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王毓藻(1837-1900年),字采其,号鲁芗,清湖北省黄冈县(今武汉市新洲区阳逻毛集王海橖湾)人 。清同治癸亥年(1863年)中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州员外郎、州郎中。光绪丁丑年(1877)截取知府。光绪已卯年(1879年)京察一等,记名当道府用。旋奉特旨作道员用。同年秋简放江苏苏松粮储道。
王榕吉(1810-1874),字子莪,号荫堂。山东长山县人。嘉庆十五年二月生。
王朝辅,明朝宦官。司礼监秉笔太监。天启时党魏忠贤。原名王进忠,即所称黑玉公者,北直文安县(今河北文安)人。
(1745—1801)清代湖北襄阳人。襄阳农民起义领袖之一,川楚农民起义领袖王聪儿侄。
王廷臣(?—1642年),明末辽东总兵。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洪承畴率曹变蛟、白广恩、吴三桂、王廷臣赴宁远,三月间,大兵云集宁远。
王广荫,(?—1852年2月3日),字爱棠,江南通州白蒲(今江苏如皋)人, 清朝工部、兵部尚书。
王嵩龄(~1886):字鹤樵,河南光州人,光九、十,赣按,十一、十,蘇布,十二月川布,未任,十二、八、廿一,自京赴任,卒於途次。 
王凯泰(1823-1875),初名敦敏,字幼徇、幼轩、补帆,号补园主人,江苏宝应人。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咸丰十年(1860)在籍襄办江北团练,反对太平天国起义。后入李鸿章幕。历任浙江督粮道、浙江按察使。兴修山阴、会稽、萧山三县水道。同治六年(1867)迁广东布政使,在任裁汰陋规,核减厘捐,复兴书院。七年擢福建巡抚。十三年(1874)时因沈葆桢奏请移巡驻台以协理外交之故,于光绪元年(1875)渡台处理台湾事务,后因积劳及瘴疠侵袭病故。赠太子少保,谥“文勤”。著有《致用堂志略》、《致用堂捐藏书目》、《归园唱和集》、《海上弦歌集》、《岭南鸿雪集》、《三山同声集》、《新刻续千家诗》、《训番俚言》,以及《台湾杂咏》等。
王之良(?-?)陕西省西安府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明末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乡试中举;天启五年(1625年),登进士,授中书舍人。崇祯三年,改浙江道试御史,次年实授。崇祯九年,改太仆少卿。次年,升右佥都御史兼南赣巡抚。崇祯十五年,改南京兵部右侍郎。崇祯十七年,授右副都御史。 师从冯少墟。 子王弘撰。
王之枢(1668—1733),字声远,清初直隶定州(今属河北)人。康熙甲子、乙丑两年,参加乡试、会试,考中进士。康熙四十年(1701年),任云南督学,振兴云南书院,云南南部学风日盛。康熙四十四年,主持江南科考,次年任武举会试总裁。康熙四十七年,王之枢祖母八十三岁,康熙皇帝亲书“锡庆堂”匾额悬挂府中。康熙五十三年皇帝寿诞日,王之枢恰于当日编撰完成《历代帝王年表》,康熙大喜,对之枢父母子女恩赐官爵。康熙五十四年,出任会试总裁。五十六年任湖南巡抚。因当时湖南省税赋沉重,之枢奏请减赋,但因下属官员未能正确实行,出了问题,受到朝廷谴责,并责令之枢赔偿所亏税款,一直不得离开湖南,雍正十年(1732年)遇赦,但终老于湖南,享年六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