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杨应询,字仲谋,章惠皇后族孙也。历知信安保定军、霸州。塘泺之间地沮洳,水潦易集,居人浮板以济。应询增堤防为长衢,浚其旁以泄流,民利赖之。为河北沿边安抚使。徽宗以归信、容城两县弓手为契丹所惮,欲增为千人,或恐生事,应询曰:“吾欲备他盗,彼安能禁我?”卒增之
李凤[明]祁州(今河北安国)人。嘉靖(1522年―1566年)中为象山训嘉靖(1522年―1566年)中为象山训导。博学能书。《宁波志》导。博学能书。《宁波志》
李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元朝平定四川的关键人物,劝降宋将王立,兵不血刃占领合州(今重庆合川)。
扈载,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人。字仲熙。生于五代后 梁龙德二年(922),卒于五代后周显德四年(957)。五代后周 广顺二年(952)状元。授职校书郎,值史馆。后迁监察御史。
张穆(1805年11月29日 [1] ——1849年12月22日 [2] ),山西平定人,近代的爱国思想家、地理学家、诗人和书法家。生于嘉庆十年(1805)。鸦片战争中,他曾抱着爱国热情,上书言事,奔走呼号,联络在京友人,通过纪念顾炎武的活动,振奋人心。此后,他本着张扬国威,抵御沙俄侵略的目的,致力于西北边疆地理和蒙古史的研究。1849年12月22日(道光二十九年十一月九日,己酉年丙子月壬寅日)卒于京师,享年四十五岁 [2] 。1850年归葬故乡 [3] 。
张宗(?―公元59年),字诸君,南阳鲁阳(今河南鲁山县)人 ,东汉初年官员、将领。初为阳泉乡佐,新朝灭亡后,率领百姓三四百人起兵攻占城池,向西直至长安,更始帝刘玄任用他为偏将军。张宗见更始帝朝政混乱,便携带家属客居安邑。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东汉大司徒邓禹平定河东,张宗归顺邓禹。邓禹听说张宗有权变谋略,于是推荐他为偏将军。后在与赤眉军交战中受伤,险些阵亡。邓禹回京后,光武帝刘秀任命张宗为京辅都尉,率领突袭骑兵与征西大将军冯异袭击并攻克关中各营堡,升任河南都尉。建武六年(公元30年),任太中大夫。后多次率军平定盗贼群起,致使青州、徐州地区的盗贼震惊恐惧。后升任琅琊相,施政严厉威猛,敢于杀戮。永平二年(公元59年),张宗死于任上。
周景(?—168年),字仲飨,东汉名臣,山阳太守周荣之孙,尚书郎周兴之子。初为大将军梁冀掾属,迁豫州刺史,转河内太守。梁冀被诛后,以梁冀故吏连坐,遭到免官禁锢。后以贤名,征召入朝,迁将作大匠、尚书令、司空,累官太尉,曾与杨秉一同奏免贪吏五十余人。建宁元年(168年),去世,以拥戴汉灵帝登基之功,追封安阳乡侯。《全后汉文》录其文一篇。
吴鼎(约公元一五三一年前后在世)字维新,号泉亭,又自号支离子,钱塘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世宗嘉靖十年前后在世。举正德十二年(公元一五一七年)进士。官终广西布政司参议。鼎长于散文,多整饬平雅。著有过庭私录七卷,外集一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刘熙(生卒年不详),字成国,北海郡(今山东省昌乐县)人。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举孝廉出身,起家郎官,累迁交趾太守。建安年间,避地于交州。著书立说,传授学问,弟子包括程秉、薛综、许慈。建安末年,去世,著有《释名》《谥法》《孟子注》。其中,《释名》是我国重要的训诂著作,对于后代有很大影响。 《孟子注》,今已不传。
杜黄裳(738年-808年),字遵素,京兆郡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宰相,京兆司录参军杜绾之子。 杜黄裳出身京兆杜氏,进士及第,进入郭子仪幕府,担任朔方军从事,历任侍御史、太子宾客、太常寺卿。顺宗时期,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唐宪宗继位后,极力主战,主张削藩。举荐高崇文为将,讨平西川节度使刘辟。后以使相出镇,担任检校司空、同平章事、河中节度使,册封邠国公。 元和三年(808年),杜黄裳病逝,时年七十一岁,追赠司徒,谥号为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