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赵从,读音是zhào cóng,汉语词语,指毛遂以利害说服楚王与赵合纵抗秦。
贾循,唐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颇有谋略,深受礼部尚书苏颋赏识,守益州,败吐蕃军于西山,升任静塞军营田使。助张守珪建滦河桥北伐,以功进游击将军。谥号为忠。
《纪时》是由宋代诗人华岳创作的一首诗词。
卢粲,幽州范阳人,后魏侍中阳乌五代孙。祖彦卿,撰《后魏纪》二十卷,行于时,官至合肥令。叔父行嘉,亦有学涉,高宗时为雍王记室。粲博览经史,弱冠举进士。
王君廓(?-627年),并州石艾(今山西平定县)人,唐初名将。 王君廓早年聚众为盗,四处劫掠,占据井陉关,后投靠瓦岗军,不久又率众归附唐朝,授为上柱国、右武卫将军,进爵彭国公。随从秦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刘黑闼,镇守幽州。他在玄武门之变后,挑拨庐江王李瑗谋反,然后再将其诛杀,以平叛英雄自居,被任命为左领军大将军,兼幽州都督,左光禄大夫。 贞观元年(627年),王君廓入朝,因在职骄纵越法,心中不安,便在渭南杀死驿吏,准备叛逃突厥,途中被野人所杀,封邑也被削除。
梁太祖朱温(852年12月5日~912年7月18日),开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宋州砀山(今安徽省砀山县)人,后梁开国皇帝,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即位后改名朱晃 [1-2] 。 乾符二年(875年),参加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先后攻陷洛阳、长安等地,大大动摇了唐王朝的统治地位。中和二年(882年),归附唐军王重荣、杨复光部,与李克用等联合镇压黄巢军。因镇压黄巢军有功,被唐僖宗赐名“全忠”,任河南中行营招讨副使。次年拜汴州刺史出宣武军节度使,继而又进封梁王。他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逐渐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朱温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权。天祐元年(904年),用武力把唐昭宗逼迁洛阳,不久将昭宗杀死。立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又称昭宣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改年号为开平,史称“后梁”。 乾化二年(912年),朱温因继立问题,被亲子朱友珪弑杀。朱温在位六年,享年六十一岁,上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庙号太祖。同年十一月下葬宣陵。
廉第于明万历三十八年中进士,官任副使。
宇文神举(532年―579年),本名宇文举,字神举,上党郡武乡县(今山西省武乡县)人,鲜卑族。北周时期大臣,周文帝宇文泰族子,仪同三司宇文显和之子。宇文神举早年丧父,气量早成。北周明帝时期,凭借门荫入仕,起家中侍上士,袭封长广县公。北周武帝即位,授大都督、右宫伯大夫、清河郡公。参与诛杀晋公宇文护,出任京兆尹、熊州刺史。追随北周武帝灭亡北齐,授并州刺史,励精图治,颇有政绩,累迁柱国大将军、都督并潞肆石四州十二镇诸军事、并州总管等,册封东平郡公。迁司武上大夫,北伐突厥、平定稽胡,颇有功勋。大成二年,受到北周宣帝宇文贇猜忌,赐死于马邑,时年四十八岁,获赠少保,谥号为襄。
孙即康(?-1211年),字安伯,汉族,金代大臣。祖籍沧州,后晋末年迁居燕地,落籍于析津县,实居于大兴县(北京市大兴区)。孙即康的八代祖孙延应曾任辽国刺史,曾祖父孙克构曾任辽国启圣军节度使。大定十年(1170年),孙即康考中进士,金章宗任尚书右丞时,孙即康担任尚书省令史,金章宗即位后,孙即康升任户部员外郎。当时作为金国主要财政收入的盐税大幅减少,孙即康受命议定盐法,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了盐税的征收。事后历任耀州刺史、吏部左司郎中、御史中丞。明昌五年(1194年),循金章宗之意办理镐王永中案,事后出京担任泰宁军节度使、知延安府事。承安五年(1200年),回京任御史中丞。泰和三年(1203年),任参知政事。泰和四年(1204年),升尚书右丞。泰和六年(1206年),升任尚书左丞。完颜永济即位后,孙即康进封平章政事,封崇国公。大安三年(1211年),孙即康致仕,同年去世。
刘郎,拼音:liú láng,指南朝宋武帝刘裕、汉武帝刘彻、三国蜀汉先主(昭烈帝)刘备等刘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