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其著名代表作是《建炎三年十一月三日德音》。
汪大猷(1120—1200年),字仲嘉,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余姚市大隐镇)人。南宋大臣,汪思温之子。 绍兴七年(1137),因父恩补官,授衢州江山县尉,晓畅吏事。绍兴十五年,中进士,授金华县丞。管制。累官吏部尚书,提举太平兴国宫,进敷文阁直学士。庆元六年,卒于位。
毛恺(1506—1570),字达和,号介川,江山人。明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初在行人司,奉旨出巡,拒受馈赠。二十一年,任南京工部营缮司主事,分管芜湖关税收,县佐担任出纳,税银储存县库,纤毫不染,税吏滥收款额,悉令退还。二十八年,任瑞州(今江西省高安县)知府,宣扬礼义,严明法纪,纠正民间好讼之恶习。两年后调任宁国知府,莱州知府,山东按察副使,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河南按察使、右布政使等职。四十年,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衔,巡抚保定地区,提督紫荆关等要塞,防卫有方,鞑靼不敢进犯。四十四年,调任南京刑部、吏部右侍郎。四十五年,升南京礼部尚书、吏部尚书。隆庆二年(1568),任刑部尚书。京官违法,概交法司查处,并奏请释放京师狱中无辜囚犯。给事中张齐受贿渎职,恺奏报:“非重刑无以-,拟充军戍边。”太监李芳因检举朝官-浪费,谏劝穆宗勿耽溺游乐,触怒穆宗,廷杖八十,下刑部-待处决。恺等奏称:“李芳罪状未明,臣等莫知所坐。”坚持秉公处理,一再谏请,李芳终于获释。三年,上《题禁滥狱疏》,列陈“刑之滥者”有滥词、滥拘、滥禁、滥刑、滥拟、滥罚六种表现,奏请禁革。四年,因病告归,同年重阳去世。万历初年。追赠太子少保,谥“端简”。著有《薛文清读书录抄释》3卷,《介川文集》10卷及奏议8卷刊行于世。
殷文圭(?~920年) [1] ,字表儒,小字桂郎,一说又名举(见《宋类苑》 [2] ),池州青阳人。初居九华,刻苦于学,所用墨池,底为之穿。与杜荀鹤、顾云友善。 唐末,词场请托公行,殷文圭与游恭独步场屋。携梁王表荐登乾宁五年(898年)进士,为裴枢宣谕判官、记室参军。后来朱全忠、钱镠交辟,皆不应。田頵置田宅迎其母,以上客待之,故文圭为尽力。頵败,事杨行密。历官掌书记、翰林学士,终左千牛卫将军。 [3] 殷文圭能诗,著述甚富。有《登龙集》、《冥搜集》、《从军稿》等,惜多散逸。子殷崇义,仕南唐,亦以诗文名世。 [4] (概述内图片来源:《范阳汤氏宗谱·迁南始祖唐进士殷文圭公像》)
杨炳,字虎文,号松岩,内黄县城关镇丁庄人,生于康熙11年11月16日末时(公元1673年1月3日)。据史料记介载,杨炳“虎项猿臂、技勇绝伦,作文雄壮,下笔立就”,乃文武双全之才。他刀枪剑戟样样精通,手舞180斤春秋大刀风雨不透;让人头顶5个烧饼,百步之外他能逐个射落;两臂能夹两个石磙……。康熙47年(公元1708年)中戊子科武举,康熙51年10月14日(公元1712年11月12日),以非凡的武功和出色的“策问”应对,中康熙壬辰科武探花,授御前侍卫兼京营都司佥书加一级,诰封通议大夫(正三品)。康熙52年3月18日(公元1713年),康熙大帝念其“武勇夙谙,恪勤茂著,周旋禁闼历夙夜以宣劳,环卫庭墀直云霄,而奉职允称爪牙之选”。于是对杨炳及夫人党氏,杨炳之祖父杨士兴、祖母朱氏,杨炳之父杨达、母亲袁氏分别进行封赠,各赐《奉天诰命》一道。后因其与皇太子结怨,于乾隆6年(公元1741年)以“亲老告假终养”。从康熙、雍正到乾隆,杨炳一生保过三朝朝廷。乾隆12年10月2日辰时(公元1747年11月14日)辞世,终年75岁。
杨澄(1433—1508),字宪父,明宣德八年(1433)出生于射洪县金华镇。成化五年(1469)进士,累官至都察院左检都御史。曾派辽东、宁夏考察吏治民情,巡按两淮盐课。重修连贯泰、通、楚三州的捍海堤,后任大理寺卿,“人无冤狱”。巡抚山西等地兴利除弊,“风纪严明,法度得体”,有贤能声。 杨澄尝以陈子昂著作年久失传为憾,于宦游中着意搜集,并密访中秘藏书,抄得全集,板行于世,是为能见之子昂诗文集弘治版。 正德三年(1508)六月十三日,杨澄病殁于家。年76岁。
杨徽之(921年—1000年),字仲猷,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五代后周至北宋时期大臣、藏书家、诗人。 杨徽之于后周显德二年(955年)举进士甲科,授秘书省校书郎,至集贤校理,累官左拾遗。在北宋时,因文才出众,曾奉诏参与编辑《文苑英华》,负责诗歌部分。历迁刑部、兵部郎中。不久拜工部侍郎兼秘书监,后以足疾告归。真宗时官至翰林侍读学士。为人纯厚清介,守规矩,尚名教,尤恶非道以干进者。 咸平三年(1000年),杨徽之去世,年八十。追赠兵部尚书。累赠太子少师,谥号“文庄”。有文集二十卷,今已佚。
杨宝(生卒年不详),名士杨震之父,中国汉代弘农华阴人。是古代神怪小说及成语“结草衔环”的“衔环”典故的主人翁。
杨奉(?-197年),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人。东汉末年将领。 杨奉早年参加白波军起义,曾经帮助李傕对抗郭汜,不久后自立门户。兴平二年,加号兴义将军,护送汉献帝刘协东归洛阳,颇有功勋,加号车骑将军,屯兵于梁县。建安元年,随着汉献帝迁都许昌,失去权力,先后依附于袁术、吕布,劫掠徐州和扬州地区。 建安二年(197年),带兵进犯刘备,兵败被杀。
唐虢州弘农人,字时之。杨虞卿子。登进士第。 僖宗乾符中,历库部、吏部员外郎。昭宗乾宁中,迁累户部尚书。堪乃韦昭度舅。二年,王行瑜等杀昭度,堪亦贬雅州刺史。后官至太子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