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何楷(?~1645?)字玄子(另作元子,误,为清人避康熙名讳所改),号黄如,祖籍福建镇海卫(今龙海市港尾镇),泉州晋江人。
丁逢(1140——?),南宋文人,字端叔,晋陵(今江苏常州)人。 丁逢(1140——?),南宋文人,字端叔,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乾道二年(1166)进士,初为激赏所干官,上书乞斩金使,孝宗嘉之,召对,除国子监书库官,迁天府悴。历知安丰、盱眙二军,以治最闻。徙知郴州,奉母前往,所过山川皆赋诗为纪,号《南征集》。除潼川府路转运判官,迁湖北提刑、淮西安抚。庆元二年(1196),自四川茶马司召归,除军器监(《道命录》卷七下)。四年,以司农少卿兼知临安。嘉泰元年,起知婺州(陆游《婺州稽古阁记》),移庐州,官终宝漠阁待制。著《郴江前集》十卷、《后集》五卷、《续集》九卷,不传。陈傅良称《南征集》中诗“和平无咎言,读其诗,知其奉母夫人甚乐也”,今已不传,《宋诗纪事》卷五四录其《到郴》一诗,可见一斑。《全宋诗》卷二五七三录其诗八首。其文收人《全宋文》卷五八二八。事迹见陈傅良《丁端叔南征集序》(《止斋文集》卷四O)、《咸淳临安志》卷四八、《咸淳毗陵志》卷一七。
钱文敏,五代时期至宋初人物,五代后汉时期,青州节度刘铢征召钱文敏为录事参军,历任长水酆都尉、扶风令、相州录事参军。韩重赟任节制,用手书私自取用官府钱,钱文敏不遵从,韩重赟借别的事当廷责罚他,钱文敏没有屈服。到宋朝时,太祖赵匡胤喜欢钱文敏有节操,任命他为右赞善大夫、知泸州,在讲武殿召见他,对他说:“泸州接近蛮境,尤其应当抚慰。听说知州郭思齐、监军郭重迁苛敛不法,凭着荒远,以为朝廷不知道。你到任后,替我审讯他们。如果有一毫侵扰百姓,我一定不会赦免他们。”到任后,有政绩,夷人到朝廷借留他。诏令改任殿中丞,允许再任。三次升迁任司封员外郎,又任知洺州、建昌军。去世,终年七十二岁。
陈梦龙(1220~1279),字五斋,南宋惠来县大坭都心江乡(今汕头市陇田镇田心乡)人。少有大志,讲求气节。宋开庆元年(1259)考中进士,任湖北石首县主簿。曾向朝廷陈奏改革州府司法的建议。职间,元兵逼境,在御敌问题上,与守将意见不合,弃官归家闲居。景炎元年(1276)九月,元军进攻福建,宋帝赵罡及卫王赵呙等逃上海船,传檄召集各地义兵勤王。陈梦龙献出全部家财,作为粮饷,募集数百壮士前往救援。他奉命收编潮州一带各种地方武装,但遭到剧盗刘兴及陈懿(宋都统,于景炎二年八月叛变降元)兄弟五人(称五虎)的抗拒。遂与众乡绅敦请少保文天祥率兵至潮阳制服抗拒者,再招抚余众。祥兴元年(1278)十一月,文天祥于和平斩刘兴,攻陈懿。懿逃走,充当元军都统帅张弘范的向导,引元兵抄捷径突袭已移师海丰城北五坡岭的文天祥部。文天祥不幸被俘。祥兴二年(1279)正月初六日,陈梦龙为救文天祥,伏兵于海口,伺机截劫,抢救不遂,梦龙战死于古堤上
陈宾,字德兴,号毅斋,潮阳县贵山都华美人(今潮阳区贵屿镇华美社区)明朝弘治年间授义官承事郎。贵屿陈氏十一世祖。宋进士陈仲徽之裔孙,明朝承事郎陈伯年之侄。生于正统十一年(1446),卒于弘治十七年(1504)。弘治年间授义官,敕授承事郎,官秩正七品。
陈棠(一一○一~一一六三),字德邵,号澹斋居士,常州(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二十七年为知大宗正丞、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宋会要辑稿》帝系六之二七、崇儒一之一○)。三十二年擢国子司业(同上书选举二○之一五),同年致仕,十二月卒,年六十二(《周文忠公集》卷一六四)。有诗集,已佚。事见《渭南文集》卷一五《澹斋居士诗序》。
陈豫(?—1463年11月9日 [1] ),字立卿,合肥(今属安徽)人,明朝勋臣、名将。平江侯陈瑄之孙、平江伯陈佐之子。袭平江伯爵,进封平江侯。官至临清镇守,死后赠黟国公,谥号“庄敏”。
【生卒】:?—1442 明河南永城人。洪武二十八年封燕世子妃。永乐二年封皇太子妃。仁宗立,册为皇后。宣宗即位,尊为皇太后。英宗立,尊为太皇太后。正统初,王振宠于帝,以太后严正,不敢专政。谥诚孝。
张椿(约1779年—约1846年),字大年,号鞠田,昭阳人。工书画,善度曲,尤精于琴。 张椿最突出的特点是:敢于把民间流行的音乐作品谱成减字谱。收入《张鞠田琴谱》中的,有根据《花鼓》、《道情》、《跌落》、《劈破玉》、《四大景》、《四美具》、《傍妆台》、以及昆曲《冥判》、《写本》等改编的琴曲。 在他以前,虽也有不少琴曲和民间音乐有着密切联系,但是象他这样大量地、直接运用民间音乐还是罕见的。他发现并指出传统琴谱的缺点,认为减字谱的节奏的记写很不精密,最多只有断连、缓急的划分,却没有板拍。因此,他在琴谱中加附有工尺谱,这是琴坛的一个创举。 继他之后,祝桐君、张鹤、杨宗稷等人,也陆续采用了工尺谱,这种做法在当时虽然是大势所趋,但是阻力重重,直到百年之后,还有一些人对此抱有强烈的反感。据此,可见张鞠田首创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杨齐,眉州(今四川眉山)人。仁宗嘉祐中进士(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今录诗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