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丁谓(966年~1037年),字公言,号谓之,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初年宰相、奸臣、五鬼之一。 丁谓自幼聪颖,过目不忘,淳化三年,考中进士,历任户部判官、工部员外郎、盐铁副使等职,大中祥符元年(1008),出任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枢密直学士,历任礼部侍郎、参知政事、工刑兵三部尚书。大中祥符九年(1016)九月,以参知政事身份,出任平江军节度使,衣锦归里,“建节本镇,一时为荣“辽兵入侵中原时,设法安定边塞。支持宋真宗完成泰山封禅,一时颇受宠信,历任任三司使、参知政事、吏部尚书、保信军节度使等要职。真宗在位后期,丁谓与宰相寇准对立严重,面对寇准建议立储事件得罪宋真宗时,丁趁机向宋真宗诬告寇准密谋政变,促成寇准罢相,夺取首相之位,拜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皇太子听政时,历任门下侍郎、左仆射等。宋仁宗即位,授丁谓司徒兼侍中,位列三公,显赫无比。包庇宦官之事,受到群臣弹劾,被一贬再贬,明道年间,授秘书监,致仕。 景祐四年(1037),去世,葬于苏州城西华山习嘉原。
宋僖,初名元僖,字无逸,号庸庵,元明之际浙江余姚人
苏晓(904~976年),字表东,北宋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县)人。父苏瓒仕后唐为秘书少监,他于长兴初(930)被辟为邓州从事。由华州支使入朝任大理寺正,以判案议罪妥当,迁大理寺少卿。显德年间,历屯田郎中。   宋初,诏苏晓、窦仪等人共同详定《刑统》为30卷,即今存《宋刑统》。又仿照唐律令格式撰《编敕》4卷,成为宋朝的刑法基础。建隆四年(963),权大理寺少卿事,迁度支郎中。乾德三年(965),出任淮南转运使。他建议朝廷专营蕲、黄、舒、庐、寿五州茶业,设置14个茶场,实行课税制度,结果使国家年收入茶税百万余缗。开宝三年(970)迁司勋郎中,改西川转运使,掌管京城开封的商税征收。   朝廷派遣供备库使李守信到秦州、陇州一带采购木材,李守信利用职权-官银数万,离职后为人所揭发,因畏罪 。太祖命苏晓查办此案,他逮捕涉及甚众,其中涉及右拾遗、秦州通判马适,太祖欲宽赦,苏晓却固请依法处置,抄没了马适家财。所牵连的人,大多破产,收回了国家的官银。由于苏晓执法尚严,当时号称“酷吏”。后拜右谏议大夫,判大理寺,赐金紫,迁左谏议大夫。   开宝七年(974),监在京商税。九年(976)六月卒,时年73岁。
沈遘(1025—1067),字文通,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沈括为其从叔。仁宗皇祐元年进士。历江宁府通判、知制诰、知杭州。明于吏治,令行禁止。召知开封府,迁龙图阁直学士,拜翰林学士、判流内铨。母亡既葬,庐墓下,服丧未竟而卒。著有《西溪集》一部
刘定,字子先,鄱阳(今江西鄱阳)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九)。神宗熙宁七年(一○七四),充秦凤路转运判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九)。十年,通判衢州(同上书卷二八四)。元丰二年(一○七九),权发遣河北西路提点刑狱,改河北东路(同上书卷三○七)。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知临江军。改陈州、青州。元符二年(一○九九)知庐州。今录诗三首
刘昉(?~586年),字仲明,博陵望都(今河北望都县)人。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大司农刘孟良之子 [1] 。 初以父勋,入侍皇太子宇文赟。北周宣帝嗣位,授大都督,迁小御正。联合郑译拥戴隋国公杨坚,成为辅政大臣。迁丞相司马、下大将军,封黄国公。隋朝建立后,进位柱国,改封舒国公。 开皇六年,联合郕国公梁士彦、杞国公宇文忻谋反,事败伏诛。
李归,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吴广之别将。陈胜称王后,命李归诸将率军西征,数战皆捷,直抵中原重镇荥阳, 围之,却久攻不克。秦军反扑,义军被各个击破。后秦将章邯引兵进击解荥阳之围,战义军荥阳城下,破之,李归战死。
李纮 [1] ,字仲纲,李昌龄从子,宋州楚丘人。父克明,仕至提点广东刑狱。纮,进士及第,试秘书省校书郎、知歙县。地产黄金,民输以代赋,后金竭,责其赋如故。纮奏罢之。历知于潜、剡县,治有惠爱。御史知杂吕夷简荐之,改著作佐郎、监丹阳县酒税,知灵池县。刘均、蔡齐举为御史台推直官,拜监察御史。时召成都府乐工许朝天等补教坊,纮言:“陛下即位,尚未能显严穴之士,而首召伶人,非所以广德美于天下。”朝天等遂罢归。迁殿中侍御史。阁门使王遵度领皇城,遣卒刺事,告贾人有为契丹间谍者,捕系皇城司按劾。命纮覆讯,纮悉得其冤,抵卒罪,降遵度曹州兵马都监。
李昌龄(937年—1008年),北宋时期宋州楚丘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北,一说山东曹县南)人,字天锡。 [1] 太平兴国进士。累官知广州,不能清廉自守,代还,建议舶货不宜全部官买官卖,部分劣货当听商舶自卖。淳化三年(992),为御史中丞。至道二年(996),进参知政事。坐与王继恩交结,罢政,贬官。后知梓州、河阳府等。著有《乐善录》。
盖谅,字朋益(《昆山杂咏》卷中)。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为宣议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七)。五年,任司农寺丞(同上书卷八五)。六年,任都督府机宜,抚谕川陕(同上书卷九八)。十年,行司农寺丞(同上书卷一三六)。十二年,以奉使川陕受供馈罢(同上书卷一四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