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李继恂,宋朝李处耘之子,官至洛苑使、顺州刺史,赠左神武大将军。
李用和 (988年—1050年8月9日),字审礼,杭州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北宋外戚大臣,宋真宗章懿皇后弟弟,宋仁宗赵祯亲舅舅。 [25] [27] 年少家贫,寄居开封,起家三班奉职,历任右侍禁、閤门祗侯、权提点在京仓草场、考城县兵马都监、贺州宁州刺史、彰信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兼侍中。身为国舅,位列将相,小心静默,推远权势,受到朝野好评。 [16] 皇祐二年七月甲辰(1050年8月9日),因病去世,时年六十三岁,获赠太师、中书令,陇西郡王,谥号“恭僖”(一做“恭禧”),宋仁宗辍朝五日并为之举哀。 [11] [25-27] 皇祐二年八月甲申(1050年9月18日),葬于开封府祥符县邓公乡其父李仁德墓左。
李玮(1035年—1093年),字公炤,杭州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北宋时期书画家、外戚,侍中李用和第六子,李宸妃之侄,宋仁宗女婿,也是其表弟,喜吟诗,才思敏妙,擅长水墨画,工于草书、飞白体、散隶。 [10] [20-21] [57-58] [65] 李玮出身外戚之门,尚宋仁宗之女兖国公主(即福康公主),历任濮州团练使、平海军节度使、安州观察使等职。福康公主薨逝之后,宋神宗指责他虐待公主,贬为郴州团练使,遇赦之后回到东京,官至建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封平原郡开国公。 [10] [28] [60] 元祐八年(1093年),即宋哲宗时期,李玮辞世,哲宗亲临祭奠,哭之,追赠太师、中书令。
【生卒】:1074——1126 字浩然,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人。驸马都尉李遵勖曾孙。以荫为殿直,召试中书,授通直郎,知鄂州崇阳县。靖康初,京城被围。他应诏募兵勤王援京师,至蔡,遇金游骑。他一马当先,步卒继进,败金骑兵,乘胜直追,复与金兵相遇,受重伤,血战死,赠朝奉郎。
【生卒】:902——975 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少善骑射。后唐时,为朱弘实爪牙。后晋初,任兴顺左厢都指挥使。后汉时,隶高祖麾下,领陈州刺史、左护圣左厢都指挥使。乾祐中,趁内乱,杀马步军都校聂召诸人,并诬奏谋反。后周广顺初,加同平章事。从世宗北征,任合流口部署。乾德五年(967),改左骁卫上将军,以本官致仕,卒。
李泳(?~一一八九?),字子永,号兰泽,扬州(今属江苏)人,家于庐陵(今江西吉安)。正民子,洪弟。尝官两浙东路安抚司准备差遣(《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五)。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知溧水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淳熙末卒(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序》)。有《兰泽野语》(同上书),及弟兄五人合集《李氏花萼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均佚。今录诗七首。
[宋]字致尧,号适斋,成都华阳(今四川华阳)人。陟马(上下结构)子。官至孙议郎殿中丞。早以书、画名于时。元符初黄庭坚在戎州尝从乞书。崇宁(一一o二―一一o六)间与米芾同为书学博士。尝封御书跨鳌二字,方及半,宫人以花簪之,不觉满头。于是能声高出米芾。又尝以书出外国,勒以绛纱封臂,非被旨不许辄书。能以襟袖濡墨走笔作大字。丹青不凡,黑竹尤高,与文同齐名。《宋史本传》、《宣和画谱》、《图绘宝鉴》、《清河书画舫》、《书史会要》、《鹤山集》
李恂(?~421年),字士如,陇西郡狄道县(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凉武昭王李暠之子,李歆之弟,西凉末代国君,420年~421年在位。 李歆在位时任敦煌太守。永初元年(420年),北凉击败西凉,杀死李歆,随即攻占西凉都城酒泉,李恂及其兄弟逃往北山。数月后,因北凉君主沮渠蒙逊所派敦煌太守索元绪残暴好杀,大失人心。而李恂在敦煌任职期间,施政名声卓著,敦煌人宋承等密迎李恂进入敦煌,索元绪逃走,李恂被拥立为君主,自称冠军将军、凉州刺史,改元永建。不久,沮渠蒙逊派军讨伐,李恂闭城不战。 永初二年(421年),北凉军引水灌敦煌,李恂乞降不成,部下投降,而此时北凉军发动进攻,攻克敦煌,李恂自杀,西凉灭亡。
李从善(940年—987年),字子师,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天水市),五代时南唐诗人,元宗李璟第七子,母吴国太夫人凌氏 [1] (一说钟皇后) [2] ,李后主之弟。南唐时,封为郑王,在李煜降称江南国主降封南楚国公,累迁太尉、中书令。 开宝四年春,奉方物来朝贡宋太祖,授泰宁军节度、兖海沂等州观察等使。赵匡胤特意带着他来到挂画的殿中,见到林仁肇画像,归国后禀告李煜,使其猜忌疑林仁肇有二心,并用毒酒鸩杀之。 南唐灭亡后,归顺宋朝,改右神武大将军。雍熙初,再迁右千牛卫上将军,出为通许监军。四年,卒,年四十八。
 李冕字又星,广西永福人,熙垣(一七八o―一八六九)次子。清朝著名画家,山水得家法,笔意超脱,能以逸致胜。中年致力兰竹,造诣极深。题识有郑燮风趣。《艺林》、《粤西先哲书画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