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袁 佑(1633~1699年)字杜少,号霁轩,清初诗人、学者,东明人。
孔颖达(574—648年),字冲远 (一作仲达 、冲澹),冀州衡水(今河北省衡水市)人。唐初经学家、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孔子第31世孙。勤奋好学,师从大儒刘焯,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隋朝大业初年,选为“明经”进士,授河内郡博士,候补太学助教。唐朝建立后,成为秦王府学士。贞观年间,历任国子博士、给事中、太子右庶子、散骑常侍,参与修订五礼,编纂《隋书》。贞观十四年(640年),授国子祭酒、银青光禄大夫、上护军,受封曲阜县公。奉命编纂《五经正义》,融合了诸多经学家的见解,是集魏晋南北朝以来经学大成的著作。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去世,终年七十五,获赠太常卿,谥号为宪,陪葬于昭陵。 
于邺,字武陵,唐朝杜曲人,诗人,著有诗集一卷,传于世。
李濂(1488年~1566年),明代官员、学者。字川父,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尝中进士而授沔阳知州,后迁宁波同知、山西佥事,后罢归。有文才,罢归后更努力于学,居里中四十余年,著有《医史》十卷。
朱云(生?-?),字游,原居鲁地,后移居平陵,少好任侠,年四十,学《易》、《论语》,元帝时,与少府五鹿充宗辩论易学,获胜,遂授博士,迁任杜陵令,后为槐里令。为人狂直,多次上书抨击朝廷大臣。汉成帝时,朱云进谏攻击丞相张禹为佞臣,帝怒,欲斩之,他死抱殿槛,结果殿槛被折断。后以左将军辛庆忌死争,遂获赦,皇帝亦下令不换断槛,留下“折槛”的典故,但朱云自此不复仕,晚年教授生徒,年70余卒于家。
杨夔生,清代诗人。字伯夔,金匮(今无锡)人,诗人杨芳灿(字蓉裳)之子。生员,官至蓟州知州。
李淮,男,明朝,出生于公元1532,出自明人传记资料索引页码209。
张松(?-212年),字子乔 (字永年为演义混淆,实为蜀中另一位名臣彭羕的字)。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 。建安十三年(208年),为益州牧刘璋别驾从事,被派遣至曹操处而不为其所存录,因而怀怨恨。回蜀后,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并说璋连好刘备;其后,又说璋迎备以击张鲁,皆为璋所采纳。建安十七年(212年),暗助刘备,为其兄张肃所告发,刘璋怒而将他斩杀。(概述内图片来源:叶雄《三国演义人物谱》)
弘历(1711—1799)清代诗人,第四代皇帝。满族。爱新觉罗氏。在位60年,年号乾隆,庙号高宗,享年89岁。乾隆是康熙之后又一位有作为的皇帝。执政期间励精图治、开拓疆宇、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和回疆大小和卓木等割据势力,使清朝国运达到鼎盛。又编成《明史》、《四库全书》等书籍,自称有“十全武功”,并自号为“十全老人”。晚年蔽于权倖,朝政腐败,土地兼并严重,终于导致白莲教起义的爆发,清王朝由此开始走向衰落。乾隆具有多种艺术修养,又雅爱巡游,故全国各地多留有他的题咏、对联和手迹,其风雅才情由是多昭。但他的诗歌,整体成就上不及康熙。诗作绝大多数是君臣唱和与题赠大臣之作,毫无艺术价值。但也有许多关心民生疾苦、抒发政治感受的作品,如《检近稿偶志》真诚描述了自己“织妇虑寒心,农夫望岁情,茅檐艰苦状,仿佛常共赓”的情状。乾隆擅长七言歌行体,《翠云砚歌》描写松花江水,气势雄浑;《玉瓮歌》摹状玉瓮出处,神思奇诡;《楼松》更能将苍凉的历史意识注入咏物写景之中,皆为格高调古之作。五言诗《古风》7首运用比兴手法或咏男女情事,或写朋友志趣,或叹人生短促,或悯农事辛劳,颇有汉魏风致。乾隆创作繁富,号称一生写有十余万首诗。传世有《御制诗》五集,共收诗歌41800首,计434卷。(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 1991-10)
刘英(?—71年),东汉楚王, 为东汉光武帝和许美人所生。后被告发私造图谶,涉嫌谋逆,废黜王位,一年后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