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郝天挺(1247年—1313年),字继先,号新斋,安肃州(今河北省徐水县)人。元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太保冀国公郝和尚拔都的儿子。 早年师从元好问,门荫入仕,起家宿卫。历任云南行省参知政事、汉中道廉访使、吏部尚书、江浙行省左丞。拥戴元武宗有功,拜中书左丞。元仁宗即位后,联合老臣共议大政,出任江西河南二省右丞、御史中丞,累迁河南行省平章政事,袭封冀国公。皇庆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七,获赠柱国、光禄大夫、中书平章政事,谥号忠定,安葬于交城县。郝天挺文学造诣很高,擅长写诗,为师傅元好问所辑《唐诗鼓吹》作注,辑录宋、金、元三朝名人诗篇的《鼓吹续音》十二卷、《云南实录》五卷。
邵说[唐](约公元七六o年前后在世)字不详,相州安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肃宗上元元年前后在世。唐代学者,累官至太子詹事 。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出生时山东已为金人所占 ,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贾辅(1191~1254),元代名臣、名将、藏书家。字元德。祁州蒲阴(今河北安国)人。仕金为蒲阴县令,升祁州刺史。入元后,迁镇国上将军。属于张柔麾下,任副元帅,广征南北,所向披靡。贾辅率领毛正卿、苑德重建保州城(今保定),1236年贾辅又建成万卷楼,在蒙古入主中原的情况下为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立下功劳。
贾至(718—772),字幼邻,河南洛阳人 人。唐朝时期大臣,礼部尚书贾曾的儿子。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及第,授单父县尉。安禄山之乱后,从唐玄宗逃亡蜀郡,授中书舍人、知制诰,撰写传位册文。至德年间,贬为岳州司马。宝应初年,恢复官职,迁尚书左丞。广德初年,拜礼部侍郎,册封信都县伯,迁京兆尹、御史大夫。大历年间,担任兵部侍郎、右散骑常侍,卒于任上,终年五十五岁,获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著有文集三十卷, 《唐才子传》有其传。
买的,元朝公主,元宪宗蒙哥的曾孙女,父亲不详。益里海雅嫁给了亦乞列思的首领阿失,阿失是忽怜之子、札忽儿臣之孙、锁儿哈曾孙、孛秃玄孙。
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1206年—1248年),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1246年—1248年在位,史称“贵由汗”。贵由是前任大汗孛儿只斤·窝阔台的长子,母为乃马真后。他早年参加征伐金朝,俘虏了其亲王。又曾经和拔都西征欧洲。1246年,通过忽里台大会即位。1247年,吐蕃归附蒙古帝国。翌年贵由死亡,汗位转入拖雷一系。1266年忽必烈追尊贵由庙号为定宗,谥号简平皇帝。
谢肇淛(1567年9月2日—1624年12月3日 ),字在杭,福建福州长乐人,出生地为钱塘(浙江杭州),号武林、小草斋主人,晚号山水劳人,明代博物学家、诗人。其诗清朗圆润,为当时闽派作家代表。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入仕后,历游川、陕、两湖、两广、江、浙各地名山大川,所至皆有吟咏,雄迈苍凉,写实抒情,博学能诗文。曾与徐火勃重刻淳熙《三山志》。著作有《五杂俎》《太姥山志》。历任湖州、东昌推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工部屯田司员外郎,曾上疏指责宦官遇旱仍大肆搜括民财,受到神宗嘉奖。天启元年(1621年)任广西按察使,官至广西右布政使。
褚无量(646~720年),字弘度,杭州盐官(今浙江海宁市盐官镇)人。唐朝时期大臣、教育家、目录学家,和州刺史褚义宗之子。 爱好读书,精通《三礼》及《史记》。举明经进士,除国子博士。唐中宗复位后,迁左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景龙三年,迁国子司业、崇文馆学士。景云元年,拜太子侍读、银青光禄大夫,教导太子李隆基读书。开元元年,迁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晋封舒国公。 开元八年正月,卒于长安,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其子褚庭询 袭爵。著有《翼善记》、《史记至言》、《帝王要览》等百余篇。
裴徽(生卒年不详),字文秀,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官员、思想家,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子,河东裴氏西眷之祖。出身河东裴氏。高才远度,善言玄理。门荫入仕,累迁冀州刺史,人称裴冀州。依附于司马氏, 加位金紫光禄大夫,册封兰陵郡公,卒于任上,谥号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