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高濂(约1538-约1590)明文学家。字深甫,号瑞南道人、湖上桃花渔,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曾任鸿胪寺官,万历时居杭州。工诗文词曲,又善鉴赏书画文物。其美学观点,注重艺术和文物的鉴赏,提出关于“闲”这一范畴,认为“闲可以养性,可以悦心,可以怡生安寿,斯得其闲矣”。反对那些“徒尸居肉食,无所事事”和“闲而博奕樗蒲”的闲暇观,强调以考钟鼎卣彝、书画法帖、窑玉古玩、文房器具为审美享受,或焚香鼓琴、栽花种竹,超出尘世、受用清福的闲暇观。又认为各种文物,“皆宇宙间神奇秘宝,终为造化收拾,安得流落尘世”。又说:“古云‘玩物丧志’,此非丧志物也。”(《燕闲清赏笺·叙古诸品宝玩》)提出以“天趣”、“人趣”、“物趣”作为审美范畴,认为三趣齐备,才是好画。“天趣者,神是也;人趣者,生是也;物趣者,形似是也。”强调绘画形似与神似的相互关系,指出“神在形似之外,而形在神气之中”,“求神似于形似之外,取生意于形似之中”。又从审美接受的角度,对“天趣”、“人趣”、“物趣”的审美效应作了概括,指出“生神取自远望,为天趣也”,“形似得於近观,人趣也”,至于物趣,则徒有形似,而无生动的联想,“故图画张挂以远望之,山川徒具峻削而无烟峦之润,林树徒作层叠而无摇动之风,人物徒肖尸居壁立而无语言顾盼、步履转折之容,花鸟徒具羽毛文彩、颜色锦簇而无若飞若鸣、若香若湿之想,皆谓之无神。四者无可指摘,玩之俨然形具,此谓得物趣也。”(同上《论画》)反映其重视神似和活跃的生命感的美学主张。著有《燕闲清赏笺》和《雅尚斋诗草》初二集,又有《玉簪记》、《节孝记》传奇各一本,《节孝记》一作马瑞兰作;又著有《遵生八笺》十九卷。(来源:中华美学大词典, 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