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张植,籍贯不详,大臣张威之子。大业年间,官至武贲郎将。
张悫,字诚伯,河间乐。登元祐六年进士第。累迁龙图阁学士、计度都转运使。高宗为兵马大元帅,募诸道兵勤王,悫飞挽踵道,建议即元帅府印给盐钞,以便商旅。不阅旬,得缗钱五十万以佐军。高宗器重之,命以便宜权大名尹兼北京留守、马步军都总管。悫初闻二帝北行,率副总管颜岐等三上笺劝进。最后,悫上书,极论中原不可一日无君,高宗为之感悟。
张巽字子文,一字深道,学者称锦溪先生,南宋·惠安县人。著有《锦溪草堂集》。
张子仁(ZHANG ZIREN),1524—1590,字安甫,号澄斋,明代,南直隶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
张士逊(964—1049年),字顺之,襄州阴城(今湖北老河口)人。 北宋政治人物、诗人。宋太宗淳化三年(992)举进士第,为均州郧乡县(今湖北郧县)主簿,迁射洪(今属四川)令,历江南、广东、河北转运使、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康定元年(1040)致仕,仁宗优诏拜太傅,进封邓国公(今河南邓县一带)。皇祐元年(1049)卒,年八十六,赠太师,兼中书令,谥文懿。张士逊曾经活跃于北宋政坛,仁宗朝曾三次拜相。 张士逊是我国北宋政治舞台上有一定影响的历史人物,与陈尧佐、范仲淹、苏辙等著名文人、政坛人物都有很深的交往。 
张商英(1043-1121),字天觉,号无尽居士,蜀州新津县(今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人。北宋后期宰相、书法家。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考中进士,起家通川主簿,出任南川知县(今重庆)。得到宰相章惇推荐,出任监察御史,成为王安石变法的追随者,历经宦海沉浮,任提点河东刑狱、右正言、左司谏、知洪州、工部侍郎、中书舍人。大观四年,官至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政和元年(1111)后,出任河南知府、知邓州、汝州团练副使,安置于衡州安。宣和三年(1121),去世,时年七十九,获赠少保。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二月,特赠太保。宋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年)五月,追谥文忠。
张修(?-200年),东汉末年巴郡人,五斗米道真正的创始人。《后汉书·灵帝纪》说:“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秋七月,巴郡妖巫张修反,寇郡县。”〈注〉引刘艾《纪》曰:“时巫人张修疗病,愈者雇以五斗米,号为五斗米师。”
张佖(928—996)南唐末北宋初文学家。字子澄。祖籍滁州,后移居常州。保大十年(952)进士。初任句容尉,后主时为考功员外郎、中书舍人。北宋开宝五年(972)改内史舍人。开宝八年随后主李煜入宋。任职史馆、谏议大夫,迁户部郎中,后官河南。一生清廉节俭,乐善好施。后罢官归家。工诗,长于七言。著有诗1卷。今存《张舍人词》1卷。 
张九皋(690-755年),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张九龄之弟,早年举孝廉,授为南海郡司户参军、赣县令和始安太守。张九龄入相后,改任南康别驾。张九龄谪荆州,亦随贬淮安、彭城等地郡守。后历迁襄、广数州刺史,特授银青光禄大夫。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四月病逝西京(今陕西西安),享年66岁。 
崔遹[yù],一名崔适 ,字宁祖,清河郡东武城人。曾担任过后燕尚书左丞和范阳太守、昌黎太守等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