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陈尧叟(961年-1017年5月10日),字唐夫,阆州阆中(今四川省阆中市)人 。北宋初年官员、诗人,左谏议大夫陈省华长子。陈尧叟为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状元,与其弟陈尧佐同科,又与父亲同日获赐绯衣,历官秘书丞、河南东道判官、工部员外郎。淳化四年(993年),任交州国信使,出使前黎朝。后拜知枢密院事兼群牧制置使。澶渊之战前后,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被宰相寇准斥责。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升任同平章事、枢密使。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因病改授右仆射、知河阳军。天禧元年(1017年),陈尧叟去世,年五十七。获赠侍中,谥号“文忠”。著有《监牧议》《请盟录》等。 
陈国瑞(1836年—1882年),字庆云,湖北应城人,清末军事人物。早年加入太平军,后归顺清军,镇压太平军、捻军及苗沛霖集团,官至处州镇总兵。同治十年(1871年)因与李昭寿的纠纷而降为都司,遣返回籍。光绪元年(1875年)因被指控犯法而流放黑龙江,七年后死在那里。
陈亢(公元前511年—公元前430年),妫姓,字子亢,一字子禽,春秋末年陈国人,陈国君主陈胡公第二十世孙。[1-2] 齐大夫陈子车的弟弟、孔子的弟子,小孔子40岁。 在孔子77位弟子中名列第68位。陈亢曾做过单父邑宰。《论语》中载有关于子禽与伯鱼、子禽与子贡的对话。陈亢为宰时,施德政于民,颇受后人好评。其兄死,反对家人殉葬。北宋大中祥符元年 (1008年),宋真宗赠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陈亢同时被赠封为“南顿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封孔子为“至圣先师”,陈亢被陪祀于孔庙。
阎询 ,字议道,凤翔天兴人。
吴越武肃王钱镠(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人,吴越开国国君。 钱镠在唐末跟随董昌保护乡里,抵御乱军,累迁至镇海军节度使,后因董昌叛唐称帝,受诏讨平董昌,再加镇东军节度使。他逐渐占据以杭州为首的两浙十三州 ,先后被中原王朝(唐朝、后梁、后唐)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吴越国王。钱镠因吴越国地域狭小,三面强敌环绕,只得始终依靠中原王朝,尊其为正朔,不断遣使进贡以求庇护。他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于钱王陵。钱镠在位期间,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经济繁荣,渔盐桑蚕之利甲于江南;文士荟萃,人才济济,文艺也著称于世。他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捍海石塘,由是“钱塘富庶盛于东南”。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由是田塘众多,土地膏腴,有“近泽知田美”之语。还鼓励扩大垦田,由是“境内无弃田”,岁熟丰稔。 两浙百姓都称其为“海龙王”。 (概述图片来源: )
钱暄(1018-1085)吴越国钱鏐之后,字载阳,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钱惟演第三子。仁宗嘉祐中知抚州。神宗熙宁四年(1071)知台州。元丰七年(1084),拜宝文阁待制。八年卒,年六十八。有治绩,性嗜学,有著述。
钱晦,字明叔,钱惟演子,吴越王钱俶之孙也。以大理评事娶献穆大长公主女,累迁东上阁门使、贵州团练使。
钱公辅(1021~1072),字君倚,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宋代诗人。少从胡翼之学,有名吴中。仁宗皇祐元年(1049)进士(《宋诗拾遗》卷四)。历通判越州、知明州,擢知制诰。英宗即位,谪滁州团练使。神宗立,拜天章阁待制知邓州,复知制诰,知谏院。熙宁四年(1071),由知江宁府徙知扬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三)。五年,卒(同上书卷二四○),年五十二。《宋史》卷三百二一列传第八十有传。
吴越文穆王钱元瓘(887年―941年),字明宝,原名传瓘。杭州临安(今浙江临安),吴越第二位国君,吴越武肃王钱镠第七子。 钱元瓘早年曾历任盐铁发运巡官、尚书金部郎中、检校尚书左仆射、内牙将指挥使,在讨伐叛乱、抗击贼寇中立有大功。918年(后梁贞明四年),钱元瓘被任命为为水战各军都指挥使,讨伐吴国,大败吴军,迫使吴国与吴越讲和,因功任镇海军节度副使、检校司徒。后历任检校太傅、同平章事、中书令等。928年(天成三年),钱元瓘被钱镠立为继承人,被朝廷封为镇海、镇东节度使。932年(长兴三年),钱镠去世,钱元瓘继承父位。933年(长兴四年),后唐赐封钱元瓘为吴王。934年(清泰元年),进封吴越王。937年(后晋天福二年),又被后晋封为吴越国王。 941年(天福六年),钱元瓘因府署着火,惊惧得病。同年八月二十四日,钱元瓘去世,时年五十五岁,庙号世宗,谥号文穆王,葬于今浙江省萧山县龙山(杭州市南山陵园玉皇山南麓)。
宋江州德安人。乐道不仕,精于地理。