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曾会(952年-1033年),字宗元,泉州晋江人。德化令曾穆之子,北宋政治家曾公亮之父。生于后周广顺二年(952年)二月。宋端拱二年(989年),榜眼进士,刑部郎中,集贤殿修撰,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封楚国公。后以殿中丞致仕,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封魏国公,特进封太师秦国公。
曾公亮(999年-1078年),字明仲,号乐正。泉州晋江县(今福建省泉州市)人 [1]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曾公亮登进士第,授会稽知县。他自地方官员累升至知制诰、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等职,在嘉祐六年(1061年)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正式拜相。宋英宗即位后,加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宋神宗即位后,再加至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昭文馆大学士,累封鲁国公。之后因年迈罢相,带司空兼侍中出镇河阳三城,又判永兴军,最终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1078年),曾公亮去世,年八十。获赠太师、中书令,配享英宗庙廷,赐谥“宣靖”。宋理宗时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曾公亮曾与丁度承旨编撰《武经总要》,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官方编纂的军事科学百科全书。
曹玮(973年7月22日 [1] -1030年2月21日 [2] ),字宝臣 [3] 。真定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人。北宋名将,枢密使曹彬第四子 [4] 。 曹玮出身将门,沉勇有谋,喜读书,通晓《春秋三传》。少年时便随父亲在外任职。宋真宗即位后,改知渭州,驭军严明,赏罚立决。知镇戎军时,招降外族、袭破李继迁,并据地形修筑工事、巩固边防。李继迁死后,曹玮上疏请趁机攻灭李氏政权,但未获准许。他亲自率军带回归降的河西大族,使李德明不敢妄动。此后与秦翰破章埋族于武延川,分兵灭拨臧于平凉,屡立战功。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吐蕃李立遵部入侵,曹玮于三都谷大破其军,斩获颇多。此后累迁至宣徽北院使、签书枢密院事,因宰相丁谓诬陷,连贬知莱州。晚年历知青州及天雄、永兴、河阳军,官终彰武节度使,封武威郡公。天圣八年(1030年),曹玮去世,年五十八。获赠侍中,谥号“武穆”,后世遂称其为“曹武穆”。嘉祐八年(1063年),配享仁宗庙庭。宝庆二年(1226年),绘像昭勋崇德阁,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曹玮为将四十年,未曾失利。他治军严整,史称其“平居甚闲暇,及师出,多奇计,出入神速不可测”。自三都谷之战后“威震四海 [5] ”,唃厮啰每闻其名,即以手加额。
曹利用(?—1029年),字用之,赵州宁晋(今河北宁晋)人 [1] ,北宋大臣、将领。官至宰相,澶渊之盟签订时宋朝的代表。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南侵,宋真宗亲征,驻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军射杀辽国主帅挞览,曹利用以阁门祇使、崇仪副使至辽国兵营议和,拒绝割地要求,达成和议,史称“澶渊之盟”。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任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右仆射。乾兴初年,加任左仆射兼侍中。后恃功益骄,并得罪太后及宦官。恰逢其侄曹汭犯罪,曹利用因被牵连,遂贬为知随州(今湖北随州),又被诬指私贷景灵宫钱。遂继贬房州(今湖北房县)安置,并命内侍杨怀敏护送,至襄阳驿站时,杨怀敏不肯再走,并用话威逼他,曹利用素来刚烈,于是上吊自杀。
时泾 (宋)字仲渊。兰溪人。沄次弟。嘉泰进士,官浙江干办公事。
方适,苏东坡好友。方子容出知惠州,其时苏东坡被贬于此。两人来往相交甚为欢洽。子容将家藏书画,邀东坡品题。神宗元丰间知东莞县,哲宗绍圣间通判循州,知惠州。
宋兴化军莆田人,元符间进士,官太庙斋郎,右正言,大观元年(1107年)以劾蔡京流岭南贬官永州,后待叙改为鄞县令。史书记载,因当时宋金交战,其贫不能归,遂居于慈溪之鸣鹤山
方申,字端斋。清朝人,少孤,受学於刘文淇。
[清]福建连江人。善画蝶,有百蝶图,形态变化,栩栩欲活。
方济[清·乾隆],字巨川,号西园。善画。乾隆中游日本长崎,颇为日本人称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