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买的,元朝公主,元宪宗蒙哥的曾孙女,父亲不详。益里海雅嫁给了亦乞列思的首领阿失,阿失是忽怜之子、札忽儿臣之孙、锁儿哈曾孙、孛秃玄孙。
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1206年—1248年),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1246年—1248年在位,史称“贵由汗”。贵由是前任大汗孛儿只斤·窝阔台的长子,母为乃马真后。他早年参加征伐金朝,俘虏了其亲王。又曾经和拔都西征欧洲。1246年,通过忽里台大会即位。1247年,吐蕃归附蒙古帝国。翌年贵由死亡,汗位转入拖雷一系。1266年忽必烈追尊贵由庙号为定宗,谥号简平皇帝。
谢肇淛(1567年9月2日—1624年12月3日 ),字在杭,福建福州长乐人,出生地为钱塘(浙江杭州),号武林、小草斋主人,晚号山水劳人,明代博物学家、诗人。其诗清朗圆润,为当时闽派作家代表。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入仕后,历游川、陕、两湖、两广、江、浙各地名山大川,所至皆有吟咏,雄迈苍凉,写实抒情,博学能诗文。曾与徐火勃重刻淳熙《三山志》。著作有《五杂俎》《太姥山志》。历任湖州、东昌推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工部屯田司员外郎,曾上疏指责宦官遇旱仍大肆搜括民财,受到神宗嘉奖。天启元年(1621年)任广西按察使,官至广西右布政使。
褚无量(646~720年),字弘度,杭州盐官(今浙江海宁市盐官镇)人。唐朝时期大臣、教育家、目录学家,和州刺史褚义宗之子。 爱好读书,精通《三礼》及《史记》。举明经进士,除国子博士。唐中宗复位后,迁左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景龙三年,迁国子司业、崇文馆学士。景云元年,拜太子侍读、银青光禄大夫,教导太子李隆基读书。开元元年,迁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晋封舒国公。 开元八年正月,卒于长安,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其子褚庭询 袭爵。著有《翼善记》、《史记至言》、《帝王要览》等百余篇。
裴徽(生卒年不详),字文秀,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官员、思想家,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子,河东裴氏西眷之祖。出身河东裴氏。高才远度,善言玄理。门荫入仕,累迁冀州刺史,人称裴冀州。依附于司马氏, 加位金紫光禄大夫,册封兰陵郡公,卒于任上,谥号为武。
裴寂(570-632年),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省临猗县)人。唐朝开国功臣、宰相,追赠绛州刺史裴瑜之子。出身河东裴氏(西眷裴氏)。 姿容俊伟。十四岁时,补任蒲州主簿。隋朝建立后,举孝廉出身,授左亲卫,出任齐州司户参军,迁侍御史、驾部承务郎,出任晋阳宫副监,交好唐国公李渊。策划晋阳起兵,授大将军府长史,赐爵闻喜县公。辅佐李渊攻破长安,授相府长史。唐朝建立后,拜右仆射,册封魏国公。带兵征讨宋金刚,兵败而回,仍然深受宠信,迁左仆射。主持修撰《武德律》,迁司空。唐贞观三年(629年),受到僧人法雅牵连,免官流放于静州,讨平山羌叛乱有功。贞观六年,征召入朝,卒于途中,追赠工部尚书、相州刺史、魏国公。
裴叔业(438年~500年),字叔业,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南齐名将,曹魏冀州刺史裴徽的后代。 出身河东裴氏,擅长骑射,颇有气干,常以将帅自许。南朝宋元徽末年,起家羽林监,迁骠骑(萧道成)参军。南朝齐建立后,出任屯骑校尉,迁宁朔将军,平定雍州牧王奂之乱,支持齐明帝萧鸾夺位,拜给事黄门侍郎,受封武昌县伯。参加淮汉之战有功,出任冠军将军、徐州刺史 ,防御北魏。东昏侯萧宝卷即位后,受到猜忌,率兵投顺北魏,授散骑常侍、征南将军、豫州刺史,册封兰陵郡公,食邑三千户。北魏景明元年(500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获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武。 
薛敷教(1554年-1610年),字以身,号玄台,南直隶常州府武进(今属江苏)人。薛应旂(字仲常)的孙子。十五为诸生,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进士。因上疏忤旨,被勒令回籍。後荐为凤翔教授,不久迁国子监助教。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赵南星被逐,敷教上疏申救,被指为“朋谋乱政”,谪光州学正。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到东林书院讲学,是为东林八君子之一。
萧邺,字启之,梁武帝萧衍之弟长沙宣武王萧懿之后。唐宣宗、唐懿宗时期大臣,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丞相)。是一位为官多年却政绩平平的唐代宰相。
苗晋卿(685年-765年),字元辅,潞州壶关(今山西省壶关县)人。唐朝宰相。苗晋卿出身儒学世家 ,善于写作文章。进士及第,历任修武县尉、奉先县尉、万年县尉、侍御史、兵部员外郎、吏部郎中、中书舍人、吏部侍郎等职。一度因铨选官员失职而被外放为安康、魏郡等地太守,随后苗晋卿被调回朝中任工部、刑部尚书。安史之乱爆发后,因不肯出镇陕州,被勒令致仕。不久设法投奔在凤翔即位的唐肃宗,初授左相,后拜侍中,进封韩国公,并开创宰相奏对延英殿的先例 。广德元年(763年),以太保致仕。永泰元年(765年),病逝,时年八十一,获赠太师,谥号懿献。在宰相元载的建议下,改谥文贞。大历年间,配享唐肃宗庙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