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别儿怯不花(约1300—1350),字大用,燕只斤氏,元朝丞相,在任救济灾荒,竭力安抚地方百姓,后被贬。
杜瑛(1204—1273)元隐士、学者。字文玉,号缑山,霸州信安人。 [1] 生于金章宗泰和四年,卒于元世祖至元十年九月十六日,年七十岁。,葬安阳县王裕村。将终,命诸子曰:「我死,棺中第置杜甫诗集一编,题其志石云:处士杜缑山墓。」 杜瑛仪观秀伟,身长七尺美须髯,望之如神人。于书无所不读,不仅老释之学,医药亦皆洞究。既葬之五十六年(公元1329年),当天历己巳年,皇赠处士:官翰林学士、阶资德大夫、勋上护卫将军、爵魏郡公,谥号文献。 1341年,为纪念杜瑛在彰德(安阳)教化培育之功,于古城南门大街建缑山书院,一时学者众多,学院日兴月嗣,为彰德地区培育了大量人材。 杜瑛作品多散佚,但有十一首诗被录入《元诗选》。
宋瑛(?—1449年8月3日),字添材,安徽定远人。明代开国功臣西宁侯宋晟第六子,生母为妾许氏
于钦(1283~1333),字思容,元代方志编纂家、历史地理学家、文学家,祖籍文登,后定居山东益都(今青州市郑母镇)。他器资宏达,以文雅擅名于当时。官室中书省兵部侍郎,奉命山东,为益都田赋总管。所著《齐乘》,是山东现存最早的方志,也是全国名志之一,久负盛誉。
田景贤 (1235年—1297年),镇远人,字德孚,田佑恭七世孙,授镇远沿边溪洞安抚使。宋宝祐五年(1257年)二月,奉诏率兵修筑石屏山。长城(氵舞溪隘),六年(1258年)十一月被赐名镇远州,授首任知州兼元帅。 宋咸淳六年(1271年)奉诏勤王,率十万苗兵从镇远至真州遇元兵,参加黄天荡大战告捷。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五月,归附元朝,授安抚使。
高览的两个堂房兄弟之一,使一柄镏金铛,赵云二冲当阳时所杀。赵云连杀此二将只用了一枪。
郑元,生卒不详,字德芳,隋唐大臣,荥泽人,郑善果从兄。少以父功拜仪同大将军,袭封沛国公。累迁右卫将军,改封莘国公,出为文成太守,入为太常卿。
又名郭泰、郭太,白波军首领,中平五年二月(188年)于白波谷(今山西襄汾永固镇)复起,号为“白波黄巾”,有众十余万,攻太原、入河东郡,击败董卓大将牛辅。又联合内迁于汾河流域的南匈奴於夫罗,连破太原、河内等郡,威胁洛阳。
清代人,字筠庄,号定翔,上海诸生。工诗文,通六书八法,自汉、魏以来诸家笔墨源流悉心研究,引据专条,参以论说,著笔海蠡。《海上墨林》
字寿卿,威县南街人,明代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授课中书舍人,官拜御史,曾作为朝廷钦差巡按四川等地。他每到一处,细心寻访,体察民情,惩治豪强。嘉靖二十四年(1545),他被朝廷委以计典重任,他谢绝私交,不通关节,清正廉洁,不事权贵,故而到南阳府做知府不久即被降为滨州州判。后相继任南京太仆寺丞、平阳知府。当时藩府竞讼,累年不决,经他调解开导,争讼乃息。太宰张润赞誉他“风寒贵戚,威寝权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