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谭广(1363年-1444年11月28日 ),字仲宏。南直隶丹徒县(今江苏镇江)人[2-3] ,明朝初期名将。谭广十四岁时入行伍,隶属燕王府麾下,累迁至燕山左护卫。靖难之役时,随燕王朱棣南下,以孤军坚守保定四十余日。永乐九年(1411年),以大宁都指挥佥事营建北京城,后掌神机营,并随朱棣北征鞑靼。明仁宗即位后,升任左都督、镇朔将军、宣府总兵官。明英宗正统六年(1441年),以功封永宁伯。正统九年(1444年),以老病入朝,旋即逝世,年八十二。成化三年(1467年),追封永宁侯。累谥“襄毅”。谭广身材高大,勇力过人,自行伍小卒奋斗至大将,身经大小一百余战,未尝遭挫败。在宣府二十年,修屯堡、严守备、增驿传,安抚士卒有恩,使边境安然,堪称名将。虽因杖杀下属而遭弹劾,但均获朝廷宽赦。
詹同,字同文,初名叫书,婺源人。明代高官
董伦,字安常,东昌恩县人,世居燕之宛平。明代翰林学士
叶旺(?—1388年),庐州六安(今属安徽)人,又名大旺。明初将领
满桂(?—1630年),汉族,宣府(今河北宣化)人(也有说是从关外来的蒙古人),祖籍山东兖州府峄县(今枣庄市),明末抵抗后金的著名将领。满桂从小练习骑射,入伍后以军功先后任总旗、百户、守备。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后,逐渐崭露头角,历任游击、参将等职,天启四年(1624年)署总兵衔,是宁远之战、宁锦之战的明军主要统帅,功勋卓著。崇祯二年十二月十六日(1630年1月28日),满桂在保卫北京的战斗中壮烈殉国。
法良,字可盦,别号沤罗侍史,瓜尔佳氏,满洲正红旗人,斌良之弟。历官江南河库道。有《沤罗盦诗藁》。
汪中(1744—1794年),字容甫,江都(今属江苏扬州)人,祖籍安徽歙县。清朝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阮元、焦循同为“扬州学派” 的杰出代表。 乾隆四十二年(1777)为拔贡,后绝意仕进。遍读经史百家之书,卓然成家。能诗,工骈文,所作《哀盐船文》,为杭世骏所叹赏,因此文名大显。精于史学,曾博考先秦图书,研究古代学制兴废。著有《述学》6卷、《广陵通典》10卷、《容甫遗诗》6卷等。
瓜尔佳·文祥(1818年-1876年),瓜尔佳氏,名文祥,字博川,号文山,满洲正红旗人,世居盛京(今辽宁沈阳) [1]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和领导人之一。 文祥是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历任工部主事、内阁学士、署刑部侍郎、军机大臣等职。辛酉政变后更受重用,长期担任军机大臣及总理衙门大臣, [2] 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期间力推洋务运动。他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都有任职履历,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在外交、教育、练兵、海防、塞防等方面均有建树,尤其对同治年间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3] 。他也是晚清最高领导层中首位提出吸取民主宪政制度的精神以改进本国的施政的人。 [4] 光绪二年(1876年),文祥去世。追赠太傅,谥号“文忠”,入祀贤良祠。文祥好书、画,篆、隶得古法。有《巴林纪程》、《蜀轺纪程》等存世。
房胜,景陵人。初从陈友谅。来归,累功至通州卫指挥佥事。燕兵起北平,胜首以通州降。成祖即位,以守城功,封富昌伯,禄千石,世指挥使。永乐四年卒。
恒裕为中国清朝武官官员,本籍满洲。1851年(咸丰1年)奉旨接任叶绍春担任台湾镇总兵。是台湾清治时期此期间,受台湾道制约的台湾地区最高军事首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