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张九龄(673年~740年) 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聪明敏捷,善于属文。景龙初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唐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得到宰相张说奖拔,拜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开元盛世的最后名相。他举止优雅,风度不凡。富有胆识和远见,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枉法,不附权贵,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追赠司徒、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积极发展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著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邵雍(1012年1月21日—1077年7月27日),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谥康节。 [53] 北宋理学家、数学家、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随父徙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居城西北苏门山,刻苦为学。出游河、汾、淮、汉,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十六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三十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咸淳三年(1267年),从祀于孔庙。
费莫·文煜(?-1884年),费莫氏,字星岩,满洲正蓝旗人。 费莫·文煜为人恪慎持躬,老成练达。道光年间任刑部侍郎,咸丰年间先后任直隶霸昌道、四川按察使、江宁布政使、江苏布政使、直隶布政使、山东巡抚、直隶总督等要职。在江宁布政使任上,文煜一度使太平军势力大挫,后因缉捕叛贼不力被免职。同治三年(1864年)被重新起用,历任福州将军、刑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光绪七年(1881年)授协办大学士。 光绪十年(1884年)文煜官拜武英殿大学士,不久病故,加恩追赠太子少保衔,照大学士例赐恤,谥号“文达”。
完颜霆(?-1223年),本姓李氏,原名李霆,后赐姓完颜,中都宝坻(今天津市宝坻区)人。金朝末年,他招集离散乡民,组建民军,保一方平安。历任宝坻县县丞、义军都统,代理宝坻县县令、都提控、遥授同知通州军州事,同知清州防御事,通州刺史、河北东路行军提控,大名路行军提控,率军收复河北三县。后任滨州、棣州行军都提控,同知益都府事,加宣差都提控,,棣州防御使,并赐姓完颜氏,率军转屯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代理单州经略司事,充宣差总领都提控。击败了活动于山东地区的红袄军,代理海州经略副使。此后两次挫败宋 军对海州的进攻,升任安化军节度使,仍代理海州经略副使,驻守海州。兴定四年(1220年),完颜霆改任集庆军节度使,兼同知归德府事。兴定五年(1221年),完颜霆改任定国军节度使,兼同知京兆府事。元光元年(1222年)十月,命完颜霆以本官出任安抚使,管护迁居到南山的百姓。元光二年(1223年),完颜霆去世。
增庆,宗室,正蓝,宗人府效力笔帖式,清朝历史人物。
僧保:满正红,乾五八、正,黑龙江副,嘉五、十一,休致。 
赵沨,字文孺,东平人。大定二十二年进士,仕至礼部郎中。
马齐,字承伯,巴西阆中人,初为张飞的功曹,张飞将其举荐给刘备,为尚书郎,建兴中,从事丞相掾,迁广汉太守,后又以郡守身份入参丞相军事。诸葛亮死后,为尚书。
马百禄,男,字天锡,通州三河人,字天锡,通州三河人。父柔德,天会初第进士,累迁翰林修撰,坐田珏党免官,迨世宗朝解党禁,复召用焉。
[明]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父士鲤工镌刻,廷继父业,尝谓刀法之有转折,如在人之有廉隅。锋棱一失,柔媚可憎。近柳诚悬(公权)笔谏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