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杨青,幼名阿孙,明永乐年间著名工匠,松江人。明永乐年(1403年),被征发到北京建造宫殿。他精心算计,规划用料,技术一流,誉满京师。被擢为工部左侍郎。
刘伸(?—1086)字济时,辽南京宛平(今属北京)人。重熙五年(1036)进士,擢枢密院承旨,谏阻徙富民以实春、泰二州。提点大理寺,明理法,审狱宽恕,全活者众。为户部使,一年入“羡余钱”三十万缗,拜南院枢密副使,道宗称其忠直。后为乙辛所陷,出为保静军节度使。以崇义军节度使致仕。燕、蓟民饥,与赵徽等日济糜粥,所活甚多。
高望(?—189),东汉宦官,十常侍之一。为小黄门兼任尚药监,颇得皇子刘辩的信任。 蹇硕受刘辩的旨意,向盖勋建议举荐高望之子为孝廉,盖勋拒绝。有人对盖勋说:“刘辩是未来的皇帝,蹇硕是陛下的宠臣,你都违背了他们的意愿,恐怕三怨成府。”,盖勋回答:“选举贤良的人为官是为了报效国家,不是贤良我不会举荐,死又何悔!”
丘 陵, 明(1368~1464),兰阳人,一说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人,字志高,宣德(1426-1435)间乡举第一。
王锦,字在中,生于明永乐八年(1410)。宣德五年(1430),举进士。官襄垣知县,升蓬州知州,有政声,民呼“硬头王”,后转济肖同知。王锦在济南上任前,有盗劫民于道,适有邻民遗钱两千,被盗劫者诬其邻民为盗,报官后邻民被冤系狱,久不能白。王锦至,清理积案时,详其案情多有纰漏,知有冤情,经认真调查,终于获其劫贼,明其邻民之冤。有莒州宋知州多滥刑杀人,人虽尽知而无敢言。两台以事下于王锦,王锦详查其罪状,按法治之,民咸以为快。寻转池州,升山东佥事、莱州兵备道等。
薛讷(649年—720年),字慎言,绛州万泉(今山西省新绛县)人。唐朝名将,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长子。 [1] 不善言笑,但沉着勇悍。早年为城门郎、蓝田县令等职,坚拒宠臣来俊臣非分之请,以刚正秉直而闻名于世。得到武则天重用,迁并州长史、检校左卫大将军,镇守边疆,抵抗突厥,屡立战功。开元二年(714年),联合左监门将军杜宾客等率军抵御契丹。军士苦于酷暑,行军到滦州,不期与敌遭遇,军事失利,坐罪罢官。吐蕃侵扰西北地区时,得到起用,摄佐羽林军,迁陇右防御使,奋力抗击,大获全胜。拜左羽林大将军,掌管京师安全,封平阳郡公,告老还家。 开元八年(720年),去世,年七十二,追赠太常卿,谥号昭定。
朱克融 (?-826年),幽州昌平县(今北京市昌平区)人。唐朝藩镇将领,卢龙节度使朱滔的孙子。 初为卢龙节度使刘总偏将。刘总入朝后,遣赴京师。长庆元年(821),随从卢龙节度使张弘靖返回幽州,授检校左散骑常侍。士兵哗变,囚禁张弘靖,推荐朱克融担任卢龙节度使,加任检校司空,册封吴兴郡王。 宝历二年(826年),遇害于幽州兵变,获赠司徒。
安生,唐代雕塑家。人称塑像妙手。 [1] 唐初“宋法智、吴志敏、安生等塑造之妙手,特名为相匠,最长于传神《长安志》”。
刘道(?-前129年),汉朝宗室,西汉楚王,楚文王刘礼之子。前151年,刘道承袭王爵,一共在位二十二年。 前129年,刘道去世,谥号安,其子刘注嗣位。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 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 ,初任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天宝十五载(756年),经郭子仪推荐而被任为河东节度副使,东出井陉,参与平定安史叛军。他在常山、嘉山大破叛军,又成功守卫太原,遏止其攻势。乾元元年(758年),奉命与八节度合兵讨伐安庆绪,初战获捷,次年兵败安阳,全军而归。同年接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指挥河阳之战,挫败史思明南下的企图。上元二年(761年),再攻洛阳无功,改以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出镇临淮,震慑诸将。宝应元年(762年),又命军镇压浙东袁晁起义,以功进封临淮郡王。安史之乱平定后,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晚年为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所谗,拥兵不朝,声名受损,因此愧恨成疾,最终于广德二年(764年)在徐州病逝,享年五十七岁。获赠司空、太保,谥号“武穆”,世称“李临淮”“李武穆”。 李光弼足智多谋,治军威严而有方,善于出奇制胜,以少胜多,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被誉为“自艰难已来,唯光弼行军治戎,沉毅有筹略,将帅中第一”。著有《将律》《统军灵辖秘策》及《李临淮武记》 [5] ,今已佚。《全唐文》录有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