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颜鲸(1515-1589),字应雷,号冲宇,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宁波府慈溪县(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历官御史、山东参议、太仆少卿。曾出视仓场,杀奸人马汉,上漕政便宜六事,弹劾伊王朱典楧抗旨、矫敕、僭拟等十大罪。帝震怒,废王为庶人,没收其赀,削除世封,两河百姓鼓舞相庆。又治景王、魏国公侵夺民产。因弹劾朱希孝乱法,帝怒,责他诬勋臣,贬官。曾得罪王篆,篆为考功,遂以“不谨”罪落鲸职。万历中,以湖广副使致仕。 。
赵锦,男,蒙古族,1957年2月出生,内蒙古察右前旗人,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10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法学理论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曾任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经济委员会专职副主任。2018年4月10日,赵锦因受贿罪、玩忽职守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赵锦当庭表示服从法院判决,不提出上诉,并进行了认罪、悔罪陈述。 
王肇坤,字亦资,兰溪人。崇祯四年进士。除刑部主事,改御史。初,流贼破凤阳,疏言兵骄将悍之弊,请假督抚重权,大将犯军令者,便宜行戳。得旨申饬而已。出巡山海、居庸二关。九年七月,大清兵入喜峰口,肇坤激众往御,不敌,退保昌平。被围,与守陵太监王希忠,总兵官巢丕昌,户部主事王一桂、赵悦,摄知州事保定通判王禹佐分门守。有降丁二千为内应,城遂破,肇坤被四矢两刃而死。丕昌出降。一桂、悦、禹佐、希忠及判官胡惟忠、吏目郭永、学正解怀亮、训导常时光、守备咸贞吉皆死之。禹佐子亦从父死。
曹邦辅(1502~1575),字子忠,号东村,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曹楼村人 ,明嘉靖年间抗倭名将,有《军机事宜》、《名将方略》流传于世。他曾历任元城(今河北大名)及南和(今属河北)知县、云南道御史、陕西巡按、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恃郎、南京户部尚书等职。
钱唐(1314—1394)字惟明,号白石山人,象山丹城(今浙江宁波)人。不仕元朝,隐遁山中且耕且读,史称“博学敦行”、“强直”。明洪武元年(1368),举明经,对策称旨,特授刑部尚书。二年,诏孔庙春秋祭奠,止行于曲阜,天下不必通祀。唐伏阙上书,言“孔子百世宗师,礼不可废”。三年,太祖议罢孟子享祀,且令如有谏者,以大不敬论处。钱唐抗疏入谏。朱元璋感其诚,乃复孟子配享。二十七年卒。著有《疏稿》及《白石山人集》。《明史》有传。
王弼(226年~249年),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人。三国时期曹魏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明察聪慧,爱好老子,通辩能言。” 曾任尚书郎,文名盖世,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读《老子》的《老子注》 《老子指略》及解读《周易》思想的《周易注》《周易略例》 四部。 其中《老子指略》 《周易略例》是王弼对《老子》《周易》所做的总体性分析的文章。联合何晏、夏侯玄等同倡玄学清谈,清正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与钟会、何晏等人为友。正始十年(249年),去世,年仅二十三岁,遗下一妻一女。 
绰罗斯·噶尔丹(Galdan,源自藏语“甘丹”,意为兜率天,1644年—1697年),又作嘎尔旦、噶勒丹,准噶尔部人,绰罗斯氏,号博硕克图汗,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珲台吉第六子,准噶尔部贵族首领,是17世纪厄鲁特蒙古(卫拉特)准噶尔汗国大汗,也先的后裔。[1-2] 噶尔丹幼年被认定为西藏尹咱呼图克图(温萨活佛)之转世,曾在西藏班禅和达赖处学习佛法。1670年(康熙九年),其兄僧格珲台吉在准噶尔贵族内讧中被杀。噶尔丹击败政敌,成为准噶尔部珲台吉。噶尔丹夺得准噶尔统治权后,积极向外扩张,先后击败和硕特部,征服哈萨克、灭叶尔羌汗国,称雄西域。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进攻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威逼北京。康熙遂发动三征噶尔丹之役。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第三次征讨噶尔丹时,噶尔丹死于科布多。[1-2] 噶尔丹的一生兼有多重身份,既是僧俗领袖又是蒙古民族历史人物,影响深远而复杂,评价亦存争议。 噶尔丹是17世纪后半叶蒙古社会发展中的代表人物,对蒙古各部的统一,促进蒙古社会的向前发展,对准噶尔汗国的巩固和发展,为后来噶尔丹策零时大发展奠定了基础,统一西域和蒙古草原,为清朝的大统一打下了基础,但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起了破坏作用。 
袁懋功,字九叙,乃香河县延福屯人,后举家迁入香河县城内。然功祖上袁婴(字和叔)乃宋朝淳熙年间进土,曾官至礼部侍郎。袁家祖籍乃浙江鄞县,后廷余姚,于明初又迁至香河。您功父亲袁邦化(号敬事)曾在明末崇恢年间做过山西沁水县丞,明清交替之际代理过沁水知县,后于清顺治初年辞职归家。袁邦化膝下有二子,长子慰德,曾于清初做过通政使,次子便是憋功。 袁懋功为人温良易宜,生平无疾言遽色。遇疑事,剖以一言立解。讲习吏治,务在休养生息。对待属吏严而不刻,推诚接物,人罔敢以欺售者。条上便宜,前后以什百计,皆关国家大计。抚滇九载,政绩为诸省冠。性尤孝友,与兄袁懋德敬爱甚挚。兄弟卒后并祀乡贤。与其父袁邦化并在县志有传。
顺治三年(1646)进士,授吏科给事中。疏请严禁白莲、大成、混元、无为等邪教。又疏请重守令,课以十五事,曰:招流亡,垦荒莱,巡阡陌,劝树艺,稽户口,均赋税,轻徭役,除盗贼,抑豪强,惩衙蠹,赈灾患,济孤寡,濬沟池,治桥梁,兴学校。考其殿最,而大吏以时访察。俱如所奏行。
赵昂,字伟章(一作伟璋),天水冀人。汉末时曹操部下。初为羌道令,建安中转参军事徒居州治冀城。建安十八年,马超围冀城多天,城中饥困,凉州刺史韦康不愿百姓再受苦而打算投降,赵昂进劝但不为所纳。后马超背信弃义杀韦康并劫其子赵月为人质,把他送至南郑。欲以此要迫使赵昂为己所用。后与梁宽、赵衢、庞恭、杨阜等结谋为康报仇,并举兵讨伐马超。马超兵败遂弃城,投奔张鲁。得张鲁之援后马超于建安十九年复寇,赵昂与妻子王异坚守祁山三十天至夏侯渊的救兵解围,其子赵月终为马超斩杀。自冀城之难,至于祁山,赵昂出九奇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