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赵德光是清朝提督,出生于贵州郎岱。
孛儿只斤·拔都(1209年—1256年 [1] ),蒙古帝国及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孙、术赤之嫡次子,母亲为兀乞旭真可敦。 术赤去世后,拔都袭封其汗位及封地。1235年,奉大汗窝阔台之命,率大将速不台及宗王拜答儿、合丹、贵由、蒙哥等西征。次年,先遣速不台率骑兵突然袭占不里阿耳。1237年春,令蒙哥击灭钦察,扫除进攻罗斯诸国的障碍。同年冬,乘江河封冻之际大举进攻罗斯诸国。之后回军伏尔加河下游,休军屯牧。1240年冬,率军克基辅,并毁其城。次年春,拔都兵分两路,北路军在里格尼茨战役全歼波兰王国、日耳曼联军,随后联兵于赛约河歼匈牙利军六万,陷匈牙利王国都城佩斯。 拔都西征七载,先后攻掠罗斯及波兰、匈牙利等国的大片领土,于1243年建立钦察汗国(金帐汗国)。其疆域东起额尔齐斯河流域,南至里海,西到罗斯诸国,北迄伏尔加河上游,定都于拔都萨莱。贵由汗死后,拔都极力拥立蒙哥为大汗。1256年,拔都在伏尔加河滨逝世,终年四十八岁。 拔都为人坦诚,对部下将卒颇宽厚,不吝赏赐,不滥杀无辜,被称为“赛因汗”
刘德温(1270—1338),字纯甫,大兴人,起家中书省宣使。
[元]初名立义,字仲芳,燕(今河北)
徐世隆(公元1206—1285),字威卿,陈州西华(今河南西华)人。生于金章宗泰和六年,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享年八。弱冠,登金正大四年进士第,辟为县令。统元年,擢燕京等路宣抚使,世隆以新民善俗为务。至元元年,迁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常卿,朝廷大政谘访而后行,诏命典册多出其手。九年,乞补外,佩虎符,为东昌路总管。二十二年,安童再入相,奏世隆虽老,尚可用。遣使召之,仍以老病辞,附奏便宜九事。赐田十顷。享年八十岁。
阎兴邦 (1635~1698),字涛仲,号梅公,清直隶宣化(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人 ,祖籍山西忻州,隶属汉军镶黄旗。康熙二年(1663)举人,官至河南巡抚、贵州巡抚。
刘辟(pì),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将领。黄巾军将领。黄巾之乱后,与龚都一起率军盘踞在汝南。欲追随刘备,将汝南让给刘备。《三国演义》中,在与曹操的部将高览交战时,为保护刘备而战死。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
刘祚,字叔业,成刚小说《再扶汉室》续集《最大帝》重要人物,雍王刘垓第三子。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人 。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蜀郡太守张堪的孙子。举孝廉出身,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晚年因病,入朝担任尚书。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北宋时,获封西鄂县伯。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隋书·经籍志》有《张衡集》14卷,已经散佚。明代学者张溥辑有《张河间集》。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人誉为“木圣” (科圣),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后人为纪念张衡,在南阳修建了张衡博物馆。(概述内图片来源:蒋兆和绘《张衡像》)
张士甄,字绣紫,号铁冶,清代通州人。自幼受家庭影响,崇尚读书。顺治六年(1649)春,赴京参加科考,中进士,因其文学及书法均优,故选人翰林院内庶常馆继续学习;学满三年考试,绩优,初受任翰林院编修,负责编纂、记述等事。 既而逐步晋升刑部尚书,掌管法律、刑狱事务。他执法公正允当,能够宽大者即从轻处理。后改任礼部尚书,再转任吏部尚书。还曾任武科会试总裁,总阅应试武举人内场所默写武经试卷。经其录取者全凭考试成绩,公平无弊,“皆称得人”。 其居官谨慎周到,谦让可亲。举荐人才必有真知灼见,不肯轻率徇情。年老托病辞官,卒于家,年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