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李台(1527—?),字君佐,严州府寿昌人。嘉靖壬戌科进士。官至陕西副使。
陈颐(?—1490)明苏州(今属江苏)人。字克养。 以善画名,初法杜堇,亦依范沈周,山水、人物、花卉精妙。 中情放浪,外状散逸,为祝允明所知。家贫从军南畿,得都 指挥郭鋐礼遇,从移淮阃为从事,专心绘事。弘治三年 (1490 年)归家病卒。郭鋐义葬于横山修竹坞,祝允明为 撰碑记。(来源:苏州历代人物大辞典, 2016-11)
明长沙府湘阴人。永乐四年进士。累迁四川按察副使,按治不法,四境肃然。以四川左参议致仕。
张希载,字博之,一字柏山。顺德人。明武宗正德贡生,官攸县教谕。尝师事献章。隐居西樵山中。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
周镳(1559—1644),南明大臣。金坛人,字仲驭。崇祯元年(1628)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后改礼部主事。奏救言官黄道周、华允诚,弹劾贪官污吏,因此得罪不少高官望属而被削职。后结交东林党人,与宣城沈寿民读书茅山。崇祯十五年被起用为礼部主事,进郎中。明亡,马士英执政后迫其自尽。著有《逊国忠记》18卷。 
钟惺(1574—1624)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县)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中进士,初授行人,不久改任工部主事,后升任南京礼部郎中,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专心研读史书,晚年入寺院。与同乡谭元春为“竟陵派”创始人,所作的诗名为竟陵体,当时名声很高。他们评选古诗15卷,名为《古诗归》;唐诗36卷,名为《唐诗归》。理论上既反对前后“七子”崇古文风,又认为“公安派”的作品俚俗轻率。主张诗文应书写性灵,提倡幽深孤峭的文风。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冷僻隐晦。他不惜苦心追求奇字险韵,句斟字酌,文也求新求奇,时有可取处。但往往只顾字句,忘记篇章,支离破碎,文气不畅。一意追求形式上的险僻,造成视野局促,题材狭窄,远离现实生活,对后世有一定消极影响。有些小品文构思立意较为新奇,对明末小品文的大量涌现有一定促进作用。著作有《隐秀轩集》,包括诗10集,16卷;文23集,35卷。《如面潭》18卷,《诗经图史合考》20卷,《毛诗解》,《钟评左传》30卷,《五经纂注》5卷,《史怀》17卷。又与谭元春合编《古诗归》15卷,《唐诗归》36卷,《明诗归》10卷,补遗1卷,合评《诗删》10卷。又有《合刻五家言》,《名媛诗归》36卷,《周文归》20卷,《宋文归》20卷等。(来源:文学百科大辞典, 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