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皇甫谧(mì)(215年—282年),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郡朝那县(今甘肃省灵台县)人,后徙居新安(今河南新安县)[1-2] 。三国西晋时期学者、医学家、史学家,东汉名将皇甫嵩曾孙。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后得风痹疾,犹手不释卷。晋武帝时累征不就,自表借书,武帝赐书一车。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其实,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 、《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并被誉为“针灸鼻祖”。挚虞、张轨等都为其门生。
戴金(1484—1548) 明湖广汉阳(今属湖北)人,字纯甫,号龙山。正德进士。嘉靖初擢广西道监察御史,独立敢言,铮铮有声。历官至兵部尚书。奉敕编纂《皇明条法事类纂》五十卷。著有《三难轩质正》。
徐祚,男,扬州吴郡富春(浙江杭州市富阳)人。
崔元(1478年12月1日-1549年7月7日),字懋仁,号岱屏,太原代州(今山西代县)人,明宪宗次女永康公主之夫,官至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兼太子太傅、驸马都尉掌宗人府事京山侯、左柱国,卒谥荣恭。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一说蜀郡成都人 ,一说巴郡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 (详见“人物争议”部分)。“汉赋四大家”之一,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被誉为“赋圣”、“辞宗” 。少名犬子,后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景帝时,以赀为郎,为武骑常侍,非其所好。后病免,客游梁。善辞赋,作《子虚赋》。及梁孝王卒,归家,贫无以自业,往依临邛令王吉。临邛富人卓王孙女卓文君慕相如之才,与之私奔。乃于临邛买酒舍,令文君当垆卖酒,身与庸保杂作。卓王孙乃分与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夫妇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武帝读《子虚赋》,大为赞赏,遂召之。作天子游猎之赋,得任为郎。数岁,拜中郎将,奉使巴蜀,略定西南夷,邛、莋、冉、駹、斯榆之君皆请内附,边关日益开广。又通灵山道,作孙水桥,以通邛、莋。后拜孝文园令,旋病免。所著赋尚有《大人赋》等。原集已佚,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王朝云(1062—1096年),字子霞,吴郡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宋代女性历史人物,大文豪苏轼的红颜知己和侍妾。
郭琥,永昌人,祖籍福建。嘉靖中从戎,文武双全,素负盛名。
苗衷,明朝大臣,1445年至1450年入阁,官任兵部侍郎(正三品)兼大学士。天顺四年(1460年)卒于家,谥文康。
王家彦(1588年—1644年4月25日),字开美,号尊五,福建莆田人,莆阳奎山王氏后裔。明天启年间进士。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北京殉难文臣。时任兵部右侍郎,协理京营戎政。南明弘光朝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端,后改谥“忠毅”。擅诗文,工书法。有《王忠端公文集》传世。王家彦少时好学敏悟,为人刚正,胸有大志,品行高尚。在五侯山麓度岭村众妙园书院读书时,与同窗好友徐嘉奋、林佳鼎等,情同手足,共求上进,受人羡慕。他擅长诗文,与人谈义侠事,辄心向往。
王来聘,明崇祯四年(1631年)武科会试,王来聘获第一,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授副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