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刘藻(1701年-1766年),初名玉麟,字麟兆,山东巨野人。清朝雍正帝时期举人。官累至云贵总督、贵州巡抚、湖广总督。曾任观城教谕。主编《曹州府志》。
刘绘(458-502年),字士章,徐州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南朝齐大臣,刘宋中领军刘勔的儿子。 聪明警觉,善于隶书。起家著作佐郎、太尉行参军,出任江州主簿、荆州外兵曹参军、骠骑主簿、始兴功曹、护军司马、中书郎、镇军长史、黄门郎、太子中庶子、抚军长史、长沙太守、南东海太守、南兖州长史,投靠萧衍,担任大司马从事中郎。 齐和帝中兴二年,去世,时年四十五。撰有《能书人名》。
刘甲(1141——1214),字师文,其先永静军东光人,元祐宰相挚之后也。父著,为成都漕幕,葬龙游,因家焉。甲,淳熙二年进士,累官至度支郎中,迁枢密院检详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使金,至燕山,伴宴完颜者,名犯仁庙嫌讳,甲力辞,完颜更名修。自绍兴后,凡出疆遇忌,俱辞设宴,皆不得免,秦桧所定也。九月三日,金宴甲,以宣仁圣烈后忌,辞。还除司农少卿,进太常,擢权工部侍郎,升同修撰,除宝谟阁待制,知江陵府,湖北安抚使。甲谓:“荆州为吴、蜀脊,高保融分江流,潴之以为北海,太祖常令决去之,盖保江陵之要害也。”即因遗址浚筑,亘四十里。移知庐州。
刘渭,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字志清。生卒年不详。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庚辰科状元。   刘渭中状元后,授特补承事郎,签书建康军节度判官,余事不详。
刘持,中国五胡十六国汉国皇族。 新兴(今山西省忻州)匈奴人。刘聪子。   嘉平二年(312年),汉国皇帝刘聪封自己的儿子刘敷为渤海王,刘骥为济南王,刘鸾为燕王,刘鸿为楚王,刘劢为齐王,刘权为秦王,刘操为魏王,刘持为赵王。刘持其后事迹不详,刘聪死后,刘聪的儿子多被刘粲和靳准杀害。
刘恕 (1032-1078),字道原,筠州高安(今江西高安)人。生于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与父亲刘涣、儿子刘羲仲并称“高安三刘”。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举进士。初任邢州钜鹿县主簿,迁升晋州和川县令。后得到司马光赏识,升迁为著作佐郎,加入《资治通鉴》编修班底。官至秘书丞。 元丰元年(1078年)九月病逝,年四十七岁。书法家黄庭坚为其撰写墓志。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7月6日),西汉第三位皇帝 [54] (含西汉前少帝、后少帝刘弘为第五代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汉高帝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弟,母为薄姬。 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受封代王。 [1] 汉高帝去世后,吕后临朝称制,汉惠帝英年早逝,诸吕掌握朝中大权。吕后去世后,太尉周勃联合丞相陈平等人粉碎诸吕势力,迎立代王刘恒进京继位,史称汉文帝。 [2] 即位之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厉行节俭朴素,废除肉刑,实现国家强盛,百姓小康,开启“文景之治” 的发端。汉文帝谨慎对待诸侯国势力过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问题。对待诸侯王,采用以德服人、以武平乱的态度。对待匈奴,采用和亲止战的方式,营造安定团结、休养生息的政治局面。 后元七年(前157年)驾崩于未央宫,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葬于霸陵。汉文帝曾经亲自为母亲薄太后尝药,深具孝心,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母为王皇后。 刘彻初封胶东王,七岁被立为皇太子,十六岁继承皇位,在位五十四年,功业甚多:对内,为加强中央集权,颁行推恩令,又制订左官律和附益法,严格禁止诸侯王参与政事;不拘一格录用人才,提拔有才能的士人为侍从,以备顾问;裁抑丞相职权,依靠亲信和近臣参与决策,从而形成内朝(中朝)和外朝的政治体制;设十三州刺史部,加强对郡国的控制;为解决财政困难,改革币制,禁止郡国铸钱,又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制度;颁布算缗、告缗令,向商人征收重税;建立正规的察举制度,令郡国举孝廉及秀才、贤良方正等;实行尊崇儒术的文化政策,设五经博士,在京师长安兴建太学,又令郡国皆立学官。对外,派卫青、霍去病多次出击匈奴,迫其远徙漠北;命张骞岀使西域,沟通汉与西域各族联系;又征服闽越、东瓯、南越、卫氏朝鲜,经营西南夷,在其地设置郡县。 [2-3] 刘彻迷信神仙,热衷于封禅和郊祀,曾多次巡游各地,挥霍无度。在位晚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关东流民达二百万,农民起义频繁。宫廷发生“巫蛊之祸”,导致太子刘据自杀。征和四年(前89年)下轮台诏,拒绝桑弘羊募民屯田轮台的建议。后元二年(前87年),刘彻驾崩,享年七十岁。临终前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 [2] [4] 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刘长(前198年—前174年),沛丰邑(今江苏徐州丰县)人,汉高祖刘邦少子,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异母弟,母赵姬。西汉初年诸侯王。力能扛鼎。于前196年被封淮南王。文帝时,骄纵跋扈,常与帝同车出猎;在封地不用汉法,自作法令。前174年,与匈奴、闽越首领联络,图谋叛乱,事泄被拘。朝臣议以死罪,文帝赦之,废王号,谪徙蜀郡严道邛邮(严道县,今四川雅安),途中不食而死,谥号厉王。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武选登第,在河东路担任军官数年后,主政河北路、熙河路等地军州。参与了震武军之战、仁多泉城之战、方腊起义等战事。 靖康之变时任武泰军节度使、河东河北制置副使,在徽宗禅让时负责护卫。后与梁方平一同率禁军守白马津,梁方平部崩溃后退守开封,最终战死在城墙上,年六十二。 绍兴四年(1134年)复职履正大夫、忠正军承宣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