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字和叔,开封人。中进士第,为馆阁校勘、集贤校理。
陈烈,字季慈,号季甫,侯官(今闽侯县南通镇陈厝村)人,宋朝官员。 陈烈讲究道德修养,亦重视读书静养工夫,朱熹很赞赏他的做法,《朱子语类》卷十一记载:“昔陈烈先生苦无记性,一日读《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忽悟曰:‘我心不曾收,如何记得书?’遂闭门静坐百余日,以收放心,却去读书,遂览无遗。”
陈恕(945~1004年),字仲言,石城小松人[1-3] ,后迁居洪州南昌(今江西南昌市) 。北宋时期大臣。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中进士 ,任澧州通判。入朝,升为工部郎中、大名知府,政纪严明,办事果断,按期完成了城防工程,抵御了契丹进攻,迁户部副使,出任右谏议大夫、知澧州。出任河北东路营田制置使,迁盐铁使。整顿赋税,疏通货财,使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长。太宗十分器重,亲自在殿柱上题写“真盐铁陈恕”五个大字,以示褒奖。淳化二年(991年),升为参知政事,位居副相,主管国家财政达十余年之久。景德元年,去世,年仅五十九岁。宋真宗之废朝举哀,追赠吏部尚书,《宋史》赞其“能吏之首”。
陈建(1497—1567),字廷肇,号清澜,广东省广州府东莞县人(今属广东东莞市)。东莞人。年23补弟子员,试辄居首。嘉靖七年(1528年)中举人。以后两次会试,皆中副榜,选授福建侯官县教谕,时年36岁。在任期间,与督学潘潢论朱陆异同,作《朱陆编年》二编,与巡抚白贲论李东阳《西涯乐府》,作《西涯乐府通考》二卷,督学江以达命校《十三经注疏》,书成,朝廷颁行天下。七年任 满,迁江西临江府学教授,集编《周子全书》,又为《程氏遗书类编》。
陈尧叟(961年-1017年5月10日),字唐夫,阆州阆中(今四川省阆中市)人 。北宋初年官员、诗人,左谏议大夫陈省华长子。陈尧叟为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状元,与其弟陈尧佐同科,又与父亲同日获赐绯衣,历官秘书丞、河南东道判官、工部员外郎。淳化四年(993年),任交州国信使,出使前黎朝。后拜知枢密院事兼群牧制置使。澶渊之战前后,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被宰相寇准斥责。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升任同平章事、枢密使。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因病改授右仆射、知河阳军。天禧元年(1017年),陈尧叟去世,年五十七。获赠侍中,谥号“文忠”。著有《监牧议》《请盟录》等。 
陈国瑞(1836年—1882年),字庆云,湖北应城人,清末军事人物。早年加入太平军,后归顺清军,镇压太平军、捻军及苗沛霖集团,官至处州镇总兵。同治十年(1871年)因与李昭寿的纠纷而降为都司,遣返回籍。光绪元年(1875年)因被指控犯法而流放黑龙江,七年后死在那里。
陈亢(公元前511年—公元前430年),妫姓,字子亢,一字子禽,春秋末年陈国人,陈国君主陈胡公第二十世孙。[1-2] 齐大夫陈子车的弟弟、孔子的弟子,小孔子40岁。 在孔子77位弟子中名列第68位。陈亢曾做过单父邑宰。《论语》中载有关于子禽与伯鱼、子禽与子贡的对话。陈亢为宰时,施德政于民,颇受后人好评。其兄死,反对家人殉葬。北宋大中祥符元年 (1008年),宋真宗赠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陈亢同时被赠封为“南顿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封孔子为“至圣先师”,陈亢被陪祀于孔庙。
阎询 ,字议道,凤翔天兴人。
吴越武肃王钱镠(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人,吴越开国国君。 钱镠在唐末跟随董昌保护乡里,抵御乱军,累迁至镇海军节度使,后因董昌叛唐称帝,受诏讨平董昌,再加镇东军节度使。他逐渐占据以杭州为首的两浙十三州 ,先后被中原王朝(唐朝、后梁、后唐)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吴越国王。钱镠因吴越国地域狭小,三面强敌环绕,只得始终依靠中原王朝,尊其为正朔,不断遣使进贡以求庇护。他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于钱王陵。钱镠在位期间,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经济繁荣,渔盐桑蚕之利甲于江南;文士荟萃,人才济济,文艺也著称于世。他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捍海石塘,由是“钱塘富庶盛于东南”。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由是田塘众多,土地膏腴,有“近泽知田美”之语。还鼓励扩大垦田,由是“境内无弃田”,岁熟丰稔。 两浙百姓都称其为“海龙王”。 (概述图片来源: )
钱暄(1018-1085)吴越国钱鏐之后,字载阳,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钱惟演第三子。仁宗嘉祐中知抚州。神宗熙宁四年(1071)知台州。元丰七年(1084),拜宝文阁待制。八年卒,年六十八。有治绩,性嗜学,有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