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陈彪,民国十二年(1923年)11月23日出生于北京,福建福州人,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 [1] 。 1946年陈彪从南京金陵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台湾大学物理系任助教半年;1947年转金陵大学物理系任教,同年8月到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工作,担任助理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至198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台长;1985年担任云南天文台名誉台长。 [2] 陈彪主要研究领域是太阳观测仪器的设计制作、太阳活动周期、太阳对流层结构等方面,同时致力于推进建立中国太阳观测网、组织太阳活动峰年全国观测、推动太阳物理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等。
(1904-1932)    红十五军政治委员,红四军第十师师长,革命烈士。    湖南省桂东县人,1904年生。1921年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政治上积极进步,有较强的组织活动能力,被选为桂东旅衡同学会负责人及湘南 的领导成员。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赴广州农-动讲习所学习。1926年6月,奉命回桂东组建中共桂东县支部,任支部书记。1927年长沙马日事变发生后,遭到国民党政府的通缉,他辗转找到了毛泽东领导的革命队伍,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第八连-表,参加了井冈山根据地初创的斗争。    1928年3月,随毛泽东率领的部队到桂东策应湘南起义,在沙田成立中共桂东县委、桂东县工农兵政府,他任桂东县委书记、工农兵政府主席兼湘赣边游击队大队长。8月,红四军主力攻打郴州受挫后向桂东方向撤退,他率游击队前往汝城接应,引导红四军占领桂东县城。8月23日,毛泽东在桂东县城西北角的唐家大屋召开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红军大队重上井冈山。他率游击队在城西高塘坳担负警戒任务,歼灭来犯之敌一个先头连,掩护毛泽东等前委领导和红军部队安全转移。1929年春任红五军第五纵队第二大队-表,8月随部队进入鄂东南,11月率部攻克崇阳,接着又攻克大冶、阳新等地。1930年6月任红八军第四纵队司令员,四纵、五纵行动委员会书记。10月中旬,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在湖北黄梅县成立,他任政治委员。1931年1月,红十五军与红一军合编为红四军,他任红四军第十师政委兼二十九团团长。3月,他率部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全歼国民党军第三十四师,活捉敌师长岳维峻。他能征善战,战功显赫,善于团结同志,在干部和士兵中有威望,却遭到临时中央派来的代表张国焘的忌妒。张国焘采取不断变更职位的方法,对他进行刁难和破孩。他忍辱负重,不计个人得失,坚持指挥部队与敌人作战,夺取战斗胜利。    1932年2月任红四军第十师师长,在河南的商潢战役中再立战功。3月,当他率部向安徽苏家埠进军时,突然遭到张国焘的秘密逮捕,即以“改组派”等莫须有的罪名在河南省新县将他杀害,年仅28岁。1945年4月中共七大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邹应龙,字云卿,号兰谷,兰州皋兰人,明朝官员。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嘉靖四十年,上疏弹劾严嵩、严世蕃父子。嘉靖帝不久下旨令严嵩致仕,将严世蕃下诏狱治罪,邹应龙则升任通政司参议。明穆宗隆庆初,以副都御史总理江西、江南盐屯,迁工部右侍郎,巡抚云南。万历初年被削去官籍,卒于家中。 
郭靖,四川高桥土豪巡检。公元1207年,因南宋四川主将吴曦叛宋降金,四川百姓不愿受叛徒和金国的奴役,于是顺嘉陵江逃亡,遭吴曦派兵追赶,郭靖不愿沦为敌国臣民,于是向弟弟表明爱国情怀后投江而死,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郭靖,也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的重要角色郭靖的姓名来源。 另外南宋镇守襄阳的大将吕文德、吕文焕,救援襄阳的义军首领张顺、张贵,蒙古将领郭侃都是金庸创作郭靖的原型素材,例如郭靖在蒙古那段金刀驸马的经历,基本上跟郭侃是重合的。他们的经历与郭靖名字形成了小说中的郭靖形象。
郭元振(656年~713年),本名郭震,字元振,以字行,并州阳曲(今山西阳曲)人,生于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唐朝时期宰相兼名将,济州刺史郭善爱之子。[1-2]  出身太原郭氏。进士及第,起家通泉县尉。因写作《宝剑篇》而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授右武卫铠曹参军、奉宸监丞。又进献离间计,使得吐蕃发生内乱,授主客郎中。武周大足元年(701年),出任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大使,北却突厥、西走吐蕃,拓境一千五百里,大兴屯田,促进凉州地区得以安定发展  ,迁左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唐中宗时期,因反对引入吐蕃军队攻打娑葛而得罪宰相宗楚客,险遭陷害。景云元年(710年),入为太仆卿。次年,拜同中书门下三品、吏部尚书,改兵部尚书,封馆陶县开国男,成为宰相。先天二年(713年),再次拜相,参与肃清太平公主集团,封代国公,出任朔方军大总管。参加唐玄宗骊山讲武,犯军容不整之罪,坐罪流放 。唐开元元年(713年),受特赦,迁饶州司马,抑郁而终,时年五十八岁,追赠太子少保。
郭镇(?—129年),字桓钟,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东汉大臣。出身颍川郭氏。历任太尉橼,尚书,以功迁尚书令,进封定颍侯。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在家去世。后来,汉顺帝追谥其为“昭武”侯。
郭绪(1445-1508),字继业,河南开封府太康县人。明朝官员、进士出身。成化十七年(1481年)进士,出使楚府,后授户部主事,督饷二十万粮草供给陕西。之後历任云南参议,弘治十四年,以率数人之力平息当地土官酋族争议。三年后,升为四川参政。明武帝继位后,加俸一级。次年致仕归。
郭知运(667年-721年),字逢时,瓜州常乐(今甘肃安西)人[1-2] 。唐朝时期名将,伊州刺史郭师的儿子。出身太原郭氏。壮勇善射,颇有胆略。 初补秦州三度府果毅。 累除检校伊州刺史、伊吾军使。 开元二年,随从安西都护郭虔瓘, 伏杀突厥默啜可汗之子同俄特勒,受封介休县公。[7-8] 多次击败吐蕃军队,[9-11] 迁冠军大将军、陇右节度使、鄯州都督、 河源军使,进封太原郡公。  平定六州突厥降户康待宾叛乱[13-16] ,迁左武卫大将军,  与继任者王君毚并称“王郭”。[18-19] 唐开元九年(721年),病逝于军中,时年五十五,赠上柱国、凉州都督, 谥号“威” 。中书令张说撰写碑文, 配享于武庙。 
郭昂,字百二,宁都(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十四年(一一四四)曾预解试,后为国子监助教。事见《宋诗拾遗》卷二○、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
郭廷谓(919-972),字信臣,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后周、北宋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