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徐应龙(1147—1223),原名必达,后改名应龙 ,字允叔。南宋福建路建州浦城县人。淳熙二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太子詹事、吏部尚书。
彭耜,字季益,宋朝福建福州人。隐居鹤林,人称彭鹤林。幼习武。后入道教,成为金丹派南宗的重要人物。被奉为全真道“南七真”之一。为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海琼先生)的门徒。据白玉蟾之《鹤林靖铭》记载:彭耜季益,乙巳(西元1185年)生。弱冠时,梦至一所,恍如洞宫,匾曰:“鹤林”。寤而识之,懵其所以。后拜大都功,领治本竹,始知其山所瑞竹,复与鹤鸣山相联,于是悟“鹤林”之梦,乃鞭心以求仙。彭作有《道阃元枢歌》、《鹤林赋》、《鹤林法语》 等。《全宋词》录有其作品。
张纬(1925年2月-1946年),男,江苏省泗洪县人。生前为淮北苏皖边区灵璧县货管局副局长。1946年在灵璧牺牲。
张瑾,女,主任医师。广州然道医疗集团首席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针刀医师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针刀分会常委。台湾中医医学会荣誉理事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广东省银行医院康复科学科带头人。
张无梦 (952—1050),字灵隐,号鸿蒙子,北宋永嘉开元观道士,中国道教名人 ,凤翔盩厔(今陕西周至)人。 出身儒士家庭,自幼“好清虚,穷《老》《易》”。长大后把家产给了弟弟,出家做了道士,入华山拜陈抟为师。后“游天台,赤城,庐于琼台,行赤松导引,安期还丹之法”日诵《道德经》、《周易》。隐居天台山10多山、嵩山,99岁死于金陵(今南京) 。著作有《琼台诗集》,据考证,《道藏》中所收《学仙辨真诀》也为张无梦所撰 。
张泌(bì)(生卒年不详),《全唐诗》作曰字子澄,安徽淮南人。五代后蜀词人。是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词用字工炼,章法巧妙,描绘细腻,用语流便。
张永年,宋汴(今河南开封)人。谅子。后事刘益学花鸟。
张时彻(1500—1577),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宁波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张家潭村(今属古林镇)人。受业于族子张邦奇,治程朱学。嘉靖二年(1523)进士,历官福建、云南、山东、湖广、四川,所至有政绩,终官南京兵部尚书,五十三岁罢官里居,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后世称其与张邦奇为“叔侄尚书”。
张俨(?—266年),字子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吴郡张氏,三国时吴国学者。弱冠时即知名,历任显职。以博学多识,拜大鸿胪。宝鼎元年(266年),奉命与丁忠出使西晋,吊祭晋文帝司马昭。在洛阳,不辱君命。于归途中病逝。其子为文学家张翰。
[约公元一二三一年前后在世]字惟晓,山阴人。即尹焕。字惟晓,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嘉定十年(1217)进士。自畿漕除右司郎官,淳佑八年(1248),朝奉大夫太府 少卿兼尚书左司郎中兼敕令所删定官。有《梅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