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薛道衡(535年~604年), 字玄卿,河东郡汾阴县(今山西万荣)人。隋朝大臣、诗人,东魏仪同三司薛孝通之子。 [1] 薛道衡出身河东薛氏,六岁丧父,专精好学,与卢思道、李德林齐名。初仕北齐,授主客郎。再仕北周,拜内史舍人。隋朝建立后,拜内史侍郎、开府仪同三司。隋炀帝即位时,出为潘州刺史,迁司隶大夫,世称薛司隶,在隋朝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 [2] 仁寿四年(604年),隋炀帝杨广继位,因上书隋炀帝,被迫自尽,时年七十岁,天下冤之。著有文集七十卷,流行于世,今存《薛司隶集》一卷。唐朝建立后,凭借其子薛收功劳,追赠上开府、临河县公。
蔚昭敏(?-1024年),字仲明。开封祥符人。北宋初年将领,龙尉都虞候蔚兴子。
董槐(?----1262)南宋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字庭植,号榘堂。嘉定进士。淳祐间,为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兼知建康府,整肃军政、训练士卒。后为广西运判兼提刑,上守御七策;又与交趾约无犯边,还侵地、通贸易等事。历签书枢密院事、同知院事、参知政事。蒙古攻四川,他率重兵扼守夔门,对朝政边备多有建明。宝祐三年(1255),进右相兼枢密使,整顿法纪,旋为丁大全所逐。
董元亨 [1] ,深州束鹿人。累官至国子博士,通判贝州。王则据城叛,是日冬至,元亨方与州将张得一朝谒天庆观,夜漏未尽,变起仓猝,众莫知所为。元亨促马驰还,坐厅事,贼党十余人擐甲露刃,排闼而入,左右皆奔溃。贼胁元亨曰:“大王遣我来索军资库钥。”元亨据案叱之曰:“大王谁也,妖贼乃敢弄兵乎!我有死耳,钥不可得也。”贼将郝用继来,索愈急,曰:“库帑,今日大王所有也,可不上钥乎!”元亨厉声张目骂贼,用遂杀之,贼争入,携钥而去。事闻,仁宗曰:“守法之臣也。”赠太常少卿,录其子孙三人。贼平,获郝用,斩以祭元亨。
耿秉(?~91年),字伯初 [1] ,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兴平县)人。东汉时期名将,大司农耿国长子 [2] ,建威大将军耿弇侄子。 身材魁梧,博通书籍。精熟《司马兵法》,喜好将帅用兵谋略。初以父荫,选任郎官。屡次上书谈论军事,拜谒者仆射,深得汉明帝的宠信。永平十七年(74年),随窦固平定车师叛乱。永平十八年(75年),拜征西将军,出兵援救戊己校尉耿恭。永元元年(89年),大败北匈奴,封为美阳侯。永元二年(90年),接替桓虞担任光禄勋。 永元三年(91年),去世,谥号为桓。
罗衡,北魏罗鉴之弟。如今的湖南衡阳县屈湾村居士,爱美人不爱江山,追逐古蜀美女刘倩,曾举家迁往剑南(今剑阁),被世人传为一段佳话。
符楚,史书未载是否封王,不过按出土的符昭愿的墓志铭所载:“公讳昭愿字致恭,守太师尚书令魏王讳彦卿之世子也;后唐宣武军节度使中书令秦王讳存审之孙也;封吴王讳楚之曾孙也。”不过有记载他的孙子符彦卿被周世宗封为魏王,按封爵习惯“封王需要追封三代”,估计是那时被周世宗追封的。
符彦超(880-934年),陈州宛丘人(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五代时期后唐军事将领。符存审长子,符彦卿大哥,安远军节度使,仕后唐为汾州刺使。寻授晋州留后,北京留守,太原尹,移授昭义节度使、骁卫上将军、金吾上将军,又授秦甯军节度使。应顺元年(934年)为部曲王希全所害,废朝一日。赠太尉,晋史有传。
符彦卿(898年-975年7月23日),字冠侯。陈州宛丘县(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人。 [1] 五代至北宋初年将领。 符彦卿出身将门,为后唐宣武节度使符存审第四子,军中称其为“符第四”。符彦卿十三岁即能骑射,仕于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五朝,历任散员指挥使、吉州刺史、忠武节度使、天雄节度使、守太师等职,累封魏王。晚年闲居洛阳,不问世事。开宝八年(975年),符彦卿去世,年七十八。谥号“忠宣” [2-3] 。著有《人事军律》、《五行阵图》,今已佚 [4] 。 符彦卿勇而有谋,善于用兵。于戚城、阳城、定州诸战役中多次与契丹交战,名震敌国。他待下有恩,谦恭礼士,三个女儿分别为周世宗、宋太宗的皇后。史称“自(周)恭帝及(宋)太祖两朝,赐诏书不名”。《东都事略》亦称符氏“近代贵盛,无与为比”。
窦侃,后汉官员,窦仪之弟,汉乾佑初年,科举中进士,官至起居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