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陈沂(?——?),号素庵,汴京(今河南开封任)人,南宋妇科名医,曾任宋宫庭御医。南宋建炎时(1127~1130)曾治愈赵构妃子之病,赐御前宫扇一。后迁长安镇定居,子孙继祖业者分居海宁、桐乡各镇,均用木仿制宫扇竖于门口为识,远远称之为“陈木扇”。陈沂著有《素庵医要》《秘兰全书》抄本传于世。其后裔居长安镇以妇科闻名者,清代有陈鸿典、陈善南、陈宏远、陈叔衡等。近代上海著名内科专家陈慰堂,亦为其后人
赵世延(1260年~1336年),字子敬,一名达察儿,四川成都人,祖籍云中以北(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雍古族,元朝开国功臣按竺迩之孙,官至奎章阁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中书平章政事、鲁国公、凉国公,卒赠世忠执法佐运翊亮功臣、太保、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追封鲁国公,谥文忠。
王纲,曾为道士,遇辽兴宗微行而任显官。历枢密直学士中书舍人史馆修撰,翰林学士,泽州刺史,正议大夫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兼秘书监。《全辽文》卷七收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契丹国志·兴宗纪》、《续资治通鉴长编》庆历元年(1041)、六年、所撰《王泽墓志铭》自署。
王纲(?一1131)北宋官员。字振仲。襄阳谷城人。
杨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杨延朗,后改为杨延昭,亦称杨六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 杨延昭自幼随父亲杨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时年二十九岁的延昭为先锋,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其父死,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死后陪葬于永安县(今河南巩义宋英宗永厚陵)。在与辽兵作战中,杨延昭威震边庭,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宋真宗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 杨延昭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小说中为杨业六子),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辽国人就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将星)下凡,故称为杨六郎。
李道,男,相州汤阴人,早年从宗泽抗金,泽死隶襄阳镇抚使桑仲,任副都统制、知随州。累官武义郎、合门宣赞舍人.武义大夫,迁荣州团练使,授邓随镇抚使。
李通(?~42年),字次元,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 [1] 。东汉开国功臣,位列云台三十二人,但不在二十八将之列。 世代经商,成为南阳豪族。起家五威将军从事,迁巫县丞。跟随刘秀兄弟起兵,参加舂陵军。更始帝刘玄即位,拜为柱国大将军,封辅汉侯,迁大将军,封西平王。迎娶刘秀之妹刘伯姬为妻,忠心辅佐光武帝,为建立东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深得光武帝恩宠。历任卫尉、大司农、前将军、大司空等,封为固始侯。 建武十八年(42年),去世,谥号为恭,其子李音袭爵。
李贽(1527年~1602年),汉族 [1-2] (一说回族 [3-6] ),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
李翊,唐宣宗时乡贡进士。
李仲宣(961年-964年)南唐宗室,小字瑞保,后主李煜次子,母为大周后。初封宣城公,三岁诵孝经不遗一字。北宋乾德二年,仲宣因惊得疾而卒,追封岐王,予谥怀献,时大周后病重,听闻仲宣夭折,悲哀更遽,数日而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