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彭城堂刘氏五十七世、敦睦堂刘氏三世祖刘沐,字允澄,妣陈氏。沐公博学多闻,随祖父避居石壁洞(今三明市宁化县);唐懿宗年间状元,至后晋天福丁酉二年(公元937年)春月,沐公为首纂集、修立族谱。
刘暹(xiān)(生卒年不详)唐代直臣,刘晏之兄。曹州南华(今东明县)人。性情刚直坦率,疾恶如仇。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京口耆旧传》九卷、《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刘完素,字守真,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市)人,刘完素故后世又称其为刘河间。大约生活在北宋末年至金朝建立初期,即宋徽宗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至金章宗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之间,是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为后世所称金元四大家中的第一位医家。
刘光祖(1142——1222),字德修,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人。南宋大臣,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卒于宋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八十一岁。除剑南东川节度推官。 [1] 赵汝愚称光祖论谏激烈似苏轼,恳恻似范祖禹,世以为名言。所著《后溪集》十卷。子:端之、靖之、翊之、竑之。
刁雍(390-484年),字淑和,渤海郡饶安(今河北南皮刁公楼村)人 [3] 。北魏大臣,东晋尚书令刁协之曾孙。 个性宽柔,好尚文典,明敏多智。为躲避宋武帝刘裕屠杀,投奔后秦姚兴,以为太子中庶子。后秦灭亡,归顺北魏,明元帝以为使持节、镇东将军,青州、徐州刺史,赐爵东安县伯,迁薄骨律镇将。兴光年间,拜特进。 太和八年(484年),卒,享年九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冀州刺史,谥号为简。笃信佛教,著《教诫》二十余篇。
傅霖:宋代律博士,为齐、梁、陈、隋兵部尚书兼宏文馆学士傅荞之子,历官翰林学士、婺州太守。《宋刑统》颁行之后,为了便于记忆诵读,用韵文进行注释,著有《刑统赋》。
傅察(1089—1126),出生时伯祖傅尧俞(献简公)拜中书侍郎,因此小字凤郎。 [1] 孟州济源(今属河南)人。宣和七年(1125)十月,借宗正少卿充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十一月二十一日(1125年12月17日)至韩城镇。时金渝盟入寇,迫其东北行,道逢金太子斡离不,令下拜,十二月十二日(1126年1月7日)抗辩不屈而死。谥忠肃。
余靖(1000年~1064年),本名余希古,字安道,号武溪, [1] 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北宋政治家,“庆历四谏官”之一。 天圣二年,考中进士,历任集贤校理、右正言,出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出任桂州知府、集贤院学士、广西体量安抚使,以尚书左丞知广州,跟随名将狄青打败侬智高。 宋英宗继位,拜工部尚书,病逝于江宁,享年六十五岁,追赠刑部尚书,谥号为襄,著有《武溪集》二十卷。 [2] 他一生为国家竭智尽忠,建策匡时,抚民治吏,三使契丹,两平蛮寇,光辉业绩彪炳青史,动人风采流芳百世。与余靖同朝为官的蔡襄赞其“好竭谋猷居帝右,直须风采动朝端”,宋仁宗御笔亲题“风采第一,广南定乱,经略无双。”
余 象 宋,仙游人,庆历进士,历官光禄丞。奏王安石议论诡辩,名实炫耀,为国家之钜蠹,党王安石者恶之,蔡襄、余靖力救获免,终知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