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韦方质(?—690年10月1日),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宰相,秦州都督韦师实之子。
韦思谦(611~689年 ),本名韦仁约,字思谦,郑州阳武县(今河南省原阳县)人。 唐朝时期大臣,任丘县令韦德伦之子。 出身京兆韦氏小逍遥公房。进士及第,授予应城县令。得到吏部尚书高季辅提拔,迁监察御史。永徽元年,曾弹劾辅政大臣褚遂良。等到褚遂良恢复官爵,韦思谦被贬为清水县令,迁沛王(李贤)仓曹参军,累迁右司郎中。永淳元年,迁检校尚书左丞、御史大夫。整订法纲,朝廷肃然。[4-5] 武则天执政时期,韦思谦迁为宗正卿、右肃政大夫,赐爵博昌县男,迁纳言,成为宰相,以太中大夫致仕。永昌元年(689年),去世,时年七十九岁, 追赠幽州都督,图形凌烟阁。其子韦承庆、韦嗣立皆至宰相,尽心辅佐皇帝,得到时人称赞。 
韦巨源(631-710年),字号不详,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宰相,北周大司空韦孝宽玄孙。特进、出身京兆韦氏郧公房 ,以门荫入仕,历任司宾少卿、太府卿、文昌左丞、太子宾客、各部尚书。曾经四次拜相,官至左仆射,袭封舒国公。以宗亲之谊,成为韦皇后的心腹。唐隆元年(710年),临淄王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为乱兵所害,时年八十岁。唐睿宗复位后,念及教导和保护的功劳,追赠特进、荆州大都督,谥号为昭。
陶翰 唐代诗人,男,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官宦之家出身,字号不详,生卒年亦不详,开元十八年登进士及第,连登博学宏词、拔萃二科,授华阴丞。天宝年间,思陟大理评事、太常博士,官终礼部员外郎。有诗文全集共17首。
陈龙正( 1585 -1645),初名龙致,字惕龙,号几亭,嘉善人。明末著名理学家。
陈汤(?—约前6年),字子公,山阳郡瑕丘县(今山东兖州东北)人。 西汉时期将领。陈汤学识渊博,通达事理,起家太官献食丞,交好富平侯张勃。汉元帝时,以荐为郎,数求使外国。时匈奴郅支单于役属康居,攻略乌孙、大宛,威胁西域。建昭三年(前36年),乃以西域副校尉与西域都护骑都尉甘延寿矫制发城郭诸国兵及车师戊己校尉屯田吏士进击康居,诛郅支单于。赐爵关内侯,迁射声校尉。成帝初,丞相匡衡劾其矫制发师,盗所收康居财物,以此免官。又因上书言康居王侍子非王子失实,削爵为士伍。后为大将军王凤从事中郎,幕府事皆为所决。鸿嘉二年(前19年)成帝诏罢昌陵,遂以妄言复徙民实陵,为大司马卫将军王商劾奏,又以贪赃事发,以此免为庶人,徙敦煌、安定。后归长安,卒于成帝、哀帝之间。 后追赠破胡侯。王莽掌权后,追赠谥号为壮。
长孙观(生卒年不详),字拔六观,代郡高柳(今山西省阳高县)人,鲜卑族,北魏时期大臣,司空、上党靖王长孙道生的孙子,卫尉少卿长孙抗的儿子。勇猛健壮,闻名当世,袭封上党郡王。皇兴元年(467年),跟随随慕容白曜攻打刘宋,援救磐阳。皇兴四年(470年),担任征西大将军、司空公、都督河西诸军事,击败吐谷浑。孝文帝继位后,担任殿中尚书、侍中。延兴三年(473年),击败吐谷浑入侵,平定氐族部落叛乱,累迁征南大将军。卒于任上,获赠司空,谥号为定,培葬于云中金陵。
长孙绍远(506-565年),本名长孙师,字绍远,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到北周时期大臣,太师上党王长孙稚的儿子。 宽容大度,雅好坟籍,聪慧过人。起家司徒参军,除给事中。随父征讨叛乱,颇有功勋,册东阿县伯,跟随孝武帝元修迁都长安。大统初年,历任朱衣直阁、尝食典御,册封安城县侯;迁司徒右长史、太常卿。大统二年,拜中书令,册封冯翊郡公。历任四曹尚书、散骑常侍,迁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 北周建立后,出任大司乐、礼部中大夫,复封上党郡公,历任京兆尹、少保、小司空、河州刺史、小宗伯。保定五年(565年),去世,时年六十,获赠柱国大将军、郏州都督,谥号为献,配飨太庙。
长孙无忌(?—659年 ),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初期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儿子,文德皇后同母兄,母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 长孙无忌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后又结为姻亲。唐高祖起兵后,长孙无忌前往投奔,并随太宗征战,成为其心腹谋臣,后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长孙无忌历任左武候大将军、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侍中、中书令,封赵国公,在凌烟阁功臣中位列第一。他在立储之争时支持晋王李治,太宗临终前任命他为顾命大臣,高宗李治即位后授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年间,长孙无忌在《贞观律》基础上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冤杀吴王李恪,后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显庆四年(659年),他被中书令许敬宗诬陷,削爵流放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最终自缢而死。上元元年,追复官爵,陪葬于昭陵。概述图片来源: 
钱琦(1709-1790)字相人,是清代官员。一字湘纯,号屿沙、述堂,晚号耕石老人。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乾隆二年(1737)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河南道御史、江苏按察使、福建布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