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林郁 ,字袭休,林冲之子,兴化军莆田人。宣和三年进士,再调福建茶司干官。建州勤王卒自京师还,求卸甲钱,郡守逃匿,卒鼓噪取库兵为乱,杀转运使毛奎、转运判官曾仔、主管文字沈升。郁闻变急入谕卒,遇害。事闻,诏各与一子官。
林 观 字用宾,闽县人。洪武间,隐居不仕。善隶书,性厚而直。乡人善其化,凡有讼者,或不之有司,之观直焉。
林蕴,男,生于唐代,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初前后在世,字复梦,福建莆田人,林藻之弟。为唐刺史林披的第六子。他博学广知,秉性鲠直。
林栗,字黄中,亦字宽夫,南宋大臣,福州福清人。登绍兴十二年进士第,调崇仁尉,教授南安军。宰相陈康伯荐为太学正,守太常博士。孝宗即位,迁屯田员外郎、皇子恭王府直讲。《宋史》卷三九四有传。 林栗与朱熹同时代,但学术观点有所不同,林栗的观点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他一生著作甚多,著有《春秋经传集解》30卷、《论语知心》10卷、《林黄中奏议》5卷、《简肃集》30卷,皆散失。尚存《周易经传集解》36卷,录入清乾隆编纂的《四库全书》。民国期间选入《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由商务馆刊印。
字逢圣,莆田人。曾任潮州太守、开庆元年(1259),主持修建中国四大(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广济桥)古桥之一的潮州广济桥、林光世“造新舟二十四,铁缆七十丈,从旁翼而贯之”。基本奠定了该桥的格局。林光世的《水村易镜》是宋代较有影响的书籍。
杜充(?-1141年),字公美,相州(今河南安阳)人 [1] ,两宋之际大臣、南宋初年宰相、叛臣。 哲宗绍圣间进士。靖康初年,知沧州。建炎二年,代为东京留守。但杜充害怕和金军打仗,先是全部放弃了抗金起义不断的河北各地,以致河北所有起义都被金军镇压,由此彻底丢掉了北宋末年被金国侵占的三分之一多的土地。建炎三年,南逃建康府,丢掉了长江以北的所有宋朝领土,却被拜为右相,旋为江淮宣抚使驻守建康。未几,金兵渡江,遂降。绍兴七年,任金朝燕京三司使。绍兴九年,迁燕京行台右丞相。《绍兴和议》签订时死去。
李询(540年-588年),字孝询,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祖籍原州平高(今甘肃省高平县)。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大将军李贤之子。 为人沉深,心有大略。北周时期,起家纳言上士,历任内史上士、司卫上士。阻止卫王宇文直作乱,拜仪同三司、长安令、英果中大夫。颇有军功,拜大将军,赐爵平高县公。跟随名将韦孝宽平定尉迟迥作乱,进位上柱国,册封陇西郡公,监督营造新都大兴城。 开皇元年(581年),引入杜阳水灌溉三趾原,授襄隰二州总管,迁民部侍郎。开皇八年(588年4月3日),去世,时年四十九岁,追赠秦州都督,谥号为襄。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省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李若水怒斥完颜宗翰,被害,时年三十五。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 后高宗建炎初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忠愍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十二卷,《宋史·艺文志》作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三卷,其中诗二卷。 《宋史》卷四四六有传及多种史书籍有传,小说《说岳全传》有 一节对他壮烈殉国事迹有所描绘。
李绾福王,唐顺宗李诵十五子,母庄宪皇后。咸通二年薨
李琨 [1] (?-703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之孙,吴王李恪第三子。 永徽四年(653年),因父获罪,流放岭南;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赦免,而入仕途,颇有才干,历任六州刺史,岭南招慰使。长安二年,卒于任,追赠司卫卿。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位,追赠为张掖郡王。开元十七年(729年),长子信安郡王李祎贵盛,赠工部尚书,追封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