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宋人。通判泸州,权郡事,蛮酋乞弟率众迫城,湛单骑至其营开说利害,乞弟亦单骑送湛入城,欢饮毕,引兵远遁,民赖以安。与杨惟德、王立、李自正等撰《七曜神气经》。
何淡,字仲美,葛岸堡良教村人。明天顺元年(1457年)进士。历任山东滨州知州、工部员外郎、汉阳知府、贵州左参政。为官清廉爱民。在滨州任上,劾免-污吏,核实各乡赋税,实行合理分派,将税额直接通知到户,允许农民以实物充抵,堵塞各种盘剥途径,减轻百姓负担。何淡以身作则,克己奉公,将皂隶、马夫等项津贴拨作公务和州学经费。经过一番努力,社会日趋安定,民生改善,文教兴盛,受朝廷嘉奖。后来,何淡丧母回乡守孝,州人体念他两袖清风,凑了一笔钱,派人追送给他,何淡坚决谢绝。州人为他绘制画像,供奉在龚遂祠中。继任者亦奉何淡核定的税额为成法。   服满后,何淡升任工部虞衡员外郎,掌管宫室衙邸建材征购事务。他铁面无私,宦官们无法中饱私囊,深为怨毒,大加毁谤。何淡终为流言所伤,外放湖北汉阳知府,一任九年,致力兴利除弊。当地豪强一向为长江渔利争斗不休,藩王也恃势霸占垄断,致使渔民衣食无着。何淡争得督、抚支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同时,大力鼓励沿江人民务农,推行各种利农措施,如修筑陂堰以利灌溉、节省浮费购买耕牛谷种贷给赤贫户等。经过几年,经济渐渐复苏。民谣传唱:“何太守,筑汉陂;饥得食,寒得衣。”其后,何淡调任贵州左参政,适值境内苗区的“生苗”与“熟苗”爆发武装冲突,波及多个州县。督、抚拟发兵弹压,何淡竭力劝阻,并自告奋勇,深入苗寨,会见双方头人,说服他们各自收兵回寨,避免了一场更大的杀伐。   不久,何淡因父亲年老多病,辞官回乡奉养,自此不再出仕。他当官30年,一直廉洁自守,对家人也注意严加约束。有一次,儿子要衙役办私事,何淡训斥道:“衙役是供官员使用的,你有这个权力吗?”他不治家产,休官后,生活困难,却泰然处之,种菜灌园以作弥补,在晚年最拮据的时候,才接受过知县吴廷举的接济。75岁病逝。
字济川,南充(今属四川)人。刻苦读书,上自六经、诸子百家,涉及山经、地志、医卜之术,无所不学,过目不忘。举进士。历彰武军节度推官、著作佐郎、集贤校理、尚书司封员外郎等。所至多建学馆,劝诲诸生;在军中,尝为诸将讲《左传》。著有《治道中术》及《春秋本旨》等。
【生卒】:?—1464 明滁州全椒人。嗣世职为成都前卫指挥使。正统中从征麓川有功,累迁为都指挥使,掌四川都司事。宪宗即位,擢都督佥事,留四川。率军镇压赵铎起事,陷阵力竭死。
何楷(?~1645?)字玄子(另作元子,误,为清人避康熙名讳所改),号黄如,祖籍福建镇海卫(今龙海市港尾镇),泉州晋江人。
丁逢(1140——?),南宋文人,字端叔,晋陵(今江苏常州)人。 丁逢(1140——?),南宋文人,字端叔,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乾道二年(1166)进士,初为激赏所干官,上书乞斩金使,孝宗嘉之,召对,除国子监书库官,迁天府悴。历知安丰、盱眙二军,以治最闻。徙知郴州,奉母前往,所过山川皆赋诗为纪,号《南征集》。除潼川府路转运判官,迁湖北提刑、淮西安抚。庆元二年(1196),自四川茶马司召归,除军器监(《道命录》卷七下)。四年,以司农少卿兼知临安。嘉泰元年,起知婺州(陆游《婺州稽古阁记》),移庐州,官终宝漠阁待制。著《郴江前集》十卷、《后集》五卷、《续集》九卷,不传。陈傅良称《南征集》中诗“和平无咎言,读其诗,知其奉母夫人甚乐也”,今已不传,《宋诗纪事》卷五四录其《到郴》一诗,可见一斑。《全宋诗》卷二五七三录其诗八首。其文收人《全宋文》卷五八二八。事迹见陈傅良《丁端叔南征集序》(《止斋文集》卷四O)、《咸淳临安志》卷四八、《咸淳毗陵志》卷一七。
钱文敏,五代时期至宋初人物,五代后汉时期,青州节度刘铢征召钱文敏为录事参军,历任长水酆都尉、扶风令、相州录事参军。韩重赟任节制,用手书私自取用官府钱,钱文敏不遵从,韩重赟借别的事当廷责罚他,钱文敏没有屈服。到宋朝时,太祖赵匡胤喜欢钱文敏有节操,任命他为右赞善大夫、知泸州,在讲武殿召见他,对他说:“泸州接近蛮境,尤其应当抚慰。听说知州郭思齐、监军郭重迁苛敛不法,凭着荒远,以为朝廷不知道。你到任后,替我审讯他们。如果有一毫侵扰百姓,我一定不会赦免他们。”到任后,有政绩,夷人到朝廷借留他。诏令改任殿中丞,允许再任。三次升迁任司封员外郎,又任知洺州、建昌军。去世,终年七十二岁。
陈梦龙(1220~1279),字五斋,南宋惠来县大坭都心江乡(今汕头市陇田镇田心乡)人。少有大志,讲求气节。宋开庆元年(1259)考中进士,任湖北石首县主簿。曾向朝廷陈奏改革州府司法的建议。职间,元兵逼境,在御敌问题上,与守将意见不合,弃官归家闲居。景炎元年(1276)九月,元军进攻福建,宋帝赵罡及卫王赵呙等逃上海船,传檄召集各地义兵勤王。陈梦龙献出全部家财,作为粮饷,募集数百壮士前往救援。他奉命收编潮州一带各种地方武装,但遭到剧盗刘兴及陈懿(宋都统,于景炎二年八月叛变降元)兄弟五人(称五虎)的抗拒。遂与众乡绅敦请少保文天祥率兵至潮阳制服抗拒者,再招抚余众。祥兴元年(1278)十一月,文天祥于和平斩刘兴,攻陈懿。懿逃走,充当元军都统帅张弘范的向导,引元兵抄捷径突袭已移师海丰城北五坡岭的文天祥部。文天祥不幸被俘。祥兴二年(1279)正月初六日,陈梦龙为救文天祥,伏兵于海口,伺机截劫,抢救不遂,梦龙战死于古堤上
陈宾,字德兴,号毅斋,潮阳县贵山都华美人(今潮阳区贵屿镇华美社区)明朝弘治年间授义官承事郎。贵屿陈氏十一世祖。宋进士陈仲徽之裔孙,明朝承事郎陈伯年之侄。生于正统十一年(1446),卒于弘治十七年(1504)。弘治年间授义官,敕授承事郎,官秩正七品。
陈棠(一一○一~一一六三),字德邵,号澹斋居士,常州(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二十七年为知大宗正丞、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宋会要辑稿》帝系六之二七、崇儒一之一○)。三十二年擢国子司业(同上书选举二○之一五),同年致仕,十二月卒,年六十二(《周文忠公集》卷一六四)。有诗集,已佚。事见《渭南文集》卷一五《澹斋居士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