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马仁瑀(933年—983年),夏津人,北宋初年名将。膂力过人,勇猛善射。被后周太祖郭威召为将军。
顾方(1928~ ) 原名秀芳,江苏武进人。
韩德让(941年—1011年),字致尧,契丹名兴宁·姚哥,后获赐姓名“耶律隆运”,蓟州玉田人,辽朝(契丹国)重臣。 韩德让的祖父韩知古、父亲韩匡嗣均为辽朝重要汉官,韩德让在辽景宗即位后凭门荫入仕,起家东头供奉官,权知上京、南京事,封昌黎郡开国公。在高梁河之战期间参与击退宋军,转任辽兴军节度使、南院枢密使。乾亨四年(982年),景宗驾崩,韩德让与耶律斜轸同受顾命,辅佐辽圣宗耶律隆绪,兼任政事令,深得临朝称制的承天太后萧绰的器重与宠幸。统和四年(986年)参与击退第二次北伐的宋军,因功晋封楚国公。统和七年(989年)晋封楚国王,后又兼任北府宰相、北院枢密使,统和十七年(999年)拜大丞相,改封齐国王,位极人臣。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参与南征,与宋缔结澶渊之盟,班师时获赐国姓耶律,改封晋国王。统和二十八年(1010年)获赐名“隆运”,成为圣宗义兄,位在亲王之上。 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三月初六日,韩德让在从高丽班师途中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圣宗追赠韩德让为尚书令,赐谥“文忠”,陪葬于乾陵之侧。 
陈遇(1313-1384),字中行,被称为静诚先生 ,祖先为曹县人,高祖义甫徙居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陈遇博学多才。元末为温州教授,后弃官归隐。朱元璋渡长江,秦从龙荐陈遇,遂留参密议,屡辞封爵,终不受封。
 陈葵(1139—1194),字叔向,青田石盖人。曾任莆田主簿、婺州教授,改司纳贡金朝之职,负责运输金银帛绢纳贡金朝。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去世,金人逼穿丧服戴孝帽,参加吊唁,葵坚不为屈,断然拒绝。隆兴元年(1163)进士。后任平阳知县,居官廉洁。   治学注重实际,与叶适相似。认为吕祖谦“诵书徒多”,朱熹“修方不疗时政”,今人所谓悟者,多空谈性命,无益世用。道:“仁必有方,道必有等,未有一造而尽获也;一造而尽获,佛氏之妄也。”朱熹推崇其治学态度,曾信告子:“过青田不可不见陈叔向。”绍熙五年(1194)卒平阳知县任上。叶适作《陈叔向墓志铭》,称其“励志勇猛”,具有“吉人良士之实”。
陈约 (明)字博文。嘉善人。 
陈约 (明)字博文。嘉善人。
陈西滢(1896年—1970年),原名陈源,字通伯,笔名西滢,江苏无锡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1912年去英国读中学,后入爱丁堡大学和伦敦大学,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1924年在胡适支持下,与徐志摩等人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文艺部主编,在该刊开辟‘闲话”专栏,发表许多杂文。另外还翻译了屠格涅夫等人的小说.1929年到武汉大学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3年到伦敦中英文化协会工作,1946年出任国民党政府驻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任常驻代表。1966年退休侨居伦敦,1970年因病去世。 
陈洙 字伯训,一字一水。福建长乐人。
陈揆(1780—1825)),清代著名藏书家、校勘学家。江苏常熟人。祖永复,父莹,皆为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