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刘温,神宗元丰三年(一○八○)通判桂林。事见《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
赵与时[公元一一七二年至一二二八年]字行之,(一作德行)里居不详。生于宋孝宗乾道八年,卒于理宗绍定元年,年五十七岁。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进士。官丽水丞。与时所著<宾退录>十卷,《四库总目》考证经史,辨析典故,颇多精核,可为<梦溪笔谈>、<容斋随笔>之续。
凌振,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轰天雷”,祖贯燕陵,善于制造火炮,能打十四五里远。原来是东京甲仗库副使炮手,呼延灼攻打梁山时,请来凌振协助。凌振炮击梁山时,被吴用用计,使阮小二在水中活捉。因此归顺了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专为梁山兵马造大小火炮,排梁山第五十二名,上应地轴星。招安后跟随梁山军队四处征战,征方腊后幸存,被火药局御营任用。
宋越州诸暨人,字必先,号浣溪。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官崇安令。博学好古,尤通经术。有《语孟发挥》、《周易图说》、《孟子辨志》、《麟经总论》、《春秋妙旨》、《六经指南》、《诸史决疑》、《浣溪文集》。
黄谦,字亨夫,福建莆田人,祖父黄九皋,任卫尉,父亲黄丸夫,任过知县,黄谦就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之中。
黄琼(86年—164年),字世英。江夏郡安陆县(今湖北安陆市)人。东汉时期名臣,尚书令黄香之子。 黄琼早年因父荫获授太子舍人,五府又共同征辟,他都不应。永建年间,征拜为议郎,迁尚书仆射,进位尚书令,出任魏郡太守。建和初年,迁太常。历任司空、太仆、司徒、太尉等职,遍历三公,后因得罪大将军梁冀而被罢免,复任大司农。梁冀被诛杀后,再次出任太尉,封邟乡侯,因灾异被免。官至司空。 延熹七年(164年),黄琼逝世,年七十九。获赠车骑将军,谥号“忠”。
黄抡 (清),嘉兴人。顺治十八年 (1661)武进士,从征四川,授参将,屡建战功。
魏禧,生于明天启四年正月十三日(1624年3月2日),卒于康熙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1681年1月6日),年五十七。字冰叔,一字凝叔,号裕斋,亦号勺庭先生。江西宁都人。 [1] 明末清初著名的散文家。与侯朝宗、汪琬合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 [2] 与兄魏祥、弟魏礼并美,世称“三魏”。三魏兄弟与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邱维屏、彭任、曾灿等合称“易堂九子”。 [3] 明遗民。 魏禧论文主张经世致用,积理、练识,他长于策、论等以广大胸怀而谋天下之事的文体,同时对其它文体的创作也都有所心得,并且写出了煌煌百万字的作品。 [4] 他的文章多颂扬民族气节人事,表现出浓烈的民族意识。还善于评论古人的业迹,对古人的是非曲直、成败得失都有一定的见解,著有《魏叔子文集》22卷,《诗集》8 卷,《日录》3 卷,《左传经世》10卷,《兵谋》《兵法》各1 卷,《兵迹》12卷。 [5] 散文作品有《邱维屏传》和《大铁椎传》等。
高行周(885年—952年),字尚质,妫州怀戎军(今河北怀来县)人。五代时期名将,顺州刺史高思继之子。 出身军伍世家,少时效力燕王刘仁恭和刘守光父子,后归附晋国李克用父子,在后唐灭梁战役中屡立战功,迁端州刺史。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前后镇守复州、颍州、延州、潞州、洛阳、邺都、宋州、澶州、郓州等地,参与讨平定州王都、魏州范延光、襄州安从进、邺都杜重威等藩镇叛乱,抵御契丹南侵,封为齐王。 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八月,病逝于天平节度使任上,终年六十八,赠尚书令,追封秦王,谥号武懿。
南平武信王高季兴(858年-929年),原名高季昌,字贻孙,陕州峡石(今河南三门峡)人,南平开国国君。 高季兴早年曾为朱温义子朱友让的家奴,后被朱友让收为义子,成为朱温的亲随牙将。后因破凤翔救唐昭宗有功,被授予“迎銮毅勇功臣”称号,迁宋州刺史。随朱温扫荡青州,累功升至颍州防御使。 907年,朱温称帝,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 914年,被封为渤海王。后唐灭后梁后,高季兴向后唐称臣,并亲自入朝觐见。 924年,后唐庄宗封其为南平王。 高季兴在荆南,经常截留各国贡品,又为获取赏赐而向诸国称臣,反复无常,被诸国称为“高赖子”。 [1] 926年,高季兴截获蜀地入朝贡物,又向后唐索地,妄图扩大地盘。后唐明宗罢黜高季兴官爵,发兵征讨。高季兴不敌,辖地日蹙,遂向南吴称臣,被封为秦王。 929年,高季兴病死,其子高从诲继位,重新向后唐称臣,因此后唐追封高季兴为楚王,谥号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