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褚遂良(596年~658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唐朝宰相、政治家、书法家,弘文馆学士褚亮之子。 出身河南褚氏,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期,追随西秦霸王薛举,担任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得到唐太宗重用,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累迁中书令,执掌朝政大权。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与司空长孙无忌同受遗诏辅政。唐高宗继位后,升任右仆射,册封河南郡公,历任同州刺史、吏部尚书,累迁右仆射,参知政事。反对册立武则天为后,贬为潭州(今长沙)都督。武后掌权后,迁桂州(今桂林)都督,再贬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卒于任上。神龙革命后追赠右仆射,谥号“文忠”。天宝六载(747年),配享唐高宗庙庭,累赠太尉。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卢观(?~525年),字伯举,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时期大臣,尚书郎卢光宗的儿子。出身范阳卢氏。举秀才出身,担任太学博士、著作佐郎,参与撰定朝仪,拜仪曹郎中。孝昌元年,去世。
王松,父王徽,为唐僖宗宰相。松举进士,后唐时,历刑部郎中,唐末,从事方镇。晋高祖镇太原,辟松节度判官。晋高祖即位,拜右谏议大夫,累拜工部尚书。出帝北迁,萧翰立许王石从益于京师,以松为左丞相。
李顺,清朝将领,回族。原名鹏翔,字肃堂。河南唐河县人。
吴全节(1269~1346),元代著名玄教道士、书法家。字成季,号闲闲,又号看云道人,饶州(今江西鄱阳)人。年十三学道于龙虎山,尝从大宗师张留孙至大都见元世祖,大德末授玄教嗣师,英宗至治间留孙卒,授玄教大宗师、崇文弘道玄德真人,总摄江淮、荆襄等处道教,知集贤院道教事。工草书,有《看云集》。
刘辅(?―公元84年),东汉宗室,东汉光武帝刘秀与皇后郭圣通所生次子。 建武十五年封右翊公。十七年,郭后被废为中山太后,因此改封刘辅为中山王,同时享有常山郡。二十年,又改封为沛王。
阎 复(1236~1312年), 字子靖,号静轩,东平高唐(今聊城市高唐县)人。元朝大臣。
王贵(?—1153),相州汤阴(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麾下中军统制,与前军统制张宪是岳飞的左膀右臂。官至武安军承宣使、鄂州驻扎御前诸军权都统制,接替岳飞掌握兵权。岳飞遇害后,王贵称病离军,改授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福建路马步军副都总管,去世后追赠宁国军节度使。
王沂,字师鲁(一作思鲁),祖籍云中,徙于真定(今河北正定)。其父由金仕元,南宋亡,到江南任职。王沂于延祐二年(1315)中进士。历任临淮县尹、嵩州同知;元文宗至顺间为翰林编修,后历国子博士、翰林待制,元顺帝至正初,任礼部尚书。曾主持元统元年(1333)科举,以“总裁官”的身份编定辽、金、宋三朝史。卒于至正二十二年(1362)以后。有文名,并能诗。曾筑石田山房以居。由于诗文集《伊滨集》早佚,所以论元诗文者很少涉及王沂。清初顾嗣立编《元诗选》即未见王沂诗。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沂《伊滨集》二十四卷,其中诗文各十二卷。生平事迹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七《伊滨集》提要、嘉靖)真定府志》卷五、卷二七、曾廉《元书》卷八九。 
杨恭,三国蜀国人,少与蜀参军张裔友善。恭早死,裔养其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