯。著有《修吉斋诗文类》十卷, 《文秘阁印稿》、《芸轩铁笔》各四卷。(来源:中国篆刻大辞典, 2003-11)
蔡珪(? ~1174)金朝文学家。字正甫,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蔡松年之子,天德三年进士,官至翰林修撰同知制诰,终潍州刺史。珪以文名世,辩博号称天下第一。现存词一首。(来源:百度百科)
元文学家。字可用。汤阴(今属河南)人。仁宗延祐二年(1315)进士,累官参议中书省事。惠宗元统二年(1334)拜参知政事。至正初,转中书左丞。六年(1346),召为翰林学士承旨,改御史中丞,以病归。起河南左丞。十五年迁集贤大学士,复拜中书左丞,寻兼太子左谕德。十七年以老病致仕,越七年卒,谥文忠。工诗文,著有《至正集》八十一卷,《圭塘小稿》十三卷。生平事迹见《元史》卷一八二。(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 1997-07)
常景(?~550),北朝魏文学家。字永昌。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 。魏太常卿常林八世孙、宣威将军常爽孙。(来源:百度百科)
明常州无锡(今属江苏)人,字国声,号凤山。弘治进士。正德初任河南右参政,参与镇压赵鐩起义。九年(1514)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镇压郴州瑶民起义。嘉靖二年(1523)官至户部尚书。因议大礼忤帝意,六年致仕。十一年再起,任工部尚书。后改南京兵部尚书。十五年致仕归。著有《凤山诗稿》、《安楚录》等。(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2000-03)
廖道南(1493年-1547年),字鸣吾,蒲圻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著有《楚纪》六十卷、《殿阁词林记》。(来源:百度百科)
字昭素,一字平倩。南充(今属四川)人。幼颖异,稍长,博览群书。年十五,举乡试第一。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时同馆诗文推陶望龄,书画推董其昌,而黄辉的诗与书,均与之齐名。历中允、谕德、庶子,官终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其诗风劲健奇崛,所作的古体诗《石鼓歌》就体现了这一特色。陈田《明诗纪事》认为:“明人咏石鼓诗,大复(何景明)而外,此为杰作。”其近体诗,也大多笔锋劲健,如《宿阌乡时河南岁荒甚》:“周原秦塞两苍茫,徙倚桃林正夕阳。真气西来千嶂紫,浊河东去六州黄。何堪大泽哀鸿雁,耐可重关踞虎狼。虚博采风随堠吏,龙泉剩有旧时装。”读来有厚重之感。他虽与公安三袁相友善,有相近的文艺观,但诗风却有所区别。著有《铁庵集》八十卷、《平倩逸稿》三十六卷。其生平见《明史》卷二八八、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来源:中国诗学大辞典, 1999-12)
毛奇龄(1623年-1716年),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浙江绍兴府萧山县(今杭州市萧山区)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清初经学家、文学家。 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毛奇龄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与毛先舒、毛际可齐名,时称“浙中三毛,文中三豪”。“扬州八怪”中的金农及陈撰均为其徒弟。(来源:百度百科)
姚燧(1238年~1313年),字端甫,号牧庵,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元朝文学家。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