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柳贯(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婺州浦江(今浙江省兰溪)人,字道传,,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李侃(1407-1485年),字希正,顺天府东安县(今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人。正统七年(1442年)进士,步入仕途。官至山西巡抚、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以刚直不阿著称。
扈蒙(915―986年),字日用,幽州安次(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人。北宋大臣,内园使扈曾的儿子。 后晋天福年间,考中进士,起家鄠县主簿。后周广顺年间,担任归德军节度(赵晖)掌书记,迁右拾遗、直史馆、知制诰,掌握朝廷内外制令。北宋建立,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充任史馆修撰,联合李穆同修《旧五代史》,详定《古今本草》。宋太宗即位,拜中书舍人,复翰林学士,联合李昉同修《宋太祖实录》、《文苑英华》。 太平兴国四年(979),跟从太宗征伐太原,转任户部侍郎、翰林承旨。雍熙三年(986),以工部尚书衔退休,病逝于家中,终年七十二岁,追赠右仆射,著有《鳌山集》。
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 一生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数朝。少有才学,被荐为东平学正。历仕礼部、御史台掾属、太子文学、监察御史、官翰林侍读、右司都事、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后辞官归隐,朝廷七聘不出。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是年,积劳成疾,逝世于任上。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追赠张养浩摅诚宣惠功臣、荣禄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滨国公、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谥文忠。尊称为张文忠公。 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唐元(1269-1349),字长孺,号敬堂,学者称“筠轩先生”,徽州歙县人,元代著名的新安理学家、文学家,明朝开国谋士朱升的老师。历任平江路儒学学录、建德路分水县儒学教谕、集庆路南轩书院山长等职,高年以徽州路儒学教授致仕,时人誉为“东南学者师”。唐元的诗文受到诗坛领袖方回和文坛领袖虞集的赞赏。虽然他的《易传义大意》、《见闻录》等理学著作均已散佚,但雪泥鸿爪间仍能窥其得旨趣大概;诗文集尚存《筠轩集》十三卷,展示了他纡徐典雅的文风和丰缛清润的诗风。唐元等一批元代新安理学家、文学家,继承并发扬了程朱理学,为徽州学术与文学在明清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唐元是徽州“唐氏三先生”之一,与其子“白云先生”唐桂芳(1308-1380)、孙“梧冈先生”唐文凤(1347-1432)皆以诗文名于时,被誉为“小三苏”。三人皆著作等身,而《筠轩集》、《白云集》和《梧冈集》中所存者仅十之二三而已。明代徽州文献学家程敏政曾合编校定为《唐氏三先生集》,有正德十三年(1518)徽州知府张芹刻本传世。清乾隆间,三集皆单行收入《四库全书》别集类。
刘赓[元](一二四八至一三二八)字熙载,名水(今河北威县)人。至元十三年(一二七六)授国史院编修官。至大三年(一三一学士承旨。o)拜翰林擅字画。人宝而敬之。卒年八十一。
元玉(1628-1695) ,号祖诊,自号古翁、死庵。通州人。世称岱岳老人,石堂老人。泰山名僧。
元嘉(424年—453年)是南朝宋皇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共计29年余。由于宋文帝的儿子刘劭弑父自立改元太初,通常的帝系表将其后继位改元孝建的宋孝武帝当作继承者;所以以两个前任继任框表达。
王润,为宋内府装褙匠,故自称“臣”。黄绫装潢,有蓝绫墨笔书签(宋代已有用印好的书签,贴在本子外面的装帧方法),富丽堂皇,与欧阳修说“秘阁藏书,并以黄绫装里,谓之‘太清本’者正合。
李纯甫誉为今之李白(真今世太白也)。因是声名大震。再举不第,拂衣去。南渡(公元一二一四年)后,其乡帅表至朝廷,士大夫识为经笔,叹曰:“此天英笔也。”。朝议以武功命倅其州,后不知所终。 《金史》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