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贺允中(1090-1168),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人。南宋高宗时自吏部侍郎除参知政事,复以资政殿大学士、左通议大夫、提举万寿观除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在职二年。其为官“清介刚直,凡所谏议, [1] 皆中机宜”。早在绍兴中(1131—1162年)就徙家临海,退休后定居东湖后湖的北侧,以唐诗人贺知章自况,并借之“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诗意,命名东湖后湖为小鉴湖,同时于湖畔构建占春堂、枕流亭、漱石亭等。
叶参(964年-1043年),字廷瑞,号次公,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名臣叶清臣之父。
莫将(1080—1148),字少虚,谱名文砚。生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四月二十日。修水漫江人,宋代名臣。
莫俦 [1] ,湖南澧州慈利县人,字寿朋。其父莫卞是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的进士,生于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卒于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壬辰科状元。
范讽,字补之,齐州(今山东济南)人,宋朝大臣。范正辞之子。以荫补将作监主簿,献《东封赋》,迁太常寺奉礼郎,又献文,出知平阴县。时黄河决口于王陵埽,水消退后,土地肥沃,但田界混乱不清,为此诉讼不断,并且久而未决。范讽主持辨疆界,立券分于田主,争讼遂息。 
范祖禹(1041年-1098年),字淳甫(淳,或作醇、纯,甫或作父),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终年五十八岁。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诗人,“三范修史”之一。少孤,闭门读书,所交皆一时闻人,靠在汴京象姑馆服侍达官贵人谋生,得以结交京师权贵。举进士甲科。从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在洛十五年,不事进取。王安石尤爱重之,范祖禹却不往谒见。书成,司马光荐为秘书省正字。哲宗立,迁给事中。宣仁太后卒,小人乘间害政,谏章累上,不报。时绍述之论已兴,有相章惇意。祖禹力沮之,不从,遂请外,又为论者所诬,连贬昭州别驾,从宝化而卒。祖禹当进《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仁宗政典》六卷;而《唐鉴》深明唐三百年治乱,学者尊之,目为唐鉴公。《宋史本传》又著文集五十五卷,《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胡湘,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在家乡投身农民运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浏阳县第八区区委委员。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著作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注叙古千文》、《斐然集》等。
胡宗愈,字完夫,宋代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宿从子。举进士甲科。元祐中官至礼部尚书,迁吏部。工书,尝重刻汉石经于锦官(今成都)西楼。宇文绍奕跋言内翰胡公得蔡中郎(邕)石经四千二百七十字有奇,以楷书释之。又得古文、篆、隶三体石经遗字八百一十九,并馋诸石。(《宋史本传》、《金石文字记》)
胡宏(1102-1161),字仁仲,号五峰,人称五峰先生,崇安(今福建崇安)人。胡安国之子,湖湘学派创立者。幼事杨时、侯仲良,以荫补承务郎。工笔札,其迹杂见凤墅续法帖中。主要著作有《知言》、《皇王大纪》和《易外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