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讷亲(?—1749)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纽祜禄氏。遏必隆之孙。雍正间,为御前大臣,军机处行走。乾隆帝即位,与鄂尔泰、张廷玉共辅政,号“总理大臣”。历任镶白旗、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和领侍卫内大臣、兵部及吏部尚书、军机大臣等。九年(1744),查阅河南、江苏、安徽、山东一路营伍,并勘察河工海塘,便道查天津河间赈务,屡有建言。虽操守廉洁却刚愎自用。十年,充五朝国史馆总裁,寻晋保和殿大学士,后充玉牒馆总裁。十二年(1747),因总督张广泗镇压大金川(今四川境内)土司莎罗奔久无功,受命驰往经略军务,因身图安逸,畏缩不前,屡败,革经略职,赴北路军营。旋为诸王大臣所劾,被逮问拘禁。十四年(1749),被正法。(来源: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 1995-12)
讷亲(1708-1749),姓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额亦都曾孙,遏必隆之孙,领侍卫内大臣音德第三子。(按《镶黄旗满洲钮祜禄氏弘毅公家谱》《《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民族卷 41 册 59页),讷亲生于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二日酉时。)(来源:《清代大学士传稿(1636—1795)》 马子木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p258.)
庆桂(1737—1816)姓章佳氏,镶黄旗满洲人。尹继善第4子。乾隆二十年(1755),以荫生授户部员外郎。历内阁学士、副都统、参赞大臣、将军、都统,擢工部,调兵部尚书,署理甘肃总督。五十七年,击退廓尔喀入侵事平,予十五功臣。是年,赴浙江办案。嘉庆四年(1799),调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入直军机,寻授内大臣、文渊阁大学士,总理刑部事务。晋太子太傅。十一年,授领侍卫内大臣,晋太子太师。十五年,纂辑《平定三省邪匪方略》告成。十八年,年老,原品休致,谥文恪。(来源:满族大辞典, 1990-05)
顾邦英:生卒年不详,清代人,字洛耆,汉军旗人。乾隆九年(1744)举人,官怀柔知县。能书擅画,尤擅画马。亦能诗,有《云川诗稿》。《八旗画录》、《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收录。(来源:罗春政 赵东昱·《关东书画名家辞典》:万卷出版公司,2006年10月第1版)
奕赓,近代子弟书作家。号鹤侣。清宗室,庄襄亲王子。道光间曾任宫廷侍卫六年。后家道中落,穷愁落魄,以创作子弟书为消遣,与韩小窗等交往密切,为子弟书大作家。其《集锦书目》一回,将一百五十余种子弟书名目连缀一起,对研究清代子弟书书目颇有参考价值。其作品今存十六种,数量之多,仅次于韩小窗。著有子弟书《柳敬亭》、《刘高手治病》、《孟子见梁惠王》、《侍卫论》、《老侍卫叹》、《少侍卫叹》、《女侍卫》等,后四种为其写宫廷侍卫生活之作。另著有《佳梦轩丛著》十一种。生平事迹见陈汝衡《鹤侣》,关德栋、周中明《子弟书丛钞》。(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 1997-07)
崇彝(约1862—1930)清末民初蒙古族学者。字泉孙。蒙古正蓝旗人。自幼好学,博及经史,尤熟谙掌故。光绪朝,累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著有史学笔记《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清道光、咸丰以来直至20世纪30年代北京掌故和风土人物,内容涉及广泛,是一部了解和研究清末民初北京历史和民俗的重要参考资料。此外,尚著有《选学斋书画寓目笔记》,辑有《雅颂诗赓》等书。(来源: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 1995-12)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载苏完瓜尔佳氏世系:“珠察(juqa)生素尔达(sulda),素尔达生二子,长曰王沙鲁(wang xaru),次曰王扎拉达(wang jalada)
常喀尼墨尔根次子索尔果。索尔果为苏完部长,有子十人,其族最盛。 (来源: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陈宗蕃(1879-1954),字莼衷,福建闽侯人。生于清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年)。自幼好学,十五岁时不幸失去双亲,在贫困中发愤攻读,学业优异。光绪二十八年(一九〇二年)考中举人,三十年(一九〇四年)考中进士,任刑部额外主事。后官费留学日本,在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法政经济。宣统二年(一九一〇年)毕业回国后在邮传部任职。辛亥革命后,曾返福州任教,不久赴审计院任职。一九一七年秋,任国务院参事。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二九年,先后任中华懋业银行北京行经理等职。一九三〇年,在卫生局任职。翌年,任银行公会秘书。一九三五年至一九三七年,任北平市参议员。一九三八年后,主要从事讲学和研究工作。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央文史馆工作。一九五四年病逝,享年七十五岁。主要著述有《燕都丛考》、《淑园文存》及《新北京赋》等。(来源:燕都丛考 北京出版社 2015 前言)
吴长元,清代戏曲理论家、作家。字太初,别号西湖安乐山樵。浙江仁和(治今杭州市)人。曾寓居北京,为友人校书多年。写有《宸垣杂记》等历史著作,该书主要以咏颂当时京都名旦王湘云所绘墨兰及诸士大夫赓和之作,故名《燕兰小谱》。全书共五卷,除第一卷外,二、三两卷系为44位名享北京的花部旦角演员所写,并先设传略,后以七言诗咏之,卷四为20位雅部演员传记;卷五为演员轶事及杂咏,还忠实地记述了甘肃西秦腔之别名、乐器配置、音乐特点、演唱特色以及在京盛传的情形,为后世研究西秦腔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来源:秦腔大辞典, 2014-12)
敦诚(1734—1791)清代诗人。姓爱新觉罗,字敬亭,号松堂。清宗室。满洲人。敦敏之弟。乾隆二十二年(1757)管理山海关税务,后罢职。又任宗人府笔帖式、太庙献爵等官。与小说家曹雪芹友情甚笃,曾有唱和,不少诗篇,如《寄怀曹雪芹(霑)》、《赠曹雪芹》、《佩刀质酒歌》、《挽曹雪芹》等,都成为后人研究曹雪芹生平事迹的重要资料,为红学界所重视。他的七言歌行往往豪放旷达,富于气势。如《佩刀质酒歌》:“曹子大笑称快哉,击石作歌声琅琅。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我有古剑尚在匣,一条秋水苍波凉。君才抑塞倘欲拔,不妨斫地歌王郎。”一些写景小诗风格淡泊,充满田园生活气息。如《南村雨中》:“馌妇家家动晚炊,低烟不起绕荆篱。老农贪著春耕雨,湿尽黄牛下陇迟。”自然流畅,宛如图画。《朝阳洞》、《秋雨》、《月上村外独步》等诗,也都以清新的笔触描绘自然风光,抒发恬淡闲适的情怀。著有《四松堂集》。(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 19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