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常思德(935—999),开封人。周显德初,以材勇应募,隶天武军,累迁神卫都虞候。雍熙初,从曹彬征幽州,因署牙校。寻镇威虏军。端拱初,以弓箭直都虞候领溪州刺史。
帅承瀛(1767—1841)字仙舟,湖北黄梅人,清朝大臣。嘉庆元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累迁国子监祭酒。先后督广西、山东学政,历太仆寺卿、通政使、副都御史,署仓场侍郎。 授礼部侍郎,调工部、吏部。丁母忧,服阕,补原官,调刑部。论劾郎中宝龄婪贿状,仁宗以承瀛到官浃月,釐剔宿弊,予议叙。奉命按山西雁平道福海、陕甘总督先福,罢之。又按山东徐文诰冤狱,得平反,劾承审官吏,降黜有差。  
崔纵(?~791年),字号不详, 博陵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唐朝时期大臣,左仆射崔涣之子。 
崔怡(?—1249年),高丽王朝武臣政权领袖,崔氏家族第二代独裁者。原名瑀,本贯牛峰,于1219年接替其父崔忠献而掌权,任内设立“政房”,强化崔氏家族的统治。1231年遭遇蒙古入侵,高丽战败,向蒙古称臣。崔怡为了躲避蒙古压迫,乃利用蒙古人不习水战及四处征伐而无法专顾高丽的特点,于1232年挟持高丽高宗迁都于江华岛,并下令重雕高丽大藏经以祈祷击退蒙古。1234年受封晋阳侯,后升为晋阳公,官拜中书令,1249年去世,传位于庶次子崔沆,谥号匡烈。
屠倬(1781—1828),清代官吏、诗人、篆刻家。字孟昭,号琴邬,晚号潜园老人,浙江诸暨紫岩乡六十都(今诸暨市店口镇琴隖村)人,寄居钱塘。 一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庆十三年进士。知江苏仪征县,在任五年,除盐枭,清疑案,劝民纺织。道光初擢九江知府,以疾辞。工诗古文,诗与郭麔齐名。有《是程堂诗文集》。
屠之申,字可如,号舒斋,湖北孝感人。参与镇压滑县白莲教起义,提为大名道台。因截漕粮赈灾,升任甘肃按察使,不久晋升布政使,曾筹款接济并请兔灾民欠赋共五十余万两。道光元年,调任直隶布政使。七年,署理直隶总督,后因事罢职归籍。
尤侗(1618年—1704年),字展成,一字同人,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艮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 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末清初诗人、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 尤侗为顺治三年(1646年)副榜贡生,之后参加会试屡试不第。顺治九年授永平(今河北卢龙)推官。顺治十三年(1656年)春,杖责骄横旗丁后,反遭弹劾,被降二级调用。因此愤然辞官,返回故里。此后,居家先后创作《读离骚》《钧天乐》《吊琵琶》《桃花源》《黑白卫》《清平调》。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告老归家。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帝南巡,晋官号为侍讲。次年逝世,享年八十七岁。 尤侗在诗、文、词、曲等多个领域均有建树。他论诗、论文尚性情、尚真。 尤侗影响最大的是曲。主张能为曲者方能为诗词,见解独到。他的戏曲创作融史识、议论、曲唱于一炉,为顺治帝所赏识。 尤侗著作浩繁,大都收入《西堂全集》61卷和《余集》共135卷中。 (概述图来源) 
[清](一七四九―一八二五)字亦陶,又字奕岩,号悦研,元和(今江苏苏州)人。纶邦侄。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进士,官刑部侍郎。性慈惠,多善举,尤以孝称。工诗、画,写梅雅润。包世臣称其行书逸品上。卒年七十七。
宋琏(1909-1991)女,河北蠡县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并兼任法案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
孙士毅(1720年—1796年),字智冶,一字补山,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朝大臣。乾隆进士,原为文官,历任内阁中书、侍读、编修、太常少卿等职。后出任山东布政使、广西巡抚,旋署两广总督。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设防潮州,阻防台湾林爽文军进入广东。翌年率军参与安南之役,出谋定策,指挥得当。后封一等谋勇公,授兵部尚书、军机大臣。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授四川总督,保证了捍卫西藏的廓尔喀之役粮饷供应,升至文渊阁大学士,后又率军镇压苗民起义和白莲教起义。嘉庆元年(1796年)夏卒于军中,谥文靖。著有《百一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